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30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怎么写好看

发布时间:2024-05-20 02:36:4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30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怎么写好看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以后必然转向另外一个极端。中国文化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也是必然的两个极端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彻底的清扫,中国传统文化衰到了极点,也预示着传统文化转机的到来,预示着传统文化重新兴盛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及时认识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走进传统文化,就是要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超凡脱俗、离苦得乐,转愚痴为智慧、转糊涂为明白、转烦恼为快乐、转空虚为充实、转黑暗为光明、转凡夫为圣贤、转小人为君子、转无赖为豪杰、转生死为涅槃,。  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好比吃饭,吃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健康,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智慧;但是有几人是为了健康而吃饭?同样,又有几人是为了智慧而学习?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有人格和主见,要特立独行,切不可随波逐流。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同样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和智慧也仅是生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晚年也多次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质问。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都有一套传统的文化思想作底蕴,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而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这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人生的健康发展。  大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但是一切能吃、能穿、能住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大地。大地承载一切,生长一切,接受一切,转脏为净、转臭为香、转丑为美,为万物之基础,无为而无所不为,无能而无所不能。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将来有所作为,首先要建立起宽广的胸怀及髙远的志向,具备成长和作为的基础与能力,守本分、能承担、肯付出、有德行、有智慧,这要靠文化而不是知识或技术来培养。传统文化就像大地一样,其作用就在于他能够培养人类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福德智慧,使你无所不能。文化不是科技、艺术、宗教,但是一切真正的科技、艺术、宗教都必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教育、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经济都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他们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导致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及政治、经济等落后的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重视、标榜的是文化方面的人才,而书法、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都落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见经传。因为只要文化不灭,文明就会自然延续下去。国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人才。  传统文化的没落,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就表现得很明显。孔子-六经-五经-四书-朱注四书-白话四书-现代注解四书,到最后有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偏离了孔子的本意。文化的核心变化为:道德、仁义、礼法,没有文化时就变成法制了,越来越偏离于自然的法则,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志向也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改变:道-德-道德-道理-真理-理想-梦想-妄想,越来越脱离自然、根本和实际。我们现在要认识文化的本貌、理解其真意、继承正统,弥补文化的缺失,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与政治的管理素质。避免盲目崇拜或者任意亵渎,这都是文化没落的表现。在中国文化史上,圣贤人的地位要高于父母的,中国文化提倡要孝敬父母,同时更要恭敬圣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圣贤给了我们慧命,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礼拜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礼拜圣贤也同样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质上的恭敬,而不是形式,否则必然适得其反。 后人太重视形式,并且发展到极端,本质上却越来越欠恭敬,结果导致了另一个极端的开始,也自然导致了文化的由盛到衰。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恒的  所谓文化内涵,是他具有民族性,或者说具有世界性,因为文化所表达的是人的本性、共性,是永恒的、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有我们中国人更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的文化全面的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只有首先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然后再把他贡献给全人类,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现在仅剩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能拯救中华民族,也能拯救世界。  2、中华祖先承传文化、智慧的法宝  (1)汉 字:六书造字,充满智慧的符号—表达智慧(智慧不易表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思议);  (2)文言文: 语言与文字分开,永久不改变—承传智慧;  (3)孝 道:道德之本,文化之源,教育之始—开启智慧。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成就、高度智慧的成就。现代人迷失了传统,因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从而轻视、否定、大肆辱骂传统,辱骂祖宗。  3、传统文化能立大志:  做人的志向要高,所谓顶天立地,这是真正的人。人本位天地之间,而不是名利之间、财色之间。要有天空一样的心量、大地一样的胸怀,更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更崇高的思想境界,离开传统文化这种志向是立不起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同时,又要求做人的姿态要低,要谦虚、谨慎、忍辱,离开传统文化是难以摆正这种心态的。(孔融让梨、大舜至孝、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负荆请罪-美德)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真正做到高处着眼,低处起步。  3、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有来有往才叫交流,正常的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平等是要有相同的能力,有相同的智慧德行等基本人文素质。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辨别是非好坏真假;要有接受和防御的能力,能够把好的东西接受过来,把坏的东西抵制住,同时把我们好的东西输送出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互相补充和完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就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可以互相弥补。通过交流实现:古代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中国化,中西文化全球化;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造福世界。闭关锁国、排斥一切或全盘西化、一边倒的涌进、毫无选择的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后果将无法挽回。(同性恋、艾滋病、明明德)  4、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血统加民族的精神等于民族的脊梁,有脊梁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精神来源于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才能形成民族思想,只有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人才可能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首先做好人、做好中国人,然后才可能被世界认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 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5、文化不是知识,德不是才,福德智慧不是才能技艺  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的作用和目的是开启智慧、积累德行(有文化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知识是培养才能、技艺。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先生  德比才更重要。  6、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今及未来的纽带  博古通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博古才能通今,承先才能启后,继往才能开来。所谓博古、承先、继往就是指承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能够保证社会和民族绵延不绝、自强不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民族顶天立地、信心坚定、独立自主。所以,传统文化能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说,中国文化存则中国兴,中国文化绝则中国亡。  中国文化要在保证根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添枝加叶,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把几千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于把大树连根拨起,或摧残百花,然后再去重新建立-是极其愚蠢和冲动的行为(文革教训)。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业,需要多少代人的实践探索和积累(文化如一棵大树,多少年才长得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但是,真理是永恒的,是绝对的,最终重新得到的结论也必然与古人不谋而和,因为人的真心本性不变,古人已和盘托出-世间好语佛说尽。  7、生命的真正意义、最高价值、最终目标  古人讲道:悟道、修道、得道、弘道;  后人讲真理:发现真理、追求真理、落实真理、弘扬真理;  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命: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去帮助一切生命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完善生命:包括真善美慧(假恶丑痴)四个方面,要分别靠科学证明、艺术展示、宗教落实、文化开启。有智慧才能认识生命,进而改造、完善生命。  真假、善恶、美丑靠智慧辨别,而智慧要靠文化开启,文化是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基础。真正的科学家、宗教家、艺术家同时也必须是文化人,必须有智慧,具有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才能把科学、艺术、宗教搞好。  文化讲道,承传真理-求生命之慧;宗教行道,落实真理-求生命之善;科学证道,证明真理-求生命之真;艺术示道,展示真理-求生命之美。经济是人对物的管理,政治是人对事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靠人管理为人服务,做好人,有智慧,才能管好事和物,所以文化教育也是经济和政治的基础。  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中国文化中宗教为佛教专门术语,即自证为宗、化他名教 。  承传生命之慧-落实生命之善-证明生命之真-展示生命之美: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一切生活都是为了生命;不应该为了生活而忽视生命(贫);更不应该为了生活享受而残害生命(富);站在生命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生命有层次的差别-(有提升的空间、有堕落的余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生命的层次(孝敬爱仁慈悲)。  我们要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有素质的真正中国人。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成事;要先学文化,再学知识,然后才能灵活掌握并正当应用技术。  生命高于一切。为完善、保护生命而牺牲生命值得,为生活而牺牲生命不值得。

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感觉有很多很多点可以写~你可以看看(心理学进展)、(社会科学前沿)等等这样的期刊论文吧~找下这类的论文好好学习参考下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30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怎么写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以后必然转向另外一个极端。中国文化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也是必然的两个极端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彻底的清扫,中国传统文化衰到了极点,也预示着传统文化转机的到来,预示着传统文化重新兴盛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及时认识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走进传统文化,就是要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超凡脱俗、离苦得乐,转愚痴为智慧、转糊涂为明白、转烦恼为快乐、转空虚为充实、转黑暗为光明、转凡夫为圣贤、转小人为君子、转无赖为豪杰、转生死为涅槃,。  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好比吃饭,吃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健康,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智慧;但是有几人是为了健康而吃饭?同样,又有几人是为了智慧而学习?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有人格和主见,要特立独行,切不可随波逐流。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同样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和智慧也仅是生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晚年也多次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质问。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都有一套传统的文化思想作底蕴,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而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这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人生的健康发展。  大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但是一切能吃、能穿、能住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大地。大地承载一切,生长一切,接受一切,转脏为净、转臭为香、转丑为美,为万物之基础,无为而无所不为,无能而无所不能。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将来有所作为,首先要建立起宽广的胸怀及髙远的志向,具备成长和作为的基础与能力,守本分、能承担、肯付出、有德行、有智慧,这要靠文化而不是知识或技术来培养。传统文化就像大地一样,其作用就在于他能够培养人类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福德智慧,使你无所不能。文化不是科技、艺术、宗教,但是一切真正的科技、艺术、宗教都必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教育、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经济都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他们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导致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及政治、经济等落后的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重视、标榜的是文化方面的人才,而书法、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都落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见经传。因为只要文化不灭,文明就会自然延续下去。国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人才。  传统文化的没落,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就表现得很明显。孔子-六经-五经-四书-朱注四书-白话四书-现代注解四书,到最后有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偏离了孔子的本意。文化的核心变化为:道德、仁义、礼法,没有文化时就变成法制了,越来越偏离于自然的法则,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志向也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改变:道-德-道德-道理-真理-理想-梦想-妄想,越来越脱离自然、根本和实际。我们现在要认识文化的本貌、理解其真意、继承正统,弥补文化的缺失,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与政治的管理素质。避免盲目崇拜或者任意亵渎,这都是文化没落的表现。在中国文化史上,圣贤人的地位要高于父母的,中国文化提倡要孝敬父母,同时更要恭敬圣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圣贤给了我们慧命,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礼拜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礼拜圣贤也同样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质上的恭敬,而不是形式,否则必然适得其反。 后人太重视形式,并且发展到极端,本质上却越来越欠恭敬,结果导致了另一个极端的开始,也自然导致了文化的由盛到衰。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恒的  所谓文化内涵,是他具有民族性,或者说具有世界性,因为文化所表达的是人的本性、共性,是永恒的、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有我们中国人更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的文化全面的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只有首先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然后再把他贡献给全人类,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现在仅剩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能拯救中华民族,也能拯救世界。  2、中华祖先承传文化、智慧的法宝  (1)汉 字:六书造字,充满智慧的符号—表达智慧(智慧不易表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思议);  (2)文言文: 语言与文字分开,永久不改变—承传智慧;  (3)孝 道:道德之本,文化之源,教育之始—开启智慧。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成就、高度智慧的成就。现代人迷失了传统,因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从而轻视、否定、大肆辱骂传统,辱骂祖宗。  3、传统文化能立大志:  做人的志向要高,所谓顶天立地,这是真正的人。人本位天地之间,而不是名利之间、财色之间。要有天空一样的心量、大地一样的胸怀,更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更崇高的思想境界,离开传统文化这种志向是立不起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同时,又要求做人的姿态要低,要谦虚、谨慎、忍辱,离开传统文化是难以摆正这种心态的。(孔融让梨、大舜至孝、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负荆请罪-美德)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真正做到高处着眼,低处起步。  3、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有来有往才叫交流,正常的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平等是要有相同的能力,有相同的智慧德行等基本人文素质。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辨别是非好坏真假;要有接受和防御的能力,能够把好的东西接受过来,把坏的东西抵制住,同时把我们好的东西输送出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互相补充和完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就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可以互相弥补。通过交流实现:古代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中国化,中西文化全球化;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造福世界。闭关锁国、排斥一切或全盘西化、一边倒的涌进、毫无选择的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后果将无法挽回。(同性恋、艾滋病、明明德)  4、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血统加民族的精神等于民族的脊梁,有脊梁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精神来源于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才能形成民族思想,只有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人才可能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首先做好人、做好中国人,然后才可能被世界认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 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5、文化不是知识,德不是才,福德智慧不是才能技艺  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的作用和目的是开启智慧、积累德行(有文化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知识是培养才能、技艺。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先生  德比才更重要。  6、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今及未来的纽带  博古通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博古才能通今,承先才能启后,继往才能开来。所谓博古、承先、继往就是指承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能够保证社会和民族绵延不绝、自强不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民族顶天立地、信心坚定、独立自主。所以,传统文化能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说,中国文化存则中国兴,中国文化绝则中国亡。  中国文化要在保证根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添枝加叶,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把几千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于把大树连根拨起,或摧残百花,然后再去重新建立-是极其愚蠢和冲动的行为(文革教训)。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业,需要多少代人的实践探索和积累(文化如一棵大树,多少年才长得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但是,真理是永恒的,是绝对的,最终重新得到的结论也必然与古人不谋而和,因为人的真心本性不变,古人已和盘托出-世间好语佛说尽。  7、生命的真正意义、最高价值、最终目标  古人讲道:悟道、修道、得道、弘道;  后人讲真理:发现真理、追求真理、落实真理、弘扬真理;  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命: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去帮助一切生命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完善生命:包括真善美慧(假恶丑痴)四个方面,要分别靠科学证明、艺术展示、宗教落实、文化开启。有智慧才能认识生命,进而改造、完善生命。  真假、善恶、美丑靠智慧辨别,而智慧要靠文化开启,文化是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基础。真正的科学家、宗教家、艺术家同时也必须是文化人,必须有智慧,具有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才能把科学、艺术、宗教搞好。  文化讲道,承传真理-求生命之慧;宗教行道,落实真理-求生命之善;科学证道,证明真理-求生命之真;艺术示道,展示真理-求生命之美。经济是人对物的管理,政治是人对事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靠人管理为人服务,做好人,有智慧,才能管好事和物,所以文化教育也是经济和政治的基础。  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中国文化中宗教为佛教专门术语,即自证为宗、化他名教 。  承传生命之慧-落实生命之善-证明生命之真-展示生命之美: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一切生活都是为了生命;不应该为了生活而忽视生命(贫);更不应该为了生活享受而残害生命(富);站在生命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生命有层次的差别-(有提升的空间、有堕落的余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生命的层次(孝敬爱仁慈悲)。  我们要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有素质的真正中国人。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成事;要先学文化,再学知识,然后才能灵活掌握并正当应用技术。  生命高于一切。为完善、保护生命而牺牲生命值得,为生活而牺牲生命不值得。

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感觉有很多很多点可以写~你可以看看(心理学进展)、(社会科学前沿)等等这样的期刊论文吧~找下这类的论文好好学习参考下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30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怎么写的

文章摘要: 我越来越忧思:中国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现代化的威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而成的。是数千年来无数先贤达人大智慧的结晶。所蕴涵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的进步。正是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成就的。高楼、汽车、网络……(还有拥挤和污染),在人们日益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那远古的、能给人启迪的、创造了实际价值的传统文化,愈来愈被淡化了,甚至快被部份人遗忘了。 文章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进程 现代化 文章快照: 诺索夫约1O0年,考察的内容及范围也远超过18世纪以前的任何一位地理~.Zl-学家。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其篇幅远超过世界巨著《马可-波罗游记》。其成书时间早成洪堡《新大陆热带地区考察记》约15O年,早于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约200年。他对岩溶洞穴的考察及形成原因的探索,比雷米索夫早约70年;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以及使用专门的地质学名称描述地质现象,早于爱士培尔约150年,早于罗曼约200年;对火山及火山喷出物浮石的考察,比莫洛对雄茨威火山的考察早了70年.比哈顿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戎论早了一个世纪……他是一位杰出的、了不起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他在地理方面的贡献,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包括那些开着越野四驱、肩扛现代高科技设备的地理工作者)!上述所言的地理地貌地质等奇观.在边陲云南均存在,现在已全部开发成旅游景点。他严谨踏实的地理探究,给云南人民带来了实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红土地上的人们深深缅怀他,到处都有他的塑像,并借各种方式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这些年,我痴迷于摩托车,更喜欢独自驾车长旅,也正是追随徐公的足迹,意在地理知识上有所获;也和徐公一样,白天背着设备旅行,夜晚则走笔为记……徐公探究地理,我则侧重“人文地理”的写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获益不浅f通读《徐霞客游记》,我不得不说的遗憾是:徐公对现在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线周围数百公里的人文地理探究太少了,尤其是“大香格里拉”。最初我心中始终有一个结,这个本应由徐公提出的命题,却由18世纪的西方外国人提出……318线,这是一条中国、乃至世界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盆地、高山、湖泊、海子、冰川、雪山……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物并存。而处于横断山区的“大香格里拉”.则是中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大自然赋予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气势磅礴的雪山、巍峨耸立的峡谷、浩荡奔腾的大河、如镜似玉的湖泊海子、苍凉雄奇的城堡、古朴独特的民居……然而在明代,徐公只能骑马、乘船或步行,对于杀机重重的318线,他或许不知有这些佳境,自然也不可能做细致入微的探险工作。他也是人!假如当初他了解这些.那么他的“滇游”记载会更加生动.他会在滇池呆更长时间。《徐霞客游记》文风朴实,文字清新.最感人处在于对当地的地质等描述全是真实的记录一“滇游”中的地方,我大多去过,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许是行前仔细再读《徐霞客游记》的缘故吧。我也读过不少摩托车爱好者的旅行文章,他们最爱用的词是“征服”二字。我替他们难过,面对冰雹、雪崩、泥石流等等,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多么无助与无奈。“征服”应属伟大的壮举之范畴,这与徐公的治学严谨比起来.是在吹牛了——起码不实在!我自小苦练形意、Jk.~l-、少林等功夫.身体壮得像牛——至今不知感冒为何物,也常自比为匈奴族的后代.可在雅山的洪灾面前,我手足无措,也只能仰天长叹!与纪念馆毗邻的“升庵祠”里,曾住过一代“名囚”杨升庵,徐公是地理史上的奇人,却对杨公恭敬有加,喻为“导师”。在建水,杨公所居为福东寺(小桂湖),徐公驻足在接待寺(两寺相邻)。徐公也数次到过高蛲,这就是政府为何要将纪念馆建在“升庵祠”旁的原由。徐霞客不仅开了近代地理学的先河,其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诚挚的爱国情操也成为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发扬徐公的探究精神。既不能以牺牲人类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也不能牺牲各民族群众的物质利益去孤立地谈“保护”。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一件大事!我无为,却视杨公、徐公为先贤达人……@ [2] 关于加快达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3] 民间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汉字文化》2007年05期 [4] 柏林艺术论坛:贫穷但性感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 [5] 艺术北京的亚洲企图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 [6] 剪纸收藏迎来春天 《西部论丛》2007年11期 [7] 浅谈机关文化建设 《鞍山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发展轨迹 《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30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10市营1班邝小云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了自己的兴趣,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管理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去年的限选课,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教材,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于是,我们可以遨游在不同的朝代,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风貌,由此当朝掌权者的功过得失,我们可以略见一斑。而这,完全归功于,在那段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众多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以及良好的史学传统。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的确,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我看到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一种高科技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的确是惊呆了。除了动态式地呈现画上的每一个场景,令我大开眼界的是,它还延续了某些场景的故事情节。例如,那个大船过桥的画面,在显示屏中,它不仅生动再现画中人的面部表情,而且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似乎就在眼前发生,让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原画中并没有夜景的部分,经过专家们对相关史书典籍的研究,他们呈现了汴京城丰富多彩的夜间生活!这一切就发生在我国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的展览期间!看到这一切的成就,难道我们不由衷地感到自豪吗?也许,由于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享受了更多的外来先进文化的成果,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崇洋媚外。我始终觉得,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使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地球村”中生存,并枝繁叶茂。“尽信书不如无书”,“融”是创新式的融会贯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异彩纷呈,完美的人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需要中国文化的氤氲化育。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工具,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给我们以无穷无尽的美的启迪和享受,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对这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国土心生敬意。中国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设,但决不能消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告一段落,但我还会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一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 魏王弼对此解释说: "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4〕 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5〕 宋程颐的解释则是: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6〕 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也至少可以推溯到殷末周初。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 "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7〕《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8〕 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昺解释说: "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夫称贵者,是殊异可重之名。"〔9〕 其实,在《孝经》面世之前,荀子也已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观点了。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0〕 荀子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的道理。其后,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11〕 这句话中"鬼神之会"的意思,是指形体与精神的会合。如唐孔颖达解释说: "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故云"鬼神之会"。"〔12〕 以后,汉儒、宋儒如董仲舒、周敦颐、邵雍、朱熹等,也都不断地发挥这些思想。〔13〕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人虽是天地所生万物之一,然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如,《老子》书中就有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或作"人"字)居其一焉"的说法,把人与道、天、地并列。不过,在《老子》书中,道还是最贵的。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与《老子》相比,荀子对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强调得更为突出,论述得也更为明晰。他尝说: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能参。"〔15〕 这里的"参"字就是"叁(三)"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以其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对此,荀子又进一步解释说: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16〕 "分"是分位的意思。在荀子看来,"明分"(确定每个人的分位)是"使群"(充分发挥人类整体力量)、"役物"(合理利用天时地财)的根本,所以他所谓的"人有其治"的"治",也正是指人的"辨物"、"治人"的"明分"能力。同样的意思在《礼记·中庸》也有表达,其文云: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7〕 按照传统的解释,"至诚"是圣人之德。《孟子》和《中庸》中都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中庸》作"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以其至诚而辨明人、物之性,尽其人、物之用,参与天地生养万物的活动,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18〕 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如说: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19〕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20〕 "唯人独能偶天地。"〔21〕 "唯人道为可以参天。"〔22〕 从荀子、《中庸》和董仲舒等人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涵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方面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一是高扬君权师教淡化神权,宗教绝对神圣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是高扬明道正谊节制物欲,人格自我完善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这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代理性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根植于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考其起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及祖先崇拜,以先祖为监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不能说毫无关系。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先祖上帝)之天而言的。以后,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如《老子》书中就明确说过这样的话: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3〕 也正是《老子》书中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 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老子》道家顺自然而不敢为(无为)的思想,有其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这在以后的道家著作中有着充分的展开。如在《淮南子》一书,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有相当积极合理的论述。如说: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24〕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25〕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也。"〔26〕 这三段话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绝不是什么消极被动、因循等待,而是在排除主观、私意的前题下,主动地因势利导,即所谓"循理""因资"地去举事立功。这也就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7〕 这种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思想,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也是极为强调和十分丰富的。前面我们曾提到荀子关于人与天地参的思想,以往人们都以此来强调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如人们所说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恰恰是建立在他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在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的结论之前是这样来分析的: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28〕而紧接着"夫是之谓能参"后,则又再强调说: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29 〕 最后,荀子总结说: "圣人清其天君("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正其天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备其天养("财 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天政("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 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养其天情("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 臧焉,夫是之谓天情"),以全其天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 是之谓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 役矣!"〔30〕 也。"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荀子在这里虽然明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换言之,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礼的仪式,荀子认为还是有意义的。请看荀子紧接着此问后所阐发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说: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63〕 这里所谓的"文",是"文饰"的意思,相对于"质朴"而言,"礼"为文饰之具,"文"为有礼的标志。荀子这段话的主旨,就是强调要把救蚀、雩雨、卜筮等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仪式作为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礼"仪来看待,而不要把它作为一种求助于神灵的信仰仪式去看待。 人们常常把荀子的这段话与《周易》"观卦彖传"中的"圣人以神道设教"说联系在一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通常人们对"神道设教"的解释,则似乎并不符合其原义。按照一般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借"神"道以教化百姓。把"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字,与上述荀子《天论》中"百姓以为神"的"神"字,看成是相同的意思。其实,这里有误解。"观卦彖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神道"是一个词,而不是单独以"神"为一个词。试观其前后文即可明白矣。文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明白地可以看到,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道",就是前文中"天之神道"的"神道"。何为"天之神道"?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四时不忒",亦即自然运行法则。所以,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即是圣人则天,以"四时不忒"之道来作为教化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效法天道自然法则正是传统"礼"论中的中心内容之一。如《礼记·丧服四制》中说: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64〕 由此可见,"观卦彖传"中所讲的"神道",与荀子文中所表扬的"君子以为文"的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与其所批评的"百姓以为神"的"神"字意思则是根本不一样的。 以"卜筮然后决大事"为"文"而不以为"神",这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一个突出例子。"卜筮然后决大事"本来是一件"神"事,然而现在却把它纳入了"文"事。"文"事者,"非以为得求也"。这样,"卜筮"所决之事也就失去了它的绝对权威性,而成为只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意见。于是,"卜筮"作为一种礼仪形式的意义,也就远远超过了依它来"决大事"的意义。 把卜筮纳入"礼"中,确实有借"神"道以设教的意图。如,《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段话: "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65〕 这里把"畏法令"也作为卜筮的一项内容,其教化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因而,与此相关,对于利用卜筮来蛊惑人心者,则制定了严厉的制裁条例来禁止它。如,《礼记·王制》中规定: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66〕 文中所谓"此四诛者,不以听"的意思是说,对于这四种人不用听其申辩即可处以死刑。 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上薄拜神教的人文精神,应当说已经反映得相当充分了。 五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则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注重并强调心性道德修养,这是与中国历代圣贤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密切有关的。上面我们曾引过一段荀子论人"最为天下贵"的文字,在那段文字里,荀子把天下万物分为四大类:一类是无生命的水火,一类是有生命而无识知的草木,一类是有生命也有识知的禽兽,最后一类就是不仅有生有知而更是有义的人类。"义"是指遵循一定伦理原则的行为规范,如荀子说的:"仁者爱人,义者循理"〔67〕;"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为恶与奸者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68〕等等。在荀子看来,这就是人类与其他万物,特别是动物(禽兽)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荀子的这一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大部分的圣贤都持这样的观点,即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看作人的本质,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如孟子也说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69〕 那不同于禽兽的一点点,就是人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孔子在回答子游问孝时尝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0〕 孟子则说: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71〕 孔、孟的这两段论述都是强调,只有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才能把人的行为与禽兽的行为区别开来。对此,荀子更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猩猩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72〕 《礼记·曲礼》发挥这一思想,亦强调人当以礼来自别于禽兽。如说: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73〕 宋儒吕大临阐发《曲礼》这段话的思想说: "夫人之血气嗜欲,视听食息,与禽兽异者几希,特禽兽之言与人异尔,然猩猩、鹦鹉亦或能之。是则所以贵于万物者,盖有理义存焉。圣人因理义之同,制为之礼,然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男女有别,人道之所以立,而与天地参也。纵恣怠敖,灭天理而穷人欲,将与马牛犬彘之无辨,是果于自暴自弃而不齿于人类者乎!"〔74〕 明儒薛瑄也说: 不合适的话去这里把 -/yuwen2009/officeocx/upfile/ppt采纳哦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30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以后必然转向另外一个极端。中国文化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也是必然的两个极端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彻底的清扫,中国传统文化衰到了极点,也预示着传统文化转机的到来,预示着传统文化重新兴盛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及时认识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走进传统文化,就是要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超凡脱俗、离苦得乐,转愚痴为智慧、转糊涂为明白、转烦恼为快乐、转空虚为充实、转黑暗为光明、转凡夫为圣贤、转小人为君子、转无赖为豪杰、转生死为涅槃,。  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好比吃饭,吃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健康,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智慧;但是有几人是为了健康而吃饭?同样,又有几人是为了智慧而学习?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有人格和主见,要特立独行,切不可随波逐流。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同样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和智慧也仅是生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晚年也多次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质问。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都有一套传统的文化思想作底蕴,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而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这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人生的健康发展。  大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但是一切能吃、能穿、能住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大地。大地承载一切,生长一切,接受一切,转脏为净、转臭为香、转丑为美,为万物之基础,无为而无所不为,无能而无所不能。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将来有所作为,首先要建立起宽广的胸怀及髙远的志向,具备成长和作为的基础与能力,守本分、能承担、肯付出、有德行、有智慧,这要靠文化而不是知识或技术来培养。传统文化就像大地一样,其作用就在于他能够培养人类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福德智慧,使你无所不能。文化不是科技、艺术、宗教,但是一切真正的科技、艺术、宗教都必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教育、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经济都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他们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导致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及政治、经济等落后的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重视、标榜的是文化方面的人才,而书法、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都落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见经传。因为只要文化不灭,文明就会自然延续下去。国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人才。  传统文化的没落,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就表现得很明显。孔子-六经-五经-四书-朱注四书-白话四书-现代注解四书,到最后有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偏离了孔子的本意。文化的核心变化为:道德、仁义、礼法,没有文化时就变成法制了,越来越偏离于自然的法则,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志向也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改变:道-德-道德-道理-真理-理想-梦想-妄想,越来越脱离自然、根本和实际。我们现在要认识文化的本貌、理解其真意、继承正统,弥补文化的缺失,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与政治的管理素质。避免盲目崇拜或者任意亵渎,这都是文化没落的表现。在中国文化史上,圣贤人的地位要高于父母的,中国文化提倡要孝敬父母,同时更要恭敬圣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圣贤给了我们慧命,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礼拜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礼拜圣贤也同样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质上的恭敬,而不是形式,否则必然适得其反。 后人太重视形式,并且发展到极端,本质上却越来越欠恭敬,结果导致了另一个极端的开始,也自然导致了文化的由盛到衰。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恒的  所谓文化内涵,是他具有民族性,或者说具有世界性,因为文化所表达的是人的本性、共性,是永恒的、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有我们中国人更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的文化全面的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只有首先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然后再把他贡献给全人类,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现在仅剩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能拯救中华民族,也能拯救世界。  2、中华祖先承传文化、智慧的法宝  (1)汉 字:六书造字,充满智慧的符号—表达智慧(智慧不易表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思议);  (2)文言文: 语言与文字分开,永久不改变—承传智慧;  (3)孝 道:道德之本,文化之源,教育之始—开启智慧。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成就、高度智慧的成就。现代人迷失了传统,因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从而轻视、否定、大肆辱骂传统,辱骂祖宗。  3、传统文化能立大志:  做人的志向要高,所谓顶天立地,这是真正的人。人本位天地之间,而不是名利之间、财色之间。要有天空一样的心量、大地一样的胸怀,更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更崇高的思想境界,离开传统文化这种志向是立不起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同时,又要求做人的姿态要低,要谦虚、谨慎、忍辱,离开传统文化是难以摆正这种心态的。(孔融让梨、大舜至孝、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负荆请罪-美德)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真正做到高处着眼,低处起步。  3、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有来有往才叫交流,正常的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平等是要有相同的能力,有相同的智慧德行等基本人文素质。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辨别是非好坏真假;要有接受和防御的能力,能够把好的东西接受过来,把坏的东西抵制住,同时把我们好的东西输送出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互相补充和完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就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可以互相弥补。通过交流实现:古代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中国化,中西文化全球化;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造福世界。闭关锁国、排斥一切或全盘西化、一边倒的涌进、毫无选择的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后果将无法挽回。(同性恋、艾滋病、明明德)  4、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血统加民族的精神等于民族的脊梁,有脊梁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精神来源于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才能形成民族思想,只有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人才可能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首先做好人、做好中国人,然后才可能被世界认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 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5、文化不是知识,德不是才,福德智慧不是才能技艺  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的作用和目的是开启智慧、积累德行(有文化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知识是培养才能、技艺。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先生  德比才更重要。  6、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今及未来的纽带  博古通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博古才能通今,承先才能启后,继往才能开来。所谓博古、承先、继往就是指承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能够保证社会和民族绵延不绝、自强不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民族顶天立地、信心坚定、独立自主。所以,传统文化能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说,中国文化存则中国兴,中国文化绝则中国亡。  中国文化要在保证根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添枝加叶,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把几千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于把大树连根拨起,或摧残百花,然后再去重新建立-是极其愚蠢和冲动的行为(文革教训)。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业,需要多少代人的实践探索和积累(文化如一棵大树,多少年才长得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但是,真理是永恒的,是绝对的,最终重新得到的结论也必然与古人不谋而和,因为人的真心本性不变,古人已和盘托出-世间好语佛说尽。  7、生命的真正意义、最高价值、最终目标  古人讲道:悟道、修道、得道、弘道;  后人讲真理:发现真理、追求真理、落实真理、弘扬真理;  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命: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去帮助一切生命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完善生命:包括真善美慧(假恶丑痴)四个方面,要分别靠科学证明、艺术展示、宗教落实、文化开启。有智慧才能认识生命,进而改造、完善生命。  真假、善恶、美丑靠智慧辨别,而智慧要靠文化开启,文化是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基础。真正的科学家、宗教家、艺术家同时也必须是文化人,必须有智慧,具有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才能把科学、艺术、宗教搞好。  文化讲道,承传真理-求生命之慧;宗教行道,落实真理-求生命之善;科学证道,证明真理-求生命之真;艺术示道,展示真理-求生命之美。经济是人对物的管理,政治是人对事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靠人管理为人服务,做好人,有智慧,才能管好事和物,所以文化教育也是经济和政治的基础。  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中国文化中宗教为佛教专门术语,即自证为宗、化他名教 。  承传生命之慧-落实生命之善-证明生命之真-展示生命之美: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一切生活都是为了生命;不应该为了生活而忽视生命(贫);更不应该为了生活享受而残害生命(富);站在生命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生命有层次的差别-(有提升的空间、有堕落的余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生命的层次(孝敬爱仁慈悲)。  我们要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有素质的真正中国人。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成事;要先学文化,再学知识,然后才能灵活掌握并正当应用技术。  生命高于一切。为完善、保护生命而牺牲生命值得,为生活而牺牲生命不值得。

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感觉有很多很多点可以写~你可以看看(心理学进展)、(社会科学前沿)等等这样的期刊论文吧~找下这类的论文好好学习参考下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