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昆虫学论文题目集

发布时间:2024-05-19 06:17:31

昆虫学论文题目集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昆虫的采集与捕捉及标本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一、观赏昆虫学课程简介我们学校的观赏昆虫学课程由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开设,肖铁光教授主讲。这是一门选修的课程。为30个学时。使用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昆虫大全》一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中除在教室上课外,还有两个学时的参观校标本馆。课程结束后,学生须上交10只捕捉的昆虫作为标本。课程由有趣的昆虫外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昆虫体内世界、昆虫的生物学、观赏昆虫的分类、昆虫疾病、昆虫人工饲料、虫—食品、药品、毒品、虫文化赏趣、方寸之中话昆虫、空中“骄龙”—蜻蜓、乡谣俱乐部—鸣虫、忠勇无敌大将军—蟋蟀、大自然的舞姬― 蝴蝶、独角仙、田园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八、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兴建于2001年,原址在老图书馆三楼,只有80余平方米,馆藏标本多为农业害虫。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后来在老图书馆一楼扩建了新馆,现已形成占地面积140多平方米,馆藏昆虫20余万只,包括昆虫世界、蝴蝶王国、多媒体放映厅三大场馆在内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标本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了包括长沙市教育局等20多个团体在内的数以万计的校内外人士参观、访问和学习,在校学生的参观人次更是难以胜数。曾先后受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教育频道、经贸频道以及东方新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报道,并于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昆虫馆场馆面积158㎡,馆藏标本20多万号。 静态昆虫展出标本1700多种,8000余号,其中数目较多的有鞘翅目39个科;鳞翅目38个科;膜翅目31个科;同翅目14个科;半翅目12个科;晴蜒目9个科;双翅目8个科;直翅目6个科;等翅目1个科;螳螂目1个科;革翅目1个科;脉翅目1个科;拈翅目1个科等。以教学、科研为主,对校内外各界人士免费开放。建馆以来,在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昆虫爱好者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参观者热爱昆虫,研究昆虫的热情,在加强广大学生自然观、生态观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期开展的昆虫知识讲座更是吸引了众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人们在参与欣赏昆虫艺术展(蝶画、翅画、蝴蝶工艺品)当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现在,新的昆虫标本馆正在建设中,我们观赏昆虫学课程的同学们有幸作为第一批人员参观了新的标本馆。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老图书馆一楼的肖铁光老师的昆虫标本制作室,这里制作出来的标本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新标本馆迁移。新的标本馆位于文渊阁的四楼,同在四楼的还有我们学校的动物标本馆、土壤和岩石标本馆。昆虫馆的新馆实际上是原来农业生物图书书库,不过现在经过装修后已经焕然一新,新馆的面积更大,展位更多,因为还在建设中,许多标本还没有摆上展台,但是单单就摆上展台的这些标本来说,就已经让我们连声惊叹了。希望还有机会去参观!九、结束语我的论文不长,简单的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大家在读后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只是不知该怎么说。湖南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文献 [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 李鹏翔.观赏昆虫[J]. 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3] 龙中伟. 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 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 观赏昆虫刍议[J]. 野生动物,2001年03期[5] 吴福泉. 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 广东蚕业,1999年03期[6] 朱巽. 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7] 高卫红. 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法国作家雨果曾评价这本书是“昆虫的史诗”,赞誉作者是“昆虫界的荷马”;美国作家罗兰曾评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掌握田野间无数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是什么书在世界上享受如此高的盛誉?它,就是一代巨匠法布尔写的-一《昆虫记》。在寒假里,我再一次翻开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细细咀嚼,很快,我就步入了一个神秘的昆虫大世界。在作者的笔下,螳螂,“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有杀伤力和攻击性的冲杀、防御武器”。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萤火虫“它一生都是光耀门楣的,它们永远为自己留着一盏希望的灯”。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每当读《昆虫记》时,呈现在我眼前不仅仅是昆虫,还有匍匐在草丛里观察蛐蛐的身影,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他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昆虫,不断的假设,反复的推理,严密的求证,一步一步的逼近真相。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是,我做事却不像法布尔那样细心,我十分马虎,有一次月考,我的英语考的极差,是因为听力测试的时候太不细心,听混了许多单词,导致失了很多分。粗心让我在考试时把原本会作的题目写错了,那可不是该丢的分。大意使我不检查,以为都对,结果又落下好多分。粗心大意马虎似洪水般地冲走了我原本该有的分数。现在读了这本书,我一定要向法布尔学习,学习他的细心,严谨。读过《昆虫记》后,我感受很深。《昆中记》中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再困难,也要朝着目标前行。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1823年12月22日,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七岁那年,法布尔回到圣雷恩开始上学,但那一段儿时岁月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 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罗德兹,其父靠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四年后,一家人又移居到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 毕业后,时年十九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 1849年,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阿维尼翁的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自己的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 1853年,法布尔重返法国大陆,受聘于阿维尼翁的一所学校,并举家迁进了圣-多米尼克街区的染匠街一所简朴的住宅里。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粉末。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 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 在这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昆虫记》中的第一卷。期间,他多次与好友一同到万度山采集植物标本。此外,他还结识了英国哲学家米尔,但米尔英年早逝,两人酝酿的计划“沃克吕兹植被大观”因此夭折。同时,一大不幸降临到法布尔身上:他共有六个孩子,其中惟一与父亲兴趣相投、热爱观察大自然的儿子儒勒年仅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他对块菰的研究也十分详尽,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们声称能从真正的块菰中品出他笔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所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 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诗人马拉美、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国哲学家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法国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 “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1915年,将一生奉献给昆虫研究的学者法布尔逝世了,享年九十二岁,他在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然而他仅有的几张照片,以及他所留下的朴实优美的文字,仍能让读者们瞥见这位学者的身影:一位和蔼老者,鹤发童颜,目光敏锐而纯真,一副法国南部乡间的朴素打扮,头戴宽边遮阳帽,脖系方巾,手里握着他的宝贝捕虫网;不用开口,他嘴边常挂着的舒心微笑,就仿佛已经在邀请您进入他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原著书名可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绝大部分完成于荒石园。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 原著内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作者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但《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惟一目的。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这是一般学术文章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不同于许多文学作品的是,《昆虫记》不是作家笔下创造出来的世界,所叙述的事件都来自于他对昆虫生活的直接观察,有时甚至是某种昆虫习性的细枝末节。 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本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在描写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作品中的理性成分体现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尽自己之所能对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和补充,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不轻易下定论,同时表明自己的怀疑态度与自身的局限。他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 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仅反映在作品的内容与语言表达上,甚至还反映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从行文来看,作品充满了拟人化的昆虫生活,从用人类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到用婚礼来象征昆虫求偶交配的过程,再到对它们在自然界所做贡献的歌颂,作者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而变化。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这正符合了“回忆”二字,充满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使用野外实验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着的昆虫,悉心观察生命,这与解剖分类相比,本身就带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许多观察之后的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学的理性就是得到了这种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表现,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 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作品或一般科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那么严格来说,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专业的标准来衡量,法布尔是个博物学家,“非专业”的昆虫学家;其文学手法也不能超越当时所有卓越的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人作为观察者,用文学的笔调让昆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却不足以成为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专著。总之,单独从昆虫学、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是有局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承认,将科学研究成果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历史上并非只有法布尔一人。然而,《昆虫记》以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极大的影响与声誉。 《昆虫记》并非刻意写就,而是作者自得其乐地观察与写作的成果。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调: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无时无刻地反映出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实清贫,但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不变的,但给读者的思索却是灵活可变的,他没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给读者带去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昆虫记》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编本,甚至全译本。 本译本从原著的十卷中选取部分章节,主角都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蟋蟀、蜘蛛等,并且特别集中了原著中文学性、可读性较强的片断。《昆虫记》原著长达十卷,每一卷均由许多章节组成,每一种昆虫所占的篇幅不尽相同,而且有关不同昆虫的章节之间并无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它不同于小说,不受情节的局限。这种结构体裁,决定了精选本仍然能葆有原作的风格与趣味。此外,节选本精练的篇幅,也可以使读者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以轻松的心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两位译者共同完成。《蝗虫》、《蟹蛛》、《彩带圆网蛛》、《蟋蟀》、《胡蜂》、《绿蝈蝈儿》、《朗格多克蝎子》、《萤火虫》等章节由刘莹莹译出;《迷宫蛛》、《克罗多蛛》、《黑腹狼蛛》、《蝉》、《红蚂蚁》、《螳螂》、《大孔雀蝶》、《小条纹蝶》等章节由王琪译出。全部译文由陈伟先生细心修改订正,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忠实法文原著的整体风貌和表达特色。 一、法布尔传略(王光)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其父安杜瓦纳·法布尔能言善辩,好打抱不平;其母维克陶尔·萨尔格性情温顺,和蔼可亲。但他们是个山乡穷户。 法布尔四岁左右,父母送他到祖母家生活,暂时减轻家庭衣食负担。天真的孩子爱上了祖母家的白鹅、牛犊和绵羊,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 长到七岁,父母接他回家,送他进了村里的小学。校舍条件极其简陋,一间正规房间,一间房顶阁楼。正规房间既当教室,又作厨房、饭堂和睡房,门外就是鸡窝猪圈。老师虽有责任心,却经常无法正常教书,因为他还兼任着本村的剃头匠、旧城堡管理员、敲钟人、唱诗班成员和时钟维修工。 初入学堂,法布尔很不适应,26个法文字母让他花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但小法布尔求知欲望格外强烈。他常有机会跑到乡间野外,每次回来,兜里装满了蜗牛、贝壳、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大人一心向往城市生活。法布尔十岁时,小学还没读完,只好随全家迁到本省的罗德茨市去住。父母在那里开了个小咖啡馆,同时安排酷爱学习的小法布尔去罗德茨中学,只随班听课,不在校食宿。这期间,为交足学费,法布尔每逢星期日便去教堂,为弥撒活动做些服务工作,挣回少许酬金。整个中学阶段,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又先后在上加龙省的图卢兹市和埃罗纳省的蒙彼利埃市落脚。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抓紧一切时间自学,强记勤问。到了15岁那一年,他只身报考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结果被正式录取。 从阿维尼翁师范学校毕业后,法布尔谋得同省卡庞特拉中学初中教员职位,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 起初,他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被城市生活禁锢了八九年的“虫心”突然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细读之后,一种抑制不住的强大动力萌生了,他立志要做一个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那一年他不足19岁。 研究昆虫的决心下定了,但维持生存的职业是教书,法布尔仍须为现实问题苦斗。他先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考,拿到高中毕业资格的业士证书。以后又坚持业余自修,通过各门考试,取得大学资格的物理数学学士学位。24岁的法布尔,由政府教育部门调派到科西嘉岛,担任阿雅克修市中学的教员。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四年后,他被调回阿维尼翁市,担任中学教员。他心目中有个理想:有朝一日能在大学讲课。 两年后,法布尔仍靠自学,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以两篇优秀学术论文的实力,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两篇论文的题目分别是:《关于兰科植物节结的研究》和《关于再生器官的解剖学研究及多足纲动物发育的研究》。就在同一年,他在《自然科学年鉴》发表了长期积累的成果——《节腹泥蜂习俗观察记》。《观察记》博得广泛赞赏,法布尔出色的观察才能令人折服,人们公认他不仅纠正了以往权威学者的错误,弥补了前人的疏漏,而且阐发了独到的见解。法布尔的昆虫学文章,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34岁那一年,他发表了关于鞘翅昆虫过变态问题的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之精、理论意义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法兰西研究院向他颁发了实验生理学奖金,肯定他在活态昆虫上的研究具有不同于昆虫结构解剖学的价值。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格外关注这位年轻的法国人;待1859年《物种起源》问世时人们读到,达尔文称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博学的法布尔老师,又发现一种从茜草中提取红色染素的工艺,当地政府准备采用他的技术。可是没想到,经过数年周折,工厂主最终建造的是一个人工合成茜红色染料的车间,没有实现他想利用茜草自然资源的“工业化学梦”。这期间,帝国教育部曾以杰出教师的名义为他授勋,主要表彰他在教师岗位上也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为此还受到拿破仑三世几分钟的接见。放弃化工计划后,为实施教育部长教学改革方案,增设自然课内容,法布尔给女大学生不定期作了一些讲座,听课者越来越多。出于保守、偏见和妒嫉,一群有身份的政界、教育界人物无端指责他是“具有颠覆性的危险人物”,宗教界顽固派攻击他“当着姑娘的面讲植物两性繁殖”。最后由房东出面,强令法布尔全家搬走。法布尔决定离开阿维尼翁这座城市,决心今后再也不想登什么大学讲台。这一年是1870年,法布尔已经46岁。 法布尔携妻室子女进入沃克吕兹省境内,在奥朗日市找到一处安身的家。先丢了饭碗,再花销路费,生活没了着落。一向腼腆的法布尔破天荒开口“求钱”,向只有几面之交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密尔(旧译“穆勒”)诉苦,这位英国朋友几年来在阿维尼翁侨居。密尔先生慷慨解囊,法布尔一家度过难关。此后五年间,法布尔主要以撰写自然科学知识读物为生,他的卓越文才开始显露出来。他出版了不少读本,其中包括《天空》《大地》《植物》等讲解性作品,也包括《保尔大叔谈害虫》这样的系列故事性作品。 1875年,长期思考后,法布尔决定远离城市喧嚣,加紧实现整理旧资料、开展新研究的昆虫学工作计划。他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塞里尼昂。小镇各方面条件较差,甚至没有像样的学校。他鼓励小儿子:在这里能锻炼出强壮的身体和强健的头脑,比在故纸堆里更能发现美和真。经过四年努力,整理二十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的宿愿终于实现: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普通老百姓的清汤淡饭,尖镐平铲刨挖,于是,花草争妍,灌木成丛,一座百虫乐园建好了。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昆虫记》是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文体基本为散文,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一位饱经沧桑、追求不止的昆虫学探索者的优势,在这部巨著中得到充分发挥。十卷二百二十余篇,内容丰富自有公论;可其工程之艰难,恐怕只有作者本人才最清楚。法布尔这样说:“散文写作”比求解方程根来得“残酷”。 第十卷脱稿时,他原来不打算把《菜青虫》《萤火虫》两篇编进去,因为这两篇是为计划之中的第十一卷写的。就在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85岁的老身子骨支撑不住了,而且耳聩眼花,手指僵到难以正常写作的地步。最后,他心中埋没了“第十一卷”的念头,毅然将两篇文章定为第十卷的增补篇。1910年,他已过86岁,第十卷问世了。他抱着书,拄着拐杖,装上放大镜,一步三摇,流连在“荒石园”中,仍想再把《昆虫记》写下去……但老人的心愿难以实现了。 就在这一年,家人以“从事《昆虫记》写作五十周年”之名,邀集法布尔的挚友和学界友好来到“荒石园”,为他举行一次小型庆祝会。法布尔倍感安慰,热泪盈眶。消息传出,舆论界大哗大惊:法国人居然把隐居“荒石园”中的这位值得骄傲的同胞忘得如此轻松!法布尔不在乎这“疏忽”,他正开始筹划出版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并亲自为这一版本写下一篇短短的序言。序言结尾是这样几句话:“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 新闻界造起宣传声势,“法布尔”的名字四处传扬;“了不起”“最杰出”“伟大”一类赞扬声此起彼伏,荣誉桂冠一个接一个飞向老人;“荒石园”热闹非凡,赶往参观、慰问、祝贺的人群络绎不绝,其中有普通读者,有学界要人,也有轿车成行的政府官员。能令法布尔为之动心的消息只有一个:那一年里,自己作品销出的册数,是此前20年的总和。后来,法布尔的小石膏像四处出现;再后来,法布尔的大型塑像相继剪彩揭幕。老人一辈子未识光彩荣耀为何事,此时下意识地摇着头,颇有莫名其妙之感。近90岁的老翁,操着诙谐的口吻对老朋友说:“这些作法,也太‘神乎’了。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我是感到,自己一天比一天憔悴,一天比一天临近末日。” 离92岁生日只差一个月了,法布尔卧在床上,静候生命里程这又一标志性日子的到来。那是1915年11月的一天,他平静得像一位藐视死神的勇士。这时候人们发现,他已悄悄地长眠了。一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从此消失。 法布尔去世不到十年,十卷精装本《昆虫记》出齐。他的女婿勒格罗博士,将介绍他一生的文章结集出版,续作《昆虫记》第十一卷。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世的消息。然而,这一光荣称号被人们传颂开来。 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他去世后,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称他为“昆虫学家、作家”,后来又把他称作“作家、昆虫学家”。这些称号,对法布尔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二、法布尔与《昆虫记》 (邹华) 花城出版社出版译自法文本的《昆虫记》十卷全译本,为这出“昆虫总动员”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至此,距周作人、鲁迅最初的介绍已近80年了。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研究动物是蹲在实验室里做解剖与分类的工作,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浸在烧酒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对这些器官在昆虫的劳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却很少思考;他们给昆虫工人命名,却不知道这个工人生产的是什么。昆虫生命的重要特征——本能与习性等等,登不了昆虫学的大雅之堂。法布尔挑战传统,将自己变成虫人,深入昆虫的生活,用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的这种研究方法遭到了正统势力的责难,他辩驳道:“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昆虫记》卷二) 在冷酷无情的大自然环境中,昆虫们坚忍不拔地为个体与种族的生存而斗争。法布尔也一如他所挚爱的昆虫一样,百折不挠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法。当法布尔从他的“荒石园”中捧出浓缩他一生研究昆虫的成果——《昆虫记》,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世界震惊了。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昆虫记》卷二) 这也遭到正统派的指责,说他的文字不庄严。法布尔说:“如果说我是为了那些企图有朝一日稍微弄清本能这个问题的学者、哲学家们而写,我也为,我尤其是为年轻人而写,我希望他们热爱这门被你们弄得令人憎恶的博物史;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极力保持翔实的同时,不采用你们那种科学性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似乎是从休伦人(17世纪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编者注)的语言中借来的。”(《昆虫记》卷二)更何况那是一个“风格即人”的时代。当布封喊响“风格即人”以后,整个18、19世纪,博物学家大都热衷于将研究成果写成文学性著作。法布尔也不例外,也刻意在文章风格上下功夫,但《昆虫记》没有一般文学作品花里胡哨的俗态。法布尔的风格就如他的人格一样:朴素而真实。

原书章节(参照花城出版社《昆虫记》全集)卷一:第一章 圣甲虫第二章 大笼子第三章 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第四章 栎棘节腹泥蜂第五章 高明的杀手第六章 黄足飞蝗泥蜂第七章 匕首三击第八章 幼虫和蛹第九章 高超的理论第十章 朗格多克飞蝗泥峰第十一章 本能赋予的技能第十二章 本能的无知第十三章 登上万杜山第十四章 迁徙者第十五章 砂泥蜂第十六章 泥蜂第十七章 捕捉双翅目昆虫第十八章 寄生虫与茧第十九章 回窝第二十章 石蜂第二十一章 实验第二十二章 换窝卷二:第一章 荒石园第二章 毛刺砂泥蜂第三章 一种未知的感官第四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第五章 黑胡蜂第六章 蜾蠃第七章 关于石蜂的新研究第八章 我的猫的故事第九章 红蚂蚁第十章 浅谈昆虫的心理学第十一章 黑腹狼蛛第十二章 蛛蜂第十三章 树莓桩中的居民第十四章 西芫菁第十五章 西芫菁的初龄幼虫第十六章 短翅芫菁的初龄幼虫第十七章 多次变态卷三:第一章 土蜂第二章 充满艰险的进食第三章 花金龟的幼虫第四章 土蜂的问题第五章 各种寄生虫第六章 寄生理论第七章 石蜂的苦难第八章 卵蜂虻第九章 褶翅小蜂第十章 另一种钻探者第十一章 幼虫的二态现象第十二章 步甲蜂第十三章 三种芫菁第十四章 变换食谱第十五章 给进化论戳一针第十六章 按照性别分配食物第十七章 各种壁蜂第十八章 性别的分配第十九章 母亲支配卵的性别第二十章 产卵的调换卷四:第一章 长腹蜂第二章 黑蛛蜂与长腹蜂的食物第三章 本能的差错第四章 燕子和麻雀第五章 本能和鉴别力第六章 体力的节省第七章 切叶蜂第八章 黄斑蜂第九章 采脂蜂第十章 筑巢蜾蠃第十一章 大头泥蜂第十二章 砂泥蜂的方法第十三章 土蜂的方法第十四章 蛛蜂的方法第十五章 异议和回答第十六章 蜂类的毒液第十七章 天牛第十八章 树蜂的问题卷五:第一章 圣甲虫的粪球第二章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第三章 圣甲虫的造型术第四章 圣甲虫的幼虫第五章 圣甲虫的蛹和羽化第六章 宽背金龟和侧裸蜣螂第七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产卵第八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母爱第九章 嗡蜣螂和缨蜣螂第十章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第十一章 粪金龟筑巢第十二章 粪金龟的幼虫第十三章 蝉和蚂蚁的寓言第十四章 蝉出地洞第十五章 蝉的羽化第十六章 蝉的歌唱第十七章 蝉的产卵和孵化第十八章 螳螂捕食第十九章 螳螂的情爱第二十章 螳螂的窝第二十一章 螳螂卵的孵化第二十二章 椎头螳螂卷六:第一章 赛西蜣螂父亲的本能第二章 月形粪蜣螂 野牛双凹蜣螂第三章 遗传论第四章 我的学校第五章 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第六章 昆虫的着色第七章 负葬甲 埋葬第八章 负葬甲 实验第九章 白额螽斯的习性第十章 白额螽斯的产卵和孵化第十一章 白额螽斯的发声器第十二章 绿色蝈蝈儿第十三章 蟋蟀的住所和卵第十四章 蟋蟀的歌唱和交配第十五章 蝗虫的角色和发声器第十六章 蝗虫的产卵第十七章 蝗虫的羽化第十八章 松毛虫的产卵和孵化第十九章 松毛虫的窝和社会第二十章 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二十一章 松毛虫的气象台第二十二章 松毛虫蛾第二十三章 松毛虫引起的刺痒痛第二十四章 野草莓树毛虫第二十五章 昆虫的毒素卷七:第一章 大头黑步甲第二章 装死第三章 催眠状态 自杀第四章 老象虫第五章 色斑菊花象第六章 熊背菊花象第七章 植物性本能第八章 欧洲栎象第九章 榛子象第十章 青杨绿卷象第十一章 葡萄树象第十二章 其他卷叶象第十三章 黑刺李象第十四章 叶甲第十五章 叶甲(续)第十六章 牧草沫蝉第十七章 锯角叶甲第十八章 锯角叶甲的卵第十九章 水塘第二十章 石蛾第二十一章 蓑蛾的产卵第二十二章 蓑蛾的保护层第二十三章 大孔雀蛾第二十四章 小阔纹蛾第二十五章 嗅觉卷八:第一章 花金龟第二章 豌豆象产卵第三章 豌豆象幼虫第四章 菜豆象第五章 真椿第六章 臭虫猎椿第七章 隧蜂与寄生蝇第八章 隧蜂看门人第九章 隧蜂的无性生殖第十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瘿第十一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迁徙第十二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交配和卵第十三章 食蚜者第十四章 绿蝇第十五章 麻蝇第十六章 腐阎虫和皮蠹第十七章 珠皮金龟第十八章 昆虫的几何学第十九章 胡蜂第二十章 胡蜂(续)第二十一章 蜂蚜蝇第二十二章 彩带圆网蜂第二十三章 纳博讷狼蛛卷九:第一章 纳博讷狼蛛的洞穴第二章 纳博讷狼蛛的家第三章 纳博那狼蛛攀高的本能第四章 蜘蛛的迁徙第五章 满蟹蛛第六章 圆网蛛织网第七章 我的邻居圆网蛛第八章 圆网蛛的黏液捕虫网第九章 圆网蛛的电报线第十章 蛛网的几何学第十一章 圆网蛛的交配与捕猎第十二章 圆网蛛的产业第十三章 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第十四章 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第十五章 迷宫漏斗蛛第十六章 克罗多蛛第十七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栖息所第十八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食物第十九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液第二十章 朗格多克蝎子与蛴螬的免疫力第二十一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婚恋第二十二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交配第二十三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家庭第二十四章 蜡衣虫第二十五章 圣栎胭脂虫卷十:第一章 蒂菲粪金龟的洞穴第二章 蒂菲粪金龟与第一观察器第三章 蒂菲粪金龟与第二观察器第四章 蒂菲粪金龟的道德第五章 球象第六章 大薄翅天牛和木蠹第七章 公牛嗡蜣螂的巢室第八章 公牛嗡蜣螂的幼虫和蛹第九章 松树鳃金龟第十章 沼泽鸢尾象第十一章 食素昆虫第十二章 侏儒第十三章 论反常第十四章 金布甲的食物第十五章 金布甲的婚俗第十六章 反吐丽蝇产卵第十七章 反吐丽蝇的蛆虫第十八章 以蛆虫为食的寄生虫第十九章 童年的回忆第二十章 昆虫与蘑菇第二十一章 难忘的一课第二十二章 工业化学附录一 萤火虫附录二 菜青虫(附录原为第十一卷内容,后因实际情况无法继续,只得作为第十卷的附录

昆虫学研究论文集

知了 [解释]蝉,因其叫的声音象“知了”而得名。 蝉是一种半翅目昆虫,我国就有一百二十种。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传出很远,也是因为它的叫声音,而称它为知了。 蝉是一种昆虫,又称“知了”。其种类较多,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后就会钻出地面,风光一时。成虫仅刺吸植物的汁。 蝉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不同的时期。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蝉在交配之后,雄蝉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蝉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产四到八粒,一个枝条上,往往要刺出几十个孔,然后雌蝉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树枝里越冬,到第二年夏天,借助阳光的温度,才孵化出幼虫来。 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蝉为什么喜欢激昂高歌,扯着“嗓门”大喊大叫呢?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百思不得其解。他活了90多岁,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写下10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集——《昆虫记》。他曾对蝉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并做了极其生动而细致的描述。对蝉的鸣叫他是这样描写的:“蝉的翼后的空腔里,带着一种像钹一般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强声音的强度,这种蝉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确实作了很大的牺牲。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好把它们压紧到最小的角落里。为安置乐器而缩小内部器官,这当然是极热心于音乐的了。” 蝉有怎样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经历? 蝉一般3~4年繁殖1代,以卵和若虫在树枝木质部和土壤中越冬。老熟后的若虫于6~7月间出土羽化。其出土的时间常在晚上8时至早晨6时左右,以夜间9~10时为出土高峰时段。 若虫在出土之后即爬到附近的树上羽化,完成羽化需2小时左右。成虫出壳时,翅脉为绿色,身体为淡红色。以后,翅膀逐渐舒展开来,翅脉和体色都逐渐变深,在黎明之前逐渐向树上爬去。 成虫羽化后,先要刺吸植物的汁液,补充营养,然后开始鸣叫,叫的目的是吸引雌蝉。 雄蝉一般在气温20度以上开始鸣叫,当气温达到26度以上时,许多雄蝉就一起鸣叫起来,称为群鸣。当气温达30度以上时,这些雄蝉不仅鸣叫时间长,而且次数也更多,声音也叫得更响。 此鸣蝉有一定的群居性和群迁性,上午8~11时,成群由大树向小树迁移;到了晚上6~8小时,它们又成群地由小树向大树迁移。 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强,但一般只作短距离迁飞。若摇动树干,它在夜间有一定的趋光性和趋火性,如没有外力去摇动树干,则其趋光性和趋光性并不明显。 成虫的寿命为45~60天。此虫在不同时期,雌雄的比例很不平衡,在羽化的初期,雄虫比雌虫多6~7倍,但到羽化盛期,雌雄的数量趋于相等,而到了羽化的末期,则变为雌多雄少,而且雌虫要比雄虫多6~7倍。 雌雄交尾以后,雌蝉把卵产在植物枝条中,造成枝条枯死。卵在枯枝中到翌年6~7月间孵化落入土中,在地下生活3~4年,每年6~9月间蜕皮1次。 若虫在地下的深度一般在2~30厘米之间或更深。幼龄若虫多附着在侧根或须根上,而大龄若虫则多附着在较粗的根上。 若虫在地下生活期间,地面上都留有一个米粒大小的通气小洞孔,若虫就生活在其 中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昆虫的采集与捕捉及标本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一、观赏昆虫学课程简介我们学校的观赏昆虫学课程由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开设,肖铁光教授主讲。这是一门选修的课程。为30个学时。使用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昆虫大全》一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中除在教室上课外,还有两个学时的参观校标本馆。课程结束后,学生须上交10只捕捉的昆虫作为标本。课程由有趣的昆虫外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昆虫体内世界、昆虫的生物学、观赏昆虫的分类、昆虫疾病、昆虫人工饲料、虫—食品、药品、毒品、虫文化赏趣、方寸之中话昆虫、空中“骄龙”—蜻蜓、乡谣俱乐部—鸣虫、忠勇无敌大将军—蟋蟀、大自然的舞姬― 蝴蝶、独角仙、田园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八、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兴建于2001年,原址在老图书馆三楼,只有80余平方米,馆藏标本多为农业害虫。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后来在老图书馆一楼扩建了新馆,现已形成占地面积140多平方米,馆藏昆虫20余万只,包括昆虫世界、蝴蝶王国、多媒体放映厅三大场馆在内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标本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了包括长沙市教育局等20多个团体在内的数以万计的校内外人士参观、访问和学习,在校学生的参观人次更是难以胜数。曾先后受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教育频道、经贸频道以及东方新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报道,并于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昆虫馆场馆面积158㎡,馆藏标本20多万号。 静态昆虫展出标本1700多种,8000余号,其中数目较多的有鞘翅目39个科;鳞翅目38个科;膜翅目31个科;同翅目14个科;半翅目12个科;晴蜒目9个科;双翅目8个科;直翅目6个科;等翅目1个科;螳螂目1个科;革翅目1个科;脉翅目1个科;拈翅目1个科等。以教学、科研为主,对校内外各界人士免费开放。建馆以来,在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昆虫爱好者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参观者热爱昆虫,研究昆虫的热情,在加强广大学生自然观、生态观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期开展的昆虫知识讲座更是吸引了众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人们在参与欣赏昆虫艺术展(蝶画、翅画、蝴蝶工艺品)当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现在,新的昆虫标本馆正在建设中,我们观赏昆虫学课程的同学们有幸作为第一批人员参观了新的标本馆。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老图书馆一楼的肖铁光老师的昆虫标本制作室,这里制作出来的标本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新标本馆迁移。新的标本馆位于文渊阁的四楼,同在四楼的还有我们学校的动物标本馆、土壤和岩石标本馆。昆虫馆的新馆实际上是原来农业生物图书书库,不过现在经过装修后已经焕然一新,新馆的面积更大,展位更多,因为还在建设中,许多标本还没有摆上展台,但是单单就摆上展台的这些标本来说,就已经让我们连声惊叹了。希望还有机会去参观!九、结束语我的论文不长,简单的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大家在读后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只是不知该怎么说。湖南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文献 [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 李鹏翔.观赏昆虫[J]. 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3] 龙中伟. 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 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 观赏昆虫刍议[J]. 野生动物,2001年03期[5] 吴福泉. 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 广东蚕业,1999年03期[6] 朱巽. 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7] 高卫红. 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知了从土里爬出来的原因是因为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它们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

雄蝉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蝉来跟他交配,它在用它那根尖尖的产卵管,插进树中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产在树枝里的卵则会借助树枝的营养继续发育。直至发育为幼虫。而树枝枯死后,蝉的幼虫也随着树枝掉到了地上。

幼虫就会在土里继续爬,打洞,寻找树根,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扩展资料

蝉的价值

一、食用价值

蝉不仅是一般平民的食品,而且成为君王贵族筵席上的佳馔,至今还有不少地方保留着食蝉的习俗。蝉的食法多样,既可烩炙,也可煎炸。它和蚯蚓、蚱蜢、蚂蚁、豆虫、蚕蛹等昆虫样,均为高蛋白食物。据营养师测定,蝉含蛋白质高达72%,不失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二、药用价值

蝉若虫的壳——“蝉蜕”,是一种中药材。此外,卵、若虫、成虫等遭受如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将产生“蝉花”,药性类似冬虫夏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 (半翅目蝉科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猴

知了的卵是产在树上的,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靠一根如蛛丝般的线迅速落到地上并钻到地下;大约在地底下生活三年左右,变成成虫又从地下爬出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了了。

昆虫记小论文题目

原书章节(参照花城出版社《昆虫记》全集)卷一:第一章 圣甲虫第二章 大笼子第三章 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第四章 栎棘节腹泥蜂第五章 高明的杀手第六章 黄足飞蝗泥蜂第七章 匕首三击第八章 幼虫和蛹第九章 高超的理论第十章 朗格多克飞蝗泥峰第十一章 本能赋予的技能第十二章 本能的无知第十三章 登上万杜山第十四章 迁徙者第十五章 砂泥蜂第十六章 泥蜂第十七章 捕捉双翅目昆虫第十八章 寄生虫与茧第十九章 回窝第二十章 石蜂第二十一章 实验第二十二章 换窝卷二:第一章 荒石园第二章 毛刺砂泥蜂第三章 一种未知的感官第四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第五章 黑胡蜂第六章 蜾蠃第七章 关于石蜂的新研究第八章 我的猫的故事第九章 红蚂蚁第十章 浅谈昆虫的心理学第十一章 黑腹狼蛛第十二章 蛛蜂第十三章 树莓桩中的居民第十四章 西芫菁第十五章 西芫菁的初龄幼虫第十六章 短翅芫菁的初龄幼虫第十七章 多次变态卷三:第一章 土蜂第二章 充满艰险的进食第三章 花金龟的幼虫第四章 土蜂的问题第五章 各种寄生虫第六章 寄生理论第七章 石蜂的苦难第八章 卵蜂虻第九章 褶翅小蜂第十章 另一种钻探者第十一章 幼虫的二态现象第十二章 步甲蜂第十三章 三种芫菁第十四章 变换食谱第十五章 给进化论戳一针第十六章 按照性别分配食物第十七章 各种壁蜂第十八章 性别的分配第十九章 母亲支配卵的性别第二十章 产卵的调换卷四:第一章 长腹蜂第二章 黑蛛蜂与长腹蜂的食物第三章 本能的差错第四章 燕子和麻雀第五章 本能和鉴别力第六章 体力的节省第七章 切叶蜂第八章 黄斑蜂第九章 采脂蜂第十章 筑巢蜾蠃第十一章 大头泥蜂第十二章 砂泥蜂的方法第十三章 土蜂的方法第十四章 蛛蜂的方法第十五章 异议和回答第十六章 蜂类的毒液第十七章 天牛第十八章 树蜂的问题卷五:第一章 圣甲虫的粪球第二章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第三章 圣甲虫的造型术第四章 圣甲虫的幼虫第五章 圣甲虫的蛹和羽化第六章 宽背金龟和侧裸蜣螂第七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产卵第八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母爱第九章 嗡蜣螂和缨蜣螂第十章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第十一章 粪金龟筑巢第十二章 粪金龟的幼虫第十三章 蝉和蚂蚁的寓言第十四章 蝉出地洞第十五章 蝉的羽化第十六章 蝉的歌唱第十七章 蝉的产卵和孵化第十八章 螳螂捕食第十九章 螳螂的情爱第二十章 螳螂的窝第二十一章 螳螂卵的孵化第二十二章 椎头螳螂卷六:第一章 赛西蜣螂父亲的本能第二章 月形粪蜣螂 野牛双凹蜣螂第三章 遗传论第四章 我的学校第五章 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第六章 昆虫的着色第七章 负葬甲 埋葬第八章 负葬甲 实验第九章 白额螽斯的习性第十章 白额螽斯的产卵和孵化第十一章 白额螽斯的发声器第十二章 绿色蝈蝈儿第十三章 蟋蟀的住所和卵第十四章 蟋蟀的歌唱和交配第十五章 蝗虫的角色和发声器第十六章 蝗虫的产卵第十七章 蝗虫的羽化第十八章 松毛虫的产卵和孵化第十九章 松毛虫的窝和社会第二十章 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二十一章 松毛虫的气象台第二十二章 松毛虫蛾第二十三章 松毛虫引起的刺痒痛第二十四章 野草莓树毛虫第二十五章 昆虫的毒素卷七:第一章 大头黑步甲第二章 装死第三章 催眠状态 自杀第四章 老象虫第五章 色斑菊花象第六章 熊背菊花象第七章 植物性本能第八章 欧洲栎象第九章 榛子象第十章 青杨绿卷象第十一章 葡萄树象第十二章 其他卷叶象第十三章 黑刺李象第十四章 叶甲第十五章 叶甲(续)第十六章 牧草沫蝉第十七章 锯角叶甲第十八章 锯角叶甲的卵第十九章 水塘第二十章 石蛾第二十一章 蓑蛾的产卵第二十二章 蓑蛾的保护层第二十三章 大孔雀蛾第二十四章 小阔纹蛾第二十五章 嗅觉卷八:第一章 花金龟第二章 豌豆象产卵第三章 豌豆象幼虫第四章 菜豆象第五章 真椿第六章 臭虫猎椿第七章 隧蜂与寄生蝇第八章 隧蜂看门人第九章 隧蜂的无性生殖第十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瘿第十一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迁徙第十二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交配和卵第十三章 食蚜者第十四章 绿蝇第十五章 麻蝇第十六章 腐阎虫和皮蠹第十七章 珠皮金龟第十八章 昆虫的几何学第十九章 胡蜂第二十章 胡蜂(续)第二十一章 蜂蚜蝇第二十二章 彩带圆网蜂第二十三章 纳博讷狼蛛卷九:第一章 纳博讷狼蛛的洞穴第二章 纳博讷狼蛛的家第三章 纳博那狼蛛攀高的本能第四章 蜘蛛的迁徙第五章 满蟹蛛第六章 圆网蛛织网第七章 我的邻居圆网蛛第八章 圆网蛛的黏液捕虫网第九章 圆网蛛的电报线第十章 蛛网的几何学第十一章 圆网蛛的交配与捕猎第十二章 圆网蛛的产业第十三章 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第十四章 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第十五章 迷宫漏斗蛛第十六章 克罗多蛛第十七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栖息所第十八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食物第十九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液第二十章 朗格多克蝎子与蛴螬的免疫力第二十一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婚恋第二十二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交配第二十三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家庭第二十四章 蜡衣虫第二十五章 圣栎胭脂虫卷十:第一章 蒂菲粪金龟的洞穴第二章 蒂菲粪金龟与第一观察器第三章 蒂菲粪金龟与第二观察器第四章 蒂菲粪金龟的道德第五章 球象第六章 大薄翅天牛和木蠹第七章 公牛嗡蜣螂的巢室第八章 公牛嗡蜣螂的幼虫和蛹第九章 松树鳃金龟第十章 沼泽鸢尾象第十一章 食素昆虫第十二章 侏儒第十三章 论反常第十四章 金布甲的食物第十五章 金布甲的婚俗第十六章 反吐丽蝇产卵第十七章 反吐丽蝇的蛆虫第十八章 以蛆虫为食的寄生虫第十九章 童年的回忆第二十章 昆虫与蘑菇第二十一章 难忘的一课第二十二章 工业化学附录一 萤火虫附录二 菜青虫(附录原为第十一卷内容,后因实际情况无法继续,只得作为第十卷的附录

科学的进步,使现在的发展逐渐升高,而科普读物,例如: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时间简史等等,数不胜数,现在,许多孩子都喜欢研究问题,遇到不懂就问,这些科普读物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为什么”。 我曾在暑假里读过一本书:《昆虫记》,里面记载了昆虫的生活、捕食方式、还有习惯等,内容丰富,法布尔被人们称之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可见法布尔对于这本书付出的精力,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一起和我去昆虫的世界里旅行吧! 《昆虫记》里记载了33种昆虫,共有10卷,让我们去了解昆虫世界里的奥妙吧。 第三章石蚕(石蚕蛾的幼虫)。书中的石蚕,巧妙的使用了金蝉脱壳,成功的远离了危险。石蚕身上有一个小鞘,被达尔文称为是它的潜水艇。小鞘也是石蚕必不可少的东西呢。大自然还真是奇妙啊,当我读到这儿,不禁感叹了一声;蜣螂,这个奇妙的生物,带给我无限遐想。蜣螂是一种肥肥的黑色的六只牙齿的昆虫,经常向后推着一个像圆球一样的东西,这圆球不是什么食物,而是它们的工作,就是从土地上收集污物,看来,真是一个热爱环境的“环保工人”啊;蝉,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只要有夏天,它的身影就无处不在,这位歌唱家的嗓子可不怎么样,就像在叫嚣着:“热死啦,热死啦!”与蝉一样有名的蟋蟀,它的住所和歌唱的能力不亚于蝉,这也就是蟋蟀的出名原因。车水马龙的大城市中,它独自呆在那些既昏暗又特别寒冷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唱着歌,真是孤独的歌唱家;毛毛虫,是一个让女孩子讨厌的生物,,年轻的女孩儿们见到毛毛虫,就会尖叫起来,尤其是卷心菜毛毛虫。它们的食量惊人,几秒内,几只虫子就把一大片卷心菜叶子给干掉了,不只是这样,那些爱偷懒的毛毛虫吃饱了就睡,若无其事的呼呼大睡;说起毛毛虫,大胆的男孩子喜欢抓它们来玩,但一遇到蜜蜂,就算是男孩子,多少也会露出惧怕的神色。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丝红色的腰带:这就是赤条蜂。赤条蜂的`捕食技巧就连科学家都自愧不如啊,多么奇妙的生物啊……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昆虫的习性和外貌,更加让我明白的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昆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达尔文这样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的人的存在,让我充分的了解了昆虫,以前,在我没看这本书时,我对昆虫这个词深感厌恶,的确的,我是一个女孩子,女孩子对于昆虫,大多数流露出来的是皱眉,因为在这些女孩子心目中的昆虫很恶心,我就是其中一个。但是,读完这本书,我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这些可爱的昆虫。 达尔文生动的描写了一些常人都不会注意到的小细节,昆虫的一举一动,他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探究了,并且写出了着名的《昆虫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天空中的云和平时不太一样了,会注意到它们的形状等;在室外,若是有蚂蚁成群结队的排队“搬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再退一步,下雷阵雨了,出现的并不是闪电而是声音……这些都是常识,谁都知道,可有有谁真正的去挖掘、去观察了呢?大自然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她像一首诗,赋予了“字”智慧和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也赋予了“标点符号”预知和一种种神奇深奥的力量,达尔文,他就是这首“诗”中的探究者,他是我最崇拜的人。去发现吧,那神奇深奥的力量,就在大自然中! 写完这篇文章,我仍然思路万千,意犹未尽,这是我的“昆虫记小论文”,也是我的第一次论文。“昆虫总动员,一起来发现!”总而言之,我写完了文章,这是我的“成功”。

昆虫记读书感烈阳灼烧在青草上,一抹难以识别的淡绿在飘摇的花叶中伫立,淡金色的光环在其周身萦绕,半身直立的它,拖曳着朦胧透明如轻纱般的薄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庄严而神圣。它淡绿色的前腿伸向半空,宛若虔诚的修女低下高昂的头颅,那娴静的姿态如此美好,如此圣洁。因此,农夫们将其称成为“祈祷的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大多没有那么了解螳螂猎食的情景。而螳螂晕染着淡绿色的外壳,被外壳包裹着的纤细高挑的身躯,前臂标志性修长的优美线条,是众人皆知的。但螳螂是否如其外表一般温柔娴雅,却很少有人能完整诠释。面对这样的难题,法布尔告诉了我们答案。草丛中传来轻微的响动,那是不久后一场殊死搏斗的战利品。螳螂高举着祈祷的手臂,霎时化为死神冷冽的镰刀,轻盈薄翼掩盖下的,是幢幢刀影,是斑斑血痕,是掀起无数腥风血雨一瞬的兴奋与残暴。这位高贵虔诚的修女,终于原形毕露。用法布尔的话来说,“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专食活着的动物,对路边被抛弃的尸体毫无兴趣。它前足上那对极具杀伤力和攻击性的武器,最为进攻防守的重要工具,与其纤细的身材形成难以置信的鲜明对比。至此,我们才真正的了解螳螂,这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运用其看似纤细修长的身躯,迸发出坚韧巨大的能量,甚至能驾驭凛冽肃杀的气场以震慑对手,用它锋利尖锐的锯齿将比自己更加庞大的对手四分五裂。法布尔所观察到的,不仅是螳螂捕食,交配,繁殖的过程,他更把螳螂在自然界食物链的地位通过对其外形,做出的理智分析与富足的实战经验所判断出来。对此,法布尔所付出的实验时间与经历,丰富且清晰到足矣分清螳螂腿上分布的细密的锯齿与锋利的小钩。与螳螂几位相似的另一位客人,也是被人们冠上自食其力,勤勤恳恳光环的“道貌岸然”者——红蚂蚁。伏在地面爬行的蚂蚁,是渺小平凡的化身。不舍昼夜地劳动,勤勤恳恳地哺育,结成长队以觅食,抬起千斤重的食物,工蚁一生就这样,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自然而然的,红蚂蚁,也借黑蚁冠以世界的美名被人们赞颂。人们赞颂它的执着,一隔几周变能看见它们结成长队,不畏风雨向前行的执着,但它们是去觅食?还是另行筑巢?这不重要。只要我们知道它的执着与勤恳就好。人们这样想。法布尔给予了理由充分的反驳。这位所谓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行军走过漫漫长路,不畏风雨飘摇的目的,是窃取黑蚁家族年幼的卵,将其残忍的剥离自己的种族,被迫成为觅食技能薄弱的作文红蚂蚁的苦工,失去自己应得的地位与尊重。红蚂蚁,它们种族的繁衍,王朝的兴盛,是建立在无数黑蚁的牺牲与流血,家园被崩坏掏空的腥风血雨之上的。被冠上自食其力名号的红蚂蚁,实则是可耻粗暴的劫掠者。然而,除法布尔外,又有几个人了解红蚂蚁真实的面孔,红蚂蚁繁衍生息的习性呢?这使我逐渐懂得法布尔写《昆虫记》的目的了。人们对于实际情况不准确的了解,对昆虫世界不真切的认知,实际是源于人们对待陌生事物具有的惯性——理所应当,易信人言。不论是外形高洁娴静的螳螂,还是人们眼中勤恳工作的红蚂蚁;不论是修长身形下手起刀落的残暴狠厉,还是忠于职守下抢夺同类子嗣的恶行,这些文字的发表都是法布尔为了打破人们对未知事物不做充分研究就妄下定论,凭想象认知的思维定式所做出的改变与努力。《昆虫记》,是法布尔语重心长的话语汇聚的小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人云亦云,自己大胆钻研,寻觅真理的过程,才是找到答案的最佳方式。然而,这样的法布尔,早年间,却并没有顺利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由于出身贫穷,法布尔多年来只能通过打工来解决温饱问题。可以说,他是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教育,科学界权威们,从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自学学历,看不贯他的研究方向。这种漠视与虚伪,庸俗,妒嫉在心里合拍,长久以来构成对法布尔的偏见。但法布尔从未因“贫困”妄自菲薄,也从未因“偏见”受挫退缩。依然勤于自修,渴求知识的他,多年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不断发表震惊世人的新成果,一篇篇细致入微的论文,是层出不穷的明枪暗箭中,一次次有力的回击。著名作家巴金说:“它(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情感和思想的美文。”

法国作家雨果曾评价这本书是“昆虫的史诗”,赞誉作者是“昆虫界的荷马”;美国作家罗兰曾评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掌握田野间无数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是什么书在世界上享受如此高的盛誉?它,就是一代巨匠法布尔写的-一《昆虫记》。在寒假里,我再一次翻开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细细咀嚼,很快,我就步入了一个神秘的昆虫大世界。在作者的笔下,螳螂,“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有杀伤力和攻击性的冲杀、防御武器”。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萤火虫“它一生都是光耀门楣的,它们永远为自己留着一盏希望的灯”。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每当读《昆虫记》时,呈现在我眼前不仅仅是昆虫,还有匍匐在草丛里观察蛐蛐的身影,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他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昆虫,不断的假设,反复的推理,严密的求证,一步一步的逼近真相。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是,我做事却不像法布尔那样细心,我十分马虎,有一次月考,我的英语考的极差,是因为听力测试的时候太不细心,听混了许多单词,导致失了很多分。粗心让我在考试时把原本会作的题目写错了,那可不是该丢的分。大意使我不检查,以为都对,结果又落下好多分。粗心大意马虎似洪水般地冲走了我原本该有的分数。现在读了这本书,我一定要向法布尔学习,学习他的细心,严谨。读过《昆虫记》后,我感受很深。《昆中记》中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再困难,也要朝着目标前行。

昆虫学论文研究课题题目

生物战;防化检测;医疗;用昆虫作实验(果蝇那个);昆虫与社会科学

[1]. 徐卫滨, 无选择策略的改进蜜蜂群算法.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第343-347页.[2]. 陈璇与胡福良, 调控蜜蜂采粉行为的遗传因素. 中国蜂业, 2010(11): 第13-15页.[3]. 汪明明等, 蜜蜂工蜂卵巢发育的影响因素. 中国蜂业, 2010(10): 第5-7页.[4]. 曾鸣等, 基于混沌量子蜜蜂算法的机会约束输电规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2): 第1-7+14页.[5]. 安建东与陈文锋, 全球农作物蜜蜂授粉概况.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1): 第374-382页.[6]. 陈璇与胡福良, 雌性蜜蜂级型决定的分子机制. 蜜蜂杂志, 2011(04): 第1-7页.[7]. 侯春生与张学锋, 生态条件的多样性变化对蜜蜂生存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17): 第5061-5070页.[8]. 陶德双等, 中华蜜蜂为石榴授粉效果研究. 蜜蜂杂志, 2010(03): 第10-11页.[9]. 李兆英与奚耕思, 中华蜜蜂工蜂复眼的胚后发育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第60-64页.[10]. 严盈, 彭露与万方浩, 昆虫卵黄原蛋白功能多效性:以蜜蜂为例. 昆虫学报, 2010(03): 第335-348页.[11]. 周亮等, 蜜蜂囊状幼虫病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蜜蜂杂志, 2010(06): 第9-10页.[12]. 李兆英, 中华蜜蜂工蜂视叶胚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昆虫知识, 2010(04): 第680-684页.[13]. 沈登荣等, 蜜蜂作为病原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 2010(S1): 第118-122页.[14]. 周亮等, 蜜蜂囊状幼虫病RNA依赖的RNA聚合酶部分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0(11): 第50-52页.[15]. 郑肇葆, 产生最佳Tuned模板的蜜蜂交配算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4): 第387-390+435页.[16]. 李伟强, 徐建城与殷剑锋, 蜜蜂群优化算法用于训练前馈神经网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24): 第43-45+49页.[17]. 周丹银等, 蜜蜂为油菜授粉效果初步研究. 蜜蜂杂志, 2010(01): 第3-5页.[18]. 薛晗等, 空间机器人随机故障容错规划的蜜蜂算法. 信息与控制, 2009(06): 第724-734页.[19]. 张成翠与曾建潮, 蜜蜂群组决策方法的建模与仿真.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09(06): 第452-455页.[20]. 周婷等, 蜜蜂巢房大小影响狄斯瓦螨的繁殖行为. 昆虫知识, 2006(01): 第89-93页.[21]. 历延芳, 闫德斌与葛凤晨, 蜜蜂为塑料大棚西瓜和田间西瓜授粉试验报告. 蜜蜂杂志, 2006(01): 第6-7页.[22]. 王成菊等, 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01): 第229-231页.[23]. 黄智勇, 蜜蜂全基因组出笼前后. 昆虫知识, 2007(01): 第5-9页.[24]. 姜双林与李博平, 陇东地区不同生境下蜜蜂的种类及其生态分布. 草业科学, 2007(05): 第89-91页.[25]. 王志江与魏红福, 蜜蜂α-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科学, 2007(07): 第304-308页.[26]. 罗阿蓉等, 后基因组时代的蜜蜂QTL研究. 昆虫学报, 2007(09): 第950-956页.[27]. 何铠光, 刘佩珊与苏鸿基, 台湾蜜蜂的螺旋菌质病研究. 蜜蜂杂志, 2007(S1): 第3-7页.[28]. 许益鹏等, 蜜蜂囊状幼虫病毒病的Nest-PCR检测. 科技通报, 2007(06): 第824-827页.[29]. 林小丽等, 农药对蜜蜂的风险评价技术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08(04): 第404-409页.[30]. 刘之光与石巍, 中国甘肃东北部地区东方蜜蜂(Apis cerana)形态学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08(02): 第97-102页.

原书章节(参照花城出版社《昆虫记》全集)卷一:第一章 圣甲虫第二章 大笼子第三章 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第四章 栎棘节腹泥蜂第五章 高明的杀手第六章 黄足飞蝗泥蜂第七章 匕首三击第八章 幼虫和蛹第九章 高超的理论第十章 朗格多克飞蝗泥峰第十一章 本能赋予的技能第十二章 本能的无知第十三章 登上万杜山第十四章 迁徙者第十五章 砂泥蜂第十六章 泥蜂第十七章 捕捉双翅目昆虫第十八章 寄生虫与茧第十九章 回窝第二十章 石蜂第二十一章 实验第二十二章 换窝卷二:第一章 荒石园第二章 毛刺砂泥蜂第三章 一种未知的感官第四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第五章 黑胡蜂第六章 蜾蠃第七章 关于石蜂的新研究第八章 我的猫的故事第九章 红蚂蚁第十章 浅谈昆虫的心理学第十一章 黑腹狼蛛第十二章 蛛蜂第十三章 树莓桩中的居民第十四章 西芫菁第十五章 西芫菁的初龄幼虫第十六章 短翅芫菁的初龄幼虫第十七章 多次变态卷三:第一章 土蜂第二章 充满艰险的进食第三章 花金龟的幼虫第四章 土蜂的问题第五章 各种寄生虫第六章 寄生理论第七章 石蜂的苦难第八章 卵蜂虻第九章 褶翅小蜂第十章 另一种钻探者第十一章 幼虫的二态现象第十二章 步甲蜂第十三章 三种芫菁第十四章 变换食谱第十五章 给进化论戳一针第十六章 按照性别分配食物第十七章 各种壁蜂第十八章 性别的分配第十九章 母亲支配卵的性别第二十章 产卵的调换卷四:第一章 长腹蜂第二章 黑蛛蜂与长腹蜂的食物第三章 本能的差错第四章 燕子和麻雀第五章 本能和鉴别力第六章 体力的节省第七章 切叶蜂第八章 黄斑蜂第九章 采脂蜂第十章 筑巢蜾蠃第十一章 大头泥蜂第十二章 砂泥蜂的方法第十三章 土蜂的方法第十四章 蛛蜂的方法第十五章 异议和回答第十六章 蜂类的毒液第十七章 天牛第十八章 树蜂的问题卷五:第一章 圣甲虫的粪球第二章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第三章 圣甲虫的造型术第四章 圣甲虫的幼虫第五章 圣甲虫的蛹和羽化第六章 宽背金龟和侧裸蜣螂第七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产卵第八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母爱第九章 嗡蜣螂和缨蜣螂第十章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第十一章 粪金龟筑巢第十二章 粪金龟的幼虫第十三章 蝉和蚂蚁的寓言第十四章 蝉出地洞第十五章 蝉的羽化第十六章 蝉的歌唱第十七章 蝉的产卵和孵化第十八章 螳螂捕食第十九章 螳螂的情爱第二十章 螳螂的窝第二十一章 螳螂卵的孵化第二十二章 椎头螳螂卷六:第一章 赛西蜣螂父亲的本能第二章 月形粪蜣螂 野牛双凹蜣螂第三章 遗传论第四章 我的学校第五章 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第六章 昆虫的着色第七章 负葬甲 埋葬第八章 负葬甲 实验第九章 白额螽斯的习性第十章 白额螽斯的产卵和孵化第十一章 白额螽斯的发声器第十二章 绿色蝈蝈儿第十三章 蟋蟀的住所和卵第十四章 蟋蟀的歌唱和交配第十五章 蝗虫的角色和发声器第十六章 蝗虫的产卵第十七章 蝗虫的羽化第十八章 松毛虫的产卵和孵化第十九章 松毛虫的窝和社会第二十章 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二十一章 松毛虫的气象台第二十二章 松毛虫蛾第二十三章 松毛虫引起的刺痒痛第二十四章 野草莓树毛虫第二十五章 昆虫的毒素卷七:第一章 大头黑步甲第二章 装死第三章 催眠状态 自杀第四章 老象虫第五章 色斑菊花象第六章 熊背菊花象第七章 植物性本能第八章 欧洲栎象第九章 榛子象第十章 青杨绿卷象第十一章 葡萄树象第十二章 其他卷叶象第十三章 黑刺李象第十四章 叶甲第十五章 叶甲(续)第十六章 牧草沫蝉第十七章 锯角叶甲第十八章 锯角叶甲的卵第十九章 水塘第二十章 石蛾第二十一章 蓑蛾的产卵第二十二章 蓑蛾的保护层第二十三章 大孔雀蛾第二十四章 小阔纹蛾第二十五章 嗅觉卷八:第一章 花金龟第二章 豌豆象产卵第三章 豌豆象幼虫第四章 菜豆象第五章 真椿第六章 臭虫猎椿第七章 隧蜂与寄生蝇第八章 隧蜂看门人第九章 隧蜂的无性生殖第十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瘿第十一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迁徙第十二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交配和卵第十三章 食蚜者第十四章 绿蝇第十五章 麻蝇第十六章 腐阎虫和皮蠹第十七章 珠皮金龟第十八章 昆虫的几何学第十九章 胡蜂第二十章 胡蜂(续)第二十一章 蜂蚜蝇第二十二章 彩带圆网蜂第二十三章 纳博讷狼蛛卷九:第一章 纳博讷狼蛛的洞穴第二章 纳博讷狼蛛的家第三章 纳博那狼蛛攀高的本能第四章 蜘蛛的迁徙第五章 满蟹蛛第六章 圆网蛛织网第七章 我的邻居圆网蛛第八章 圆网蛛的黏液捕虫网第九章 圆网蛛的电报线第十章 蛛网的几何学第十一章 圆网蛛的交配与捕猎第十二章 圆网蛛的产业第十三章 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第十四章 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第十五章 迷宫漏斗蛛第十六章 克罗多蛛第十七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栖息所第十八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食物第十九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液第二十章 朗格多克蝎子与蛴螬的免疫力第二十一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婚恋第二十二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交配第二十三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家庭第二十四章 蜡衣虫第二十五章 圣栎胭脂虫卷十:第一章 蒂菲粪金龟的洞穴第二章 蒂菲粪金龟与第一观察器第三章 蒂菲粪金龟与第二观察器第四章 蒂菲粪金龟的道德第五章 球象第六章 大薄翅天牛和木蠹第七章 公牛嗡蜣螂的巢室第八章 公牛嗡蜣螂的幼虫和蛹第九章 松树鳃金龟第十章 沼泽鸢尾象第十一章 食素昆虫第十二章 侏儒第十三章 论反常第十四章 金布甲的食物第十五章 金布甲的婚俗第十六章 反吐丽蝇产卵第十七章 反吐丽蝇的蛆虫第十八章 以蛆虫为食的寄生虫第十九章 童年的回忆第二十章 昆虫与蘑菇第二十一章 难忘的一课第二十二章 工业化学附录一 萤火虫附录二 菜青虫(附录原为第十一卷内容,后因实际情况无法继续,只得作为第十卷的附录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昆虫的采集与捕捉及标本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一、观赏昆虫学课程简介我们学校的观赏昆虫学课程由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开设,肖铁光教授主讲。这是一门选修的课程。为30个学时。使用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昆虫大全》一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中除在教室上课外,还有两个学时的参观校标本馆。课程结束后,学生须上交10只捕捉的昆虫作为标本。课程由有趣的昆虫外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昆虫体内世界、昆虫的生物学、观赏昆虫的分类、昆虫疾病、昆虫人工饲料、虫—食品、药品、毒品、虫文化赏趣、方寸之中话昆虫、空中“骄龙”—蜻蜓、乡谣俱乐部—鸣虫、忠勇无敌大将军—蟋蟀、大自然的舞姬― 蝴蝶、独角仙、田园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八、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兴建于2001年,原址在老图书馆三楼,只有80余平方米,馆藏标本多为农业害虫。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后来在老图书馆一楼扩建了新馆,现已形成占地面积140多平方米,馆藏昆虫20余万只,包括昆虫世界、蝴蝶王国、多媒体放映厅三大场馆在内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标本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了包括长沙市教育局等20多个团体在内的数以万计的校内外人士参观、访问和学习,在校学生的参观人次更是难以胜数。曾先后受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教育频道、经贸频道以及东方新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报道,并于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昆虫馆场馆面积158㎡,馆藏标本20多万号。 静态昆虫展出标本1700多种,8000余号,其中数目较多的有鞘翅目39个科;鳞翅目38个科;膜翅目31个科;同翅目14个科;半翅目12个科;晴蜒目9个科;双翅目8个科;直翅目6个科;等翅目1个科;螳螂目1个科;革翅目1个科;脉翅目1个科;拈翅目1个科等。以教学、科研为主,对校内外各界人士免费开放。建馆以来,在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昆虫爱好者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参观者热爱昆虫,研究昆虫的热情,在加强广大学生自然观、生态观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期开展的昆虫知识讲座更是吸引了众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人们在参与欣赏昆虫艺术展(蝶画、翅画、蝴蝶工艺品)当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现在,新的昆虫标本馆正在建设中,我们观赏昆虫学课程的同学们有幸作为第一批人员参观了新的标本馆。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老图书馆一楼的肖铁光老师的昆虫标本制作室,这里制作出来的标本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新标本馆迁移。新的标本馆位于文渊阁的四楼,同在四楼的还有我们学校的动物标本馆、土壤和岩石标本馆。昆虫馆的新馆实际上是原来农业生物图书书库,不过现在经过装修后已经焕然一新,新馆的面积更大,展位更多,因为还在建设中,许多标本还没有摆上展台,但是单单就摆上展台的这些标本来说,就已经让我们连声惊叹了。希望还有机会去参观!九、结束语我的论文不长,简单的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大家在读后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只是不知该怎么说。湖南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文献 [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 李鹏翔.观赏昆虫[J]. 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3] 龙中伟. 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 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 观赏昆虫刍议[J]. 野生动物,2001年03期[5] 吴福泉. 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 广东蚕业,1999年03期[6] 朱巽. 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7] 高卫红. 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关于昆虫论文的题目

为什么说昆虫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没有昆虫,人类就不可能生存。 “昆虫的某些习性似乎与整个人类的习惯、道德观、心理状态格格不入,它们好像来自另外一个更加怪异,更加生机勃勃,却毫无情感,异常残暴的地狱般的星球。”———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对昆虫存有如此敌意几乎没有道理,地球上现有昆虫大约九百万种,其中大部分还没被发现或不为人知,但只有1.5%的昆虫对我们有害,其余的或者对我们无直接影响,或者为人类提供一些明显的、不可或缺的益处。 如果没有昆虫,人类…… 据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森预言:“如果昆虫消失,食物链的很大一部分就会遭到破坏,大量鸟类立即因缺乏食物而饿死,其他依赖鸟类为食的动物也会消失,陆地上依赖昆虫为食的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要灭绝。整个地球将会出现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如果没有人类,昆虫…… 昆虫对人类的依赖远不如我们依赖它们的程度,然而,如果没有人类所提供的食物供给,一些昆虫还是不可能以目前的形态和大规模的数量出现。普遍遭到白眼的蟑螂跟随着人类和面包屑的踪迹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阿波罗7号宇宙飞船上都能够观测到蟑螂的行动;体虱早在72000年前人类学会穿衣时,就开始存在于人类衣物中了;在以人类血液为食之前,温带臭虫很可能生活在岩洞里,寄居在蝙蝠或鸟类身上;从10000年前人类有了农业,以及5500年后学会贮存粮食的时候起,蝗虫、谷象、蚜虫等种类的昆虫就找到了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至于家蝇、金龟子、蠹虫和其他各种蛾、跳蚤等昆虫也都伴随着人类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蜜蜂 至少3000年前,人类开始养殖蜜蜂,从此人们就一直享用着蜂蜜和蜂蜡。西方蜂还提供其他方面的用途: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类所需食物都来自于由蜜蜂授粉的农作物。一旦蜜蜂濒临灭绝,我们将最先失去杏、橘子、苹果、蓝莓、茄子、茶叶、大蒜、胡萝卜、洋葱等食物。长期以来,蜂毒一直以治疗关节炎而著称,这很可能是因为蜂毒中含有蜂毒肽———种潜在的消炎物质。蜂蜜本身就有杀灭细菌的功效,威尔士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罗丝·库珀发现,在杀灭具有抗生素抵抗性的金**葡萄球菌(一种医院里常见的伤口感染细菌)方面,蜂蜜的功效是红糖液的四倍,很可能是因为蜂蜜含有抑制细菌生长的植物化学成分。 臭虫 在人类历史上,臭虫一直是一种难以消灭的昆虫。14世纪埃及神学家卡迈勒丁,达米里写道:"据说臭虫最早产生于恒温动物身上,对人类有特殊的偏好。"他在臭虫起源的问题上弄错了,最常见的温带臭虫在夜间从房屋的墙壁和被褥里爬出,吸取足够的血液,以完成从幼虫到成虫的脱毛过程。这样看来,它们似乎是人类的伙伴,因为我们最初也是在岩洞里居住。蝙蝠身上至少寄生着12种吸血温带臭虫,岩洞里筑巢的鸟类也是很多种类臭虫赖以生存的基地。DDT(滴滴涕,一种杀虫剂———编者注)可以赶走臭虫,可不久以后它们又随着跳蚤市场上的旧家具回来。臭虫虽不传播疾病,然而婴儿被其过多叮咬易患上贫血症。古代人们在缺乏相关认识的情况下,还曾误认为臭虫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古罗马长老普利尼就用其治疗毒蛇咬的伤口。格伦·赫里克在1914年出版的《对人类和家庭有害的昆虫》一书中提到:“**剂量:7只臭虫与水混合;儿童剂量;不超过4只……其气味还可以缓解兴奋型窒息。” 蚊子 长久以来,蚊子一直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这种最常见的节肢型吸血动物优雅、轻盈,然而它也是致命的。它是人类疾病的头号携带者,传播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热、脑炎等各种疾病;还携带着引起象皮病的微型蠕虫。但是,3550种蚊子在整个地球的生物网上自然有其生活的空间,鸟类、蝙蝠、鱼以及许多重要的沼泽物种,包括蜻蜓在内,都赖以为食。有足够证据显示,疟蚊(图为其中一种,斯氏疟蚊)曾经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几百年来,疟疾传播一种叫疟原虫的疟疾寄生虫,通过唾液将其注入人体血液中。事实上,在广泛应用奎宁之前,正是靠蚊子传播疟疾,非洲才幸免于欧洲殖民者死于这种疾病,以至于非洲西海岸被称为“白人的坟墓”。另外一种伊蚊,随着**黑奴的船只将黄热病携带到新大陆,这恰恰促成了法国在1803年对路易斯安那州的出让(1803年,法国将从西班牙手中夺到的路易斯安那州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卖给美国———编者注)。 体虱 有三种虱子在人体中安家:毛虱、头虱和它们的后代体虱,其中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生活在人类的衣物中,以人体血液为食,只有人死亡,尸体冷却后才离开人体。1170年被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党羽谋杀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就以身上长满虱子而著称,次日他的尸首被郑重地用长袍裹以示众,当路人看到“虱子就像沸水溢出炖锅一样从尸体中爬出”,每个人都被这一场景吓呆了,之后又笑得直不起腰来。虱子不能在新衣中存活,因而体虱在拥挤不堪又不能经常洗涤衣物的监狱中最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各种疾病在战争时期最易传播的原因———斑疹伤寒症、五日热、回归热等疾病都经由虱子的排泄物传播。斑疹伤寒症是由一种叫作里克次氏体属微生物的细菌引起的,数不清的战役都曾因这一疾病而告失败,最早是在14**摩尔人与西班牙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的军队在格兰纳达交战时,17000名士兵死于这种疾病。后来的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中,许多人也因斑疹伤寒症而致命,这严重威胁到了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以至列宁感叹道:“不是社会主义打败虱子,就是虱子打败社会主义。” 药材甲虫 《为何不食用昆虫》,这是1885年文森特发表的一篇小论文的题目。他在文中指出,昆虫不仅富含营养、可口,而且便于提供,阻止其为人类所广泛食用的惟一原因似乎就是多数人对吞咽昆虫还感到恶心《想像一下清炒桑蚕或是咖喱金龟子》。然而在许多地区,食用昆虫不仅很常见,甚至还很时髦。例如在泰国,盐水蚕蛹是一道美味,mangdand(或叫大田虫)也经常被装饰成沙拉。实际上,昆虫十分有营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统计的数据显示,100克的蝗虫含有大约20克蛋白质,所含脂肪却只有6克。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确实总是在无意识地食用昆虫,自从45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储藏粮食的方法,谷象、蛾子、瓢虫就一直藏身于我们的食物中,我们也随之将其吞入腹中。药材甲虫不仅吃面粉、调味品和毒性轻微的药物,甚至还能吃锡板和铅片———就像有人开玩笑地说:“除了铸铁以外的任何东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现了这些害虫的独特之处,便在一定限度上放宽法规,没有全面禁止人们食用这些昆虫。以无核椰枣为例,每批枣中有5%以上被昆虫死尸或其排泄物污染时,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金提中昆虫的含有量许可为每8盎司中可含有35粒果蝇卵。

昆虫与建筑科学,很多昆虫天生就是建筑大师,如蜂巢是由上千个等容积的六棱柱行成的,而六边形是一种空间利用率最高的几何图形;白蚁通过建造复杂的空调系统通风排气,使蚁冢内部一年四季温度适宜等,还有很多你百度一下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去买书《昆虫记》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