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6-02 20:10:17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A翠翠 B贞贞C夭夭D香香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A“左联”B“文协”C中国诗歌会D九叶诗派《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A陈独秀B胡适C周作人 D刘半农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A梁启超B黄遵宪C裘廷梁 D谭嗣同“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A《瓶》B《漂流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南冠草》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B凌叔华C苏雪林D白薇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A《还魂草》B《火》第三部C《第四病室》D《寒夜》“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A《风波》B《离婚》C《在酒楼上》D《孤独者》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猫城记》是(B)。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被誉为“七月”派“小说重镇”的作家是(D)。A绿原B鲁藜C胡风D路翎话剧最初被称作(A)A文明新戏(“新剧”) B爱美剧 C歌剧 D戏剧《金粉世家》的作者是(B)。A徐枕亚B张恨水C周瘦鹃 D包天笑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B)。A《新诗》 B《诗镌》C《诗创造》D《诗》1938年成立的“文协”的全称是(A)。A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B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敌协会C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 D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日协会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的主要是(C )。A新月派B京派C论语派D“自由人”无名氏的创作总体上倾向于(B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田汉创作的以刘金妹、梁若英、李新群三位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是(B)。A《三个叛逆的女性》B《丽人行》 C《三姊妹》D《漳河水》老舍笔下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市侩哲学的主人公是(C)。A“张大哥”B张天真C“老张” D“张先生”《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是(C)。A土改积极分子 B地主C赶车老把式 D小商贩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剧本是(A)。A《终身大事》 B《泼妇》C《幽兰女士》 D《咖啡店之一夜》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的理论建设文章是(B)。A《文学改良刍议》B《文学革命论》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人的文学》以主人公赵惠明的日记暴露国民党特务统治黑幕的小说是(C)。A《第四病室》B《蚀》C《腐蚀》 D《灭亡》曾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编辑《红黑》、《人间》等杂志的作家是(A)。A沈从文B郁达夫C柔石D徐志摩以老子《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题记的作品是(B)。A《原野》 B《日出》C《子夜》 D《骆驼祥子》以浓郁的异国风光和人物的流浪生活、求生意志为内核的新型浪漫抒情小说的作者是(D)。A许地山B郁达夫C沙汀 D艾芜艾青到达延安以后创作的诗作是(D)。A《火把》B《吹号者》C《北方》D《黎明的通知》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以下作品中,合称为“农村三部曲”的有(BD)。A《幻灭》、《动摇》、《追求》B《春蚕》、《秋收》、《残冬》C《惶惑》、《偷生》、《饥荒》D《青龙潭》、《香稻米》、《五奎桥》E《古潭的声音》、《湖上的悲剧》、《获虎之夜》收入鲁迅所编“奴隶丛书”的作品有(BDE)。A《八月的乡村》B《丰收》C《祝福》D《生死场》E《呼兰河传》以下作品中,历史小说有(AB)。A《采石矶》B《屈原》C《大泽乡》 D《子夜》E《上海屋檐下》有关“萧红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A是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小说别体B力求写真而不浓抹重彩C结构严谨、情节紧凑D人物性格鲜明、形象完整E词藻华丽、文采飞扬以下剧作中,在延安解放区较有影响的戏剧有(BDE)。A《刘胡兰》B《白毛女》C“好一记鞭子” D《王秀鸾》E《兄妹开荒》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李辉英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1、 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并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2、 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3、 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简析田汉早期话剧的主要特色。充满个性解放思想和对封建思想道德的反抗,表现出五四时代精神;艺术上注重人物内心感情的直接和强烈的抒发,重视戏剧氛围和情境的诗意渲染,在浪漫气氛中流露青春期的感伤和留恋。举例说明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人物塑造“不脸谱化”的特点。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和成就:人物各个性。描写农民既写出他们的革命性,也不回避小生产者思想上的一些弱点;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主要有张裕民、程仁、老家民侯忠全。张裕民是村党支部书记,土改运动的主要骨干,工作踏实,人很能干土改工作组组长文采真实不信任他,但他能找土改工作组其他成员谈心,主动介绍村里复杂情况他阶级警惕性高,当地主要提前卖果子时,他便于工作将果园管起来,以保护土改成果和农民利益;对被地主拉拢腐蚀的村治安员张正典的异常举动,他看到眼里,指斥他的错误言论。他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团结广大群众,终于斗坐侄了恶霸钱文贵。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概述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1927年~1937年的文学思潮的总的特点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这两大文学思潮的并存和论争。大革命失败后,创造社、太阳社在上海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与鲁迅、茅盾等开展革命文学论争,这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初期,影响巨大;但以创造社、太阳社为代表的初期革命文学思潮无论是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1930年左联成立,革命文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团结了广大革命作家和文学青年,不断克服自身的错误倾向,形成强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思潮。1936年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左翼文学界发生两个口号论争,革命文学运动和革命文学思潮向抗日救亡运动的思潮转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特点是强调文学与革命、与政治的联系,文学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文艺和政治保持距离或强调文艺脱离政治而自由。这时期的“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虽然具体文学主张各有不同,在文学脱离政治而自由这一点上,程度有轻重,却有其一致性,汇成本时期一股不小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其中有些流派和革命文学发生思想论争。以上就是文艺与革命、与政治的关系而区别的新文学的两大文学思潮。就创作态度、创作道路和艺术方法而言,则这时期新文学仍以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基本是是现实主义的,上一时期最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团体创造社、这时期提倡革命文学,其主干作家都向现实主义转化,如郭沫若、郁达夫的作品中现实主义成分加重,象征派诗人穆木天成为中国诗歌会的主干人物;浪漫主义戏剧团体南国社转向,主干人物田汉剧作中现实主义的成分加强,茅盾等左翼作家创作了《子夜》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小说。这时期,巴金、老舍、曹禺等民主主义作家创作了《家》《骆驼祥子》《雷雨》《日出》等现实主义杰作;文学研究会叶圣陶、李劼人等作家,创作了《倪焕之》《大波》等现实主义长篇;东北作家群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等创作了一批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的抗日救亡文学。北方的“京派”作家,其创作也多数属于现实主义。这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作为文学语法的现实主义文学,在这时期更为发展壮大结出丰硕成果的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前一时期相比大大减弱,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新月社向现代主义转向,湖畔诗社等已停止活动;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这时期却有所发展。以戴望传舒为首的现代诗派是本时期诗坛的重要流派,后期新月社向现代主义转化,汇成一股不小现代主义思潮;在小说方面,以施蜇存为代表的心理分析派,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是这时期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小说流派;戏剧方面,曹禺的《原野》是本时期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试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五四时代精神,是一种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精神,是民族觉醒的反帝爱国精神。郭沫若《女神》正是充分表现了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彻底否定,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的狂飙突进精神,热烈抒发了爱国情思。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女神〉的个性解放要求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个性解放不仅是个性本身,而是将个性解放作为社会、大众、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个体与社会、大众、民族、国家为一体。因此,〈女神〉中的“自我”不令是诗人自己,而且是包含上述内涵的:大我。《天狗》中天狗的形象,把日月星辰和全宇宙都吞了,“我便是我了”。这我便是全宇宙了。这里也有着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凤凰涅磐》中的凤凰形象,《炉中煤》中的炉中煤形象,也类此。第二个特点:个性解放要求既表现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也表现为破坏一切旧物实现新我的精神,《天狗》中的“我是一切星球4 底光”,“我是全宇宙底能的总量”便是对自我价值肯定的夸张的诗意表现;而这具有如此巨大的光和能的得的“我(天狗)在飞奔、狂叫、燃烧,在自毁,要爆炸,这种冲决一切罗网,毁灭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五四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意的极度夸张。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这是和上述个性解放要求密切相关的一个内容。对黑暗罪恶的旧世界旧中国及一切旧事物旧礼教的反抗叛逆精神是《女神》的主要精神,在《凤凰涅磐》中,凤凰积午木自焚,自焚前的凤歌与凰歌,对旧世界发出了最强烈的诅咒,倾诉了在这黑暗世界中的痛苦、羞辱,并借群鸟歌鞭挞、嘲讽了这黑暗世界同流的各类人等。反叛旧的为了创造新的,凤凰自焚后更生,不仅凤凰更生,而且是“一切的一切”更生,更生的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热诚、热爱、欢乐、和谐、生动、自由、悠久的凤凰和新世界,表现出诗人的理想和向往。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么凤凰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在《炉中煤》中诗人就把祖国比为“年青的女郎”而以有着“火一样的心肠”的炉中煤自喻,为“年青的女郎”燃烧,献身。郭沫若《女神》的主要思想是个性主义、泛神论、爱国主义。这三者交融为一体,郭沫若从泛神论吸取“本体即神,神即自然”不断的破坏和不断的创造是事物发展的法则的唯物主义成分。泛神论思想使《女神》中的自我,常和民族、国家、宇宙成物融汇一体。因此,我们上面分析《女神》的三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也窃相边。《女神》这互有联系的几方面的思想、精神,最充分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百度搜索能够轻易找到啊!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 )。 A、吴晗 B、孟超 C、曹禺 2、《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 A、钟台妹 B、钟平妹 C、刘淑华 3、《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 A、柯岩 B、刘心武 C、宗福先 4、宋宝琦是刘心武小说( )中的人物。 A、《 爱每一片绿叶》 B、《班主任》 C、《立体交叉桥》 5、《白鹿原》的作者是( )。 A、陈忠实 B、张炜 C、张承志 二、 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张炜创作的有( )。 A、《九月寓言》 B、《心灵史》 C、《家族》 D、《古船》 2、沙叶新的剧作有( )。 A、《马克思秘史》 B、《报春花》 C、《陈毅市长》 3、陈奂生系列包括( )。 A、《李顺大选屋》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转业》D、《陈奂生包产》 4、台湾的现代派诗歌团体有( )。 A、现代诗社 B、蓝星诗社 C、草根诗社 D、龙族诗社 5、下列人物中属于《创业史》的有( )。 A、梁生宝 B、姚世杰 C、郭振山 D、郭世富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突出” 2、新体验小说 3、《白玉苦瓜》 4、《随想录》 四、 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特色是什么? 2、新时期启蒙文学主潮的标志是什么? 3、新时期军事文学有何突破? 4、举出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者及代表作。 五、 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2、朦胧诗的思想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一) 一、 1、B 2、B 3、C 4、B 5、A 二、 1、ACD 2、AC 3、BCD 4、AB 5、ABCD 三、 1、 正面人物、英雄人物、主要英雄人物。 2、 亲历性、体验性、纪实性、叙事性 3、 余光中的抒情诗。以《白玉苦瓜》象征意象,表现对祖国文化的赞美。 4、 巴金的散文集,说真话的大书。 四、 1、 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纪实性品格,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 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表现。 3、 恢复现实主义大胆触及军内矛盾,对军旅生活作全方位扫描,抛弃神化、净化方法,塑造丰满复杂的人物性格。 4、 崔德志《报春花》 沙叶新《陈毅市长》、《寻找男子汉》 五、 1、 面向生存,还原真实,重塑理想。 2、 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价值角度对文学进行反思,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价值等信念的重建。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桃花灿烂》的作者是( )。 A、池莉 B、刘震云 C、王安忆 2、《心灵史》是用文学形式写的一部( )。 A、 文化史 B、 民族史 C、宗教史 3、许灵均是小说( )中的人物。 A、《绿化树》 B、《灵与肉》 C、《河的子孙》 4、《贫贱夫妻》的主人公是( )。 A、钟台妹 B、钟平妹 C、刘淑华 5、《石室之死亡》的作者是( )。 A、余光中 B、罗门 C、洛夫 D、郑愁予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中属于峻青的有( )。 A、《党费》 B、《马石山上》 C、《地下交通站》 D、《黎明的河边》 2、马铁丁是( )的笔名。 A、闻捷 B、郭小川 C、邓拓 D、陈笑雨 E、张铁夫 3、下列作品属于张炜的有( )。 A、《九月寓言》 B、《家族》 C、《古船》D、《河的子孙》 4、沙叶新的剧作有( )。 A、《陈毅市长》 B、《野人》 C、《绝对信号》 D、《假如 是真的》 5、台湾的现代派诗歌团体有( )。 A、现代诗社 B、 蓝星诗社 C、 创世纪诗社 D、 笠诗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陈奂生 2、《太阳和他的反光》 3、三突出 4、京味小说 四、简答: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红旗谱》的成就是什么? 2、50年代的抒情诗分哪两类?举出代表作。 3、舒婷诗作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4、新时期军事文学有何突破? 五、 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2、王蒙新时期小说艺术上有何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二) 一、 1、B 2、B 3、B 4、C 5、D 二、 1、ABC 2、BCDE 3、ABC 4、BCD 5、ADE 三、 1、 成长中的英雄陪衬主要英雄人物,其他正面人物陪衬主要是英雄人物,反面人物陪衬主要英雄人物。 2、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 3、 表现文学中国人造成的悲剧和人们心灵上的伤痛的文学。《班主任》、《伤痕》。 4、 邓友梅的《那五》、《烟壶》为代表永北京口语,写北京市井风俗。 5、 莫言的代表作,写弃儿“黑孩”的经历。 四、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批判“血统论”把人从极左路线中解放出来。 2、 三个阶段:歌颂与呼唤改革,对改革全方位反映和审视,呼唤文化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变革。 3、 王润滋《鲁班的子孙》、《河魂》、张炜《古船》。 4、 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抒情特色。 5、 面向生存,还原真实,重铸理想。 五、 1、 文学主体意识的强化和个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现实政治主题的超越和文化指向的逐步明晰,多样文化景观和地域文化差异。 2、 从家庭的窗口透视烦恼人生,入手设身处地的体验方式和平视型观察方法,平静而达观的叙述态度和细腻流畅的叙述语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 A、钟台妹 B、钟平妹 C、刘淑华 2、宋宝琦是刘心武小说( )中的人物。 A、《 爱每一片绿叶》 B、《班主任》 C、《立体交叉桥》 3、《保卫延安》的作者是( )。 A、柳青 B、杜鹏程 C、吴强 4、《苍老的浮云》属于( )。 A、新写实小说 B、先锋小说 C、新状态小说 5、《石室之死亡》的作者是( )。 A、痖弦 B、余光中 C、洛夫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青山保林”指的是( )。 A、《青春之歌》 B、《山菊花》 C、《林家铺子》 D、《山乡巨变》 E、《林海雪原》 F、《保卫延安》 2、郭小川的叙事诗有( )。 A、《复仇的火焰》 B、《一个和八个》 C、《白雪的赞歌》D、《深深的山谷》 3、下列作品张炜创作的有( )。 A、《九月寓言》 B、《心灵史》 C、《家族》 D、《古船》 4、陈奂生系列包括( )。 A、《李顺大选屋》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转业》D、《陈奂生承包》 5、沙叶新的剧作有( )。 A、《马克思秘史》 B、《报春花》 C、《陈毅市长》 D、《车站》 6、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红一创” 2、伤痕文学 3、“三突出” 4、新体验小说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改革文学有几个阶段? 2、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3、新时期军事文学有何突破? 4、新时期启蒙文学主潮的标志是什么?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新时期主潮文学的深化表现在几个方面?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三) 一、 1、B 2、B 3、B 4、B 5、C 二、 1、ADEF 2、BCD 3、ACD 4、BCD 5、ACD 三、 1、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 2、表现文革给中国人造成的悲剧和人们心灵上的伤痛的文学。《班主任》、《伤痕》。 3、 正面人物、英雄人物,主要英雄人物。 4、 亲历性、体验性、纪实性、叙事性。 四、 1、 三个阶段:歌颂与呼唤改革,对改革全方位反映和审视,呼唤文化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变革。 2、 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抒情特色。 3、 恢复现实主义大胆触及军内矛盾,对军旅生活作全方位扫描,抛弃神化、净化方法,塑造丰满复杂的人物性格。 4、 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表现。 五、 1、 文学主体意识的强化和个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现实政治主题的超越和文化指向的逐步明晰,多样文化景观和地域文化差异。 2、 面向生存,还原真实,重铸理想。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如中国文学史)、世界或地区史(如世界文学史、欧洲文学史)、通史或断代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民族史(如蒙古族文学史)、分体史(如中国戏曲史)等。文学理论著重研究和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文学批评著重研究和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文学史则著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寻求它们前后相承相传﹑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关系﹐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等等。  研究文学史需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作为指导﹐也需要吸收历代的文学批评成果﹔同时﹐文学史研究中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可以丰富文学理论﹐并为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可见﹐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互交叉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三门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自己做也很快。有不懂的,可以给我留言。a、周扬 b、赵树理与周立波a、《黄河东流去》、《登记》a、梁生宝 、以两家人几代人的生活遭遇为系列小说的主线 a、《草原上的小路》d、《百合花》b、《红岩》的成书过程是当代文学“组织生产”获得成功的一次实践d、《保卫延安》

a、周扬 b、赵树理与周立波 a、《黄河东流去》 、《登记》 a、梁生宝 、以两家人几代人的生活遭遇为系列小说的主线 a、《草原上的小路》 d、《百合花》 b、《红岩》的成书过程是当代文学“组织生产”获得成功的一次实践 d、《保卫延安》 你是六年级的吧

OK,直接来我这里拿

建议不要搞那些都写烂了的,什么余华的《兄弟》呀,鲁迅呀,张爱玲啊啥啥啥的。可以写写路遥啊,什么其他的。以下找了一点做例子,但是看了一下都不是很有新意,你可能还得靠自己找,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家,最好找那种作品少一点的,不然你全部看下来要看累死了,尽管你可以选择只写他的一部作品,但是里面肯定是有对照研究的,你就不得不去把他的东西都看完……累死……还是和你的导师商量一下吧,不过你最好有自己的兴趣点,这样才好给你建议。郁达夫小说的欲望主题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征《骆驼祥子》中的个人主义观念论曹禺戏剧中的伦理冲突穆旦诗歌的悖论特征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自己选择女作家作品)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九十年代的文化现象研究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关《围城》的研究有关白先勇的研究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内容和艺术形象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以某位女作家为例论丁玲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小波小说,杂文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你可以求助度娘在百度搜呀,。找些(历史学研究)这之类的就可以找到好多了~

各大考试书店均有售 不过 没有基本的文化课重点教程 估计买了也没有用 最捷径的是背重点知识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如中国文学史)、世界或地区史(如世界文学史、欧洲文学史)、通史或断代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民族史(如蒙古族文学史)、分体史(如中国戏曲史)等。文学理论著重研究和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文学批评著重研究和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文学史则著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寻求它们前后相承相传﹑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关系﹐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等等。  研究文学史需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作为指导﹐也需要吸收历代的文学批评成果﹔同时﹐文学史研究中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可以丰富文学理论﹐并为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可见﹐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互交叉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三门学科。

建议不要搞那些都写烂了的,什么余华的《兄弟》呀,鲁迅呀,张爱玲啊啥啥啥的。可以写写路遥啊,什么其他的。以下找了一点做例子,但是看了一下都不是很有新意,你可能还得靠自己找,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家,最好找那种作品少一点的,不然你全部看下来要看累死了,尽管你可以选择只写他的一部作品,但是里面肯定是有对照研究的,你就不得不去把他的东西都看完……累死……还是和你的导师商量一下吧,不过你最好有自己的兴趣点,这样才好给你建议。郁达夫小说的欲望主题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征《骆驼祥子》中的个人主义观念论曹禺戏剧中的伦理冲突穆旦诗歌的悖论特征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自己选择女作家作品)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九十年代的文化现象研究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关《围城》的研究有关白先勇的研究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内容和艺术形象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以某位女作家为例论丁玲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小波小说,杂文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OK,直接来我这里拿

这个我会哦,帮你就可以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对余华最新小说《第七天》进行解读,因为这个比较新,而且应该也有内涵可以挖掘

如果要有新意的话,可以结合现在盛行的网络文学啊,比如选题,穿越题材小说的文学价值,或者历史题材,类似二月河那种,这些可以选择的素材也比较多,而且也有很多写的很好很有文学价值的。FYI。

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杂文)不错,或者是现在读者的阅读倾向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化意蕴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