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植物保护学报慢

发布时间:2024-06-03 05:24:23

植物保护学报慢

一级学报一般是由国内一级学会出版发行的刊物。如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菌物学报、病毒学报等,应用昆虫学报不属于该类范围

网页是一级期刊的目录5 农学1 土壤学报 12 植物生理学报 23 园艺学报 2 土壤圈(英文) 13 棉花学报 24 蚕业科学3 水土保持学报 14 中国水稻科学 25 茶叶科学4 农业机械学报 15 植物病理学报 26 中国畜牧杂志5 农业工程学报 16 植物保护学报 27 中国兽医学报6 中国粮油学报 17 植物生态学报 28 畜牧兽医学报7 核农学报 18 菌物系统(真菌学报) 29 水产学报8 中国农业科学 19 应用生态学报 30 生物数学学报9 作物学报 20 自然资源学报 31 林业科学1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1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11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2 昆虫分类学报

看私信吧 给推荐

植物保护学报已纳入知网,审稿会查重。《植物保护学报》创刊于196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核心期刊。据2018年9月《植物保护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植物保护学报》编辑委员会编委有61人。据2018年9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保护学报》共出版文献3878篇、总被下载523635次、总被引4838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据2018年9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植物保护学报》载文量为2291篇,被引量为21846次,下载量为38667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植物保护学报》影响因子为。

植物保护学报简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简报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简报的写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评论文章。你知道简报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植树活动简报(通用2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三月,为进一步提高全镇机关工作人员的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长江镇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党员、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爱绿护绿,争做绿色使者,来自长江镇各部门、园区和港城实验学校的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该镇“播一片绿林,种一份爱心”的植树节主题活动。

天空中飘落的绵绵细雨未能阻挡住同志们的高涨的热情,下午2点,大家准时赶到指定地点,分配好任务后,该镇党委书记吴志华同志带队,志愿者们便各自来到自己的任务区开始植树活动。由于挖土是个力气活,身强体壮的男同志们就承担了这一重任。每把铁锹两人轮流挖,你累了我来,既节省了力气又节约了时间,一个又一个的树坑很快就全部挖好了,负责分栽树苗的女队员也不示弱,很快地就把一棵棵树苗栽进挖好的树坑中。此次植树节活动,港城实验小学的小志愿者们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小志愿者们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感受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今天在孩子的心里播撒下绿色的希望,明天他们就能在保护自然中收获幸福。

植树节的又一次来临和植树的经历,使镇区党员、团员干部们进一步提升绿化、环保意识。此外,各部门间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为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来,在全社会树立“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新风尚,3月12日,大碶街道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来到灵峰山路生态河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大碶增添了片片新绿。

挥锹铲土、扶苗填坑……上午八点半,在植树现场,大家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成群,各司其职、干劲十足,合力栽下了一株株树苗,处处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动,220株桂花、山茶、沙朴、红叶石楠等树苗在生态河道上“安家落户”,把河道装点得生机盎然,为大碶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悉,近年来大碶街道始终围绕XX区“中央生态区”的目标,全面推进绿化造林、道路绿网建设、内河水质治理、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化,实现了人居生态环境水平的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底,大碶街道共完成道路绿化15公里,河岸绿化近公里,还完成了1700余亩的造林和林地抚育工作。街道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为40万平方。下步,街道将继续加快“秀美山川”工程建设,加大“四边三化”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全街道的生态环境。

3月11日—18日,由海勃湾区绿化委员会组织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南互通东坡山体、工业园区、乌海北出口如火若荼进行着,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带队,区直各部门共计33家单位670名干部职工踊跃参加,共计种植3746株苗木。为营造绿色环境,创造美好家园,宣传生态环保做出了贡献,展示了海勃湾区的良好形象。

植树现场是一派紧张有序的劳动景象。参加植树的干部职工个个热情洋溢、干劲十足,有的拿铁锹,有的运树苗,你追我赶,比干劲、比进度,各个环节衔接有序,样样做得认真到位,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劳动的欢声笑语……

通过此次植树活动,提高了我区广大干部职工的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进一步强化了保护生态平衡和绿化家园的责任感,并且增强我区各干部、职工群众的活力、凝聚力及团队精神和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3月12日上午,柴桥街道万景山社区开展了植树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社区利用柴桥是花木之乡的优势,邀请花木种植能手前来与居民一起,在小区里栽花种树,绿化家园。

据介绍,很多居民都打算在植树节这天参加植树活动,为绿化环境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在哪里买树苗、选择在哪里植树、怎样才能把树种活,却难倒了不少有植树念头的居民。万景山社区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城区可供植树的公共空间有限,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居民因地制宜地在自家小区庭院中栽种树木,绿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为了提高栽种树木的存活率,社区专门邀请花木种植能手前来作指导。谈起如何正确地种树,身兼“专家”和社工双重身份的潘南洲表示,这绝不是挖个坑、填个土这么简单,而是有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修剪树枝,在剪的时候,树枝粗的一定要高,细的要低。假设细的在顶端,抽出来依旧是细的,这里抽出来粗了,所以修剪时候一定要注意,顶端一定要保持好,修的时候多修剪些。“潘南洲说,虽然刚修剪过的树苗光秃秃的,显得不是非常好看,待到四五月份时嫩芽就会长出来,就会为小区披上了增添新绿。

柴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市民而言,要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积极培养提高自己的爱绿护绿意识也同样十分重要,现在城区破环绿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向绿化带中倾倒垃圾、摊贩占用绿地摆摊,市民随意践踏公园广场绿地等,这些行为都会对城区园林绿化产生破坏。植树节不仅要倡导种树添绿,更应该宣传培养大家爱绿护绿的意识,市民更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市民首先要自觉做到不破坏公共绿化,同时向周围的人宣传爱绿护绿的知识,发现毁绿的行为能够及时制止并向园林部门汇报,力争形成人人护绿、珍惜环境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城市的园林绿化成果。

3月12日,马甲镇组织机关干部职工80多人到梅岭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热潮。

植树活动现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参与义务植树的同志们干劲十足,密切配合,挖坑、铲土、扶苗、培土、浇水,齐心协力种植了1200多株樱桃花树。同时,仙公山景区、洋坑村、前埯村及后坂村也将在植树节前后新增3500棵树苗。

据了解,该镇今年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推进山上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以及森林彩化示范点工作。全年预计植树造林100亩、森林彩化50亩,为打造生态宜居城镇再添新绿。

“我希望我的小树能快快长大,以后每个星期都来看它。”3月12日是植树节,蓝光天娇城鸟巢萌萌哒游乐园联合亨德森书香大地中英文幼儿园、七田早教阳光全脑教育呈贡中心等多家幼儿园,带领600余名小朋友,共同举办了一场植树节公益活动。

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树苗和工具,在游乐园种植区种下了桃树、李子树、梨树、三角梅、菊类、薰衣草等植物,挖坑、浇水、挂牌,一样工序都不落下。他们在劳动中感受了种植的意义,增强了环保意识。

在植树节来临之际,陈庄镇付窝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植树节,我们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前,各班教师给幼儿讲了植树节的来历。活动中,孩子和老师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认领小树的方式,建立幼儿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良好的意识,承担起爱护树木的责任,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环保标牌,标牌上不仅有绿化树的名称、种类,还写有养护要点。

2月18日上午,阳光灿烂。上午10时,嘉和城售楼中心前广场已站满了人,大家都对本次植树节活动充满期待。在启动仪式结束后,市民们便乘车前往嘉和碧湾园林种植区进行植树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碧湾园林种植区里有展示着种树流程的展板,还有工作人员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市民们纷纷领取植树工具和树苗后,开始协力挖坑、施肥、抬树苗、填土、浇水……忙得不亦乐乎。在种树完成后,大家还在植树心愿卡上写下心愿,然后挂在自己种的树苗上,这张小小心愿卡也会伴随着小树苗成长。

“植树节意义非凡,所以我每年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参加。”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嘉和城植树节的市民韦先生表示,参加植树节不仅仅是种下一棵树,更多的是想让孩子明白,一年之计在于春,种下树木也是播下希望。同时也希望孩子从小就有绿色环保的意识。

据嘉和城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植树节将有富贵榕、玉兰树、黄花风铃木及黄槐树的树苗提供给市民种植。此外,嘉和城售楼中心有“植树节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在售楼中心现场设有环保主题展览,极具教育意义和环保意义。

有多久没有好好享受蓝天白云、红花绿草了?是否整天朝九晚五闷在办公室、周末宅在家,对春城的春漠不在意?美丽的春城四季如春、环境优美,这样美好的自然馈赠不应被辜负,更不应被当做理所应当。3·12植树节,暂时放下手上工作、暂别发烫的屏幕和柔软的沙发,走出户外,享受生机勃勃的春天,用行动守护春城、传递绿色环保正能量!

3月12日,绿地集团携手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倡导发起“城市绿地,守望幸福”植树节公益环保活动。活动通过邀请市民参与空瓶回收、环保倡议彩绘T恤、免费赠送绿色盆栽等形式,从“文明、绿色、环保、公益”的角度出发,呼吁人们绿色环保,爱护植物;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鼓励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广大市民的绿色环保意识,营造“昆明的蓝天,我们一起守护”的城市环保氛围。

植树节,不仅是植树活动,也是爱心公益活动。据了解,去年的嘉和城公益植树节活动共募捐到了8000多本爱心书籍送至贫困山区小学。今年的公益植树节活动,也号召市民带来闲置的衣物及旧书籍,通过“爱心小屋”项目,捐献给贫困山区,送到最有需要的人手中。

在嘉和城售楼中心内,设有“爱心小屋”募捐箱,市民在签到时,可将带来的'衣物或书籍放入募捐箱,传递自己的爱心。所有家庭所捐赠的衣物全由爱心小屋机构进行回收,并在本次活动结束后由主办方捐赠至贫困山区。

广西嘉和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万立松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嘉和集团一直以“中国休闲人居践行者”为使命,以丰富的绿色资源结合健全的全龄配套,构筑休闲人居新典范。“我们希望,在嘉和城的绿色版图上,能够种下更多人的梦想,让绿意长存,让大爱无疆;希望人们能够通过爱心捐赠,传达善意和温暖;通过力行植树,践行环保,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环境。”

据悉,20xx嘉和城全民公益植树节活动将一直持续到4月16日。想“捐衣物,种绿树”的市民赶紧报名参加吧!

3月15日,以“拥抱大自然与雾霾说再见”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植树节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是由隆基泰和集团主办,恋家网承办,并且还得到了大眼睛电台、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邯郸电视报、中原商报、长城网等多家媒体的大力支持。

本次公益植树节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很多公益志愿者为本次活动提供帮助,林业局相关领导也莅临现场指导。早上八点参加的植树活动的人们陆续来到植树现场,一个小时后,前来植树的人群到达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公益植树活动的人士高达5000余人,他们为建设美丽绿色邯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恋家网工作人员以及公益志愿者设立两个工具发放点工作人员引导大家领取工具,并将人们引领到植树区。一到指定地,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种植了,挖坑、种植、培土,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大家用植树的方式表达绿色低碳生活的主张。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片绿色家园。

本次活动汇集了各个年龄段人群,听听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吧。

持续3个多小时的公益植树活动逐渐进入尾声,但依然有很多人意犹未尽,许多人在自己栽种的树苗上寄上美好的祈愿,一张张快乐的合影使活动现场充满了欢笑,这次植树节让每一个人都身心愉悦,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以后要多多参加,为美化自然环境尽最大的努力。

隆基泰和集团和恋家网联袂举办的大型公益植树活动,不但让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愉快的上午,更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次活动在社会各界及媒体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建设美丽邯郸展开了新篇章。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18号下午,石榴坪学校积极组织全体师生进行植树活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爱绿护绿,争做绿色使者。

全校师生迎着夕阳积极参加到美化校园植树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平常连锄头都没有摸过的他们,此刻却有板有眼地当起了“园艺工程师”。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扶树苗、有的浇水……热闹的场面温馨而快乐。一眨眼的功夫,在同学们的辛勤劳动下,树苗便“亭亭玉立”在沃土上。虽然大家脚底全是泥土,但眼前这一片新生的春意让大家满心欢喜。

本次活动以植树绿化为载体,让广大学生在参与绿化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强了绿化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达到了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我们迎来了第xx个植树节。3月13日这一天,旅游学院团委组织学院各系团学机构、学院社团和学院07-09级23个班级的同学代表进行了植树活动。这是我院学子践行海南大学团委开展“建低碳绿岛 大学生先行”主题教育活动的第一步。

植树开始前,旅游学院后勤管理中心绿化部部长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多一片绿叶,就多一份温馨,我们应该珍爱绿色,对绿色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学会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随后,同学们纷纷在“和谐旅游岛,环保总动员”的横幅上签名,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绿色的海南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被分为a、b两大组,a组同学前往旅游学院2号和4号教学楼的后花园进行植树活动,而b组同学则被带到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幸福树林”的空地,去亲手植下那属于他们的“绿色希望”。在后勤管理中心工作的人员说明了植树的要求和方法之后,同学们热情高涨,开始行动了。平常连锄头都没有摸过的同学们,此刻却有板有眼地当起了“园艺工程师”。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扶树苗、有的抬水……热闹的场面温馨而快乐。一眨眼的功夫,在同学们的辛勤劳动下,树苗便“亭亭玉立”在校园的沃土上。虽然大家脚底全是泥土,身上被溅了泥水,但眼前这一片新生的绿意让大家满心欢喜。

本次植树活动得到了学院各班级同学的热情支持,同学们共捐献大叶伞、招财榕、幸福树和白忆兰等15余种93棵树。植树节只是一个象征,我们希望以植树节为契机,把环保的精神发扬开来,带动更身边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参加到美化校园,绿化环境,用青青校园的独特魅力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添上了一抹最绚丽的绿意,用实际行动实现“低碳生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也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我校举行了以“感恩自然,贡献力量,奉献绿色”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这次植树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带领学生到学校所认领的绿地进行绿化环保;开展感恩自然,保护环境标语卡片的宣传展;向路人发放宣传卡片,呼吁关爱自然,爱护环境;学生小记者采访路人----爱护环境,我们应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

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为我校各部高一年级的学生,其中以学生干部为主,9+3学生也积极参与到了此次活动中来(共约30名)。3月7日升旗仪式上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3月7日-3月17日,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制作植树节相关的展板和宣传卡片,人人动手,为绿化环境出一份力。3月17日下午,在德育处王丹和尹婷老师的带领下,我校30名学生利用班会课和礼仪课的时间外出开展活动。

通过这次的植树节活动,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用感恩的心对待自然,爱护环境。其次培养学生爱护树木,关爱环境的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爱校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增长学生课外知识及动手参与能力。

庐州三月,春风涌动。在这一年之计的开始、阳光明媚的美好时节里,合肥铁路工程学校组织开展了“绿化铁校,种植希望”的义务植树活动。

3月18日下午,校领导计宝忠、屈山林、苏培光、曲淑玲、王琨及80多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和3000多名同学热情高涨的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校领导们亲手种植了寓意繁荣、热烈、高尚的樱花树,祝福着铁校的未来更加美丽、更富有活力!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秩序井然的排队领取劳动工具和树苗,怀着兴奋地心情来到指定的植树区域,你挖坑,我埋土,他浇水。同学们分工明确,整个植树现场大家互帮互助,气氛活跃。一千多棵树苗不到一小时就种植完了。

在植树过程中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但也有许多同学因为缺乏植树经验,有的弄湿了鞋子,有的弄脏了裤子,还有的手上脸上都沾上了土,但他们仍然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因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体会到了做一名绿色环保志愿者的快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班的同学们更加珍惜此次活动,大家都期望在离开母校之际在美丽的校园里留下美好的纪念。活动结束时,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共存一份宝贵的回忆。

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植树活动不仅优美化了校园环境,献出了一份绿色,同时也为自己种下了一颗爱心,一份希望!

阳春三月,大地萌春,万物复苏。迎来了春天绿色的气息,微风吹绿了小草。吹动了阿陀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的热情。3月9日下午,阿陀幼儿园大一班教师组织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开展了一场以“播撒希望,相伴成长”为主题的亲子植树护绿活动,让小朋友们在享受植树乐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爱护植物,绿化环保的意识。

活动中,朝气蓬勃的小朋友们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在家长的带领下种起了小树苗。家长、孩子分工合作,挖坑、植树、填土、浇水,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很快便把树苗栽种完毕。

此次亲子植树活动,不仅教会了孩子们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同时也拉近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亲情更加融洽。

阳光三月,春回大地,又是一年植树日。为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育才幼儿园开展了“呵护绿色放飞希望”植树节活动。上午九点幼儿园的小部队就出发啦,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颐和家园小区,有秩序地排队装水,为小树浇水,并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孩子们都非常高兴,最后老师帮忙把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心愿卡、成长卡,挂在绿化带中的小树上。高艺宁小朋友说:“今天我和小朋友种了一棵树,还给树浇了水,和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活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对幼儿进行了保护环境意识教育,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植树节的丰富内涵,使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育才幼儿园教师韩玉洁说:“此次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的意识,每一个孩子都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我们幼儿园以后也会多开展一些此类的活动,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快乐的成长。”

为提高孩子们的绿化意识,了解植树节的重要意义,近日,临淄区辛店桑杨幼儿园组织了以“我与绿色共成长”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各班老师组织孩子们给小树浇水、挂树牌、种树苗,忙碌得不亦乐乎。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植树节的意义,更加深了他们爱绿护绿的意识,增强了责任感。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3月11日上午,红石崖街道组织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开展了植树节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对街道王家社区至郝家社区连村路两侧树木进行修枝、抚育,以及对路边杂草、垃圾及树挂等进行清理。

活动一开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拿起修剪和清理树木的工具,热情高昂地干了起来,为道路两旁的树木进行修枝、抚育,并对绿化带内的垃圾进行了清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该处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共建绿色家园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本次活动也受到了周边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居民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进一步唤醒了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中。

今年是我国第x个植树节,借此机会,水北社工站携手江北水北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以“拥抱春天,热爱自然”为主题,以“实践低碳生活,践行快乐植树节”为目的的植树节活动。

活动中,社工向社区居民宣传一种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崇尚环保、绿色生活的新观念;希望居民朋友自觉维护社区优美的绿色环境,也期望能够从活动中了解并理解植树节背后的生态价值。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时事事绿色环保。

此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低碳嘉年华 绿色植树节”、“考考你 植树节小常识”、“水北社工考考你社工知识知多d”。居民们对于“低碳生活”兴趣浓厚,都停住脚步聆听社工播报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信息;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对于“考考你”环节很感兴趣,通过快乐游戏的方式了解关于植树节以及社工服务等知识。

通过这次植树节活动,大家对于“低碳生活”有了一定的概念,也收获了一些植树节小常识,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龙城三月,阳光明媚,处处春意盎然。在第x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人民家园社区和新城物业人民家园服务中心联合组织社区居民、青少年开展了“栽好树、管好花、绿色家园你我共维护”——“ 快乐植树节”活动。

3月11日上午,人民家园小区植树现场,人声鼎沸,一派热闹的植树场面: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青少年一起,手持植树工具,有的挖坑种树,有的填土施肥,有的挑水灌溉,井然有序,种树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得认真细致,30多株桂花、樱花树苗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很快在社区安了家。同时,社区还在居民家庭中开展了认(捐)种、认(捐)养树木活动。

通过活动,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同时也强化了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能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活动,很高兴,并表示会继续参与和关注社区的护绿建设。

你好朋友公园绿植养护的简报可以这样说的。适时适量浇水在干旱地区和对根系较浅的灌木,须浇几次透水,及时封堰保墒,并常辅以喷雾。采用喷灌或滴灌浇水,不仅可增加空气湿度,还有洗尘效果。雨季水分过多时宜及时排水,以防烂根。土壤改良一般园林植物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因而在建筑废墟或石块瓦砾较多的地段栽植时要进行换土。土壤透气不良时,可在园地开沟,埋入残枝、碎砖、富含腐殖质的肥料,或打洞注入石子,以改良透气条件。土壤酸度一般以中性为宜,但如茶花、杜鹃花等喜酸性土,而侧柏、圆柏、柽柳等则有较强的耐碱性。土壤酸度不适时应采取调节措施。土壤养分不足时需补充肥料。在植物休眠期多用有机肥,也可加入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无机肥。生长季节可追施尿素、硫酸铵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可混入基肥施用,或作追肥喷于叶面。修剪目的是调节水分、养分的供应,均衡树势,使生长健壮,花繁叶茂,并按观赏要求剪成特殊的树形。一般落叶植物在秋末落叶后至次年发芽前进行;常绿针叶树在初秋进行;常绿阔叶植物在春季进行;有伤流的树种应避开伤流期。定形之后还要经常修剪,以保持树形。主轴中心干明显的树种,要保护中心干的生长优势。花灌木应根据花芽着生的部位进行修剪:花芽着生在当年枝条的,可在冬季短截修剪;花芽着生在去年枝条上的,在花后进行短截;花芽着生在多年生枝条上的,除剪去过密枝、半枯枝等外,一般不进行修剪(见树木造型、果树修剪)。

植物保护学报主编

曾士迈1926年4月生于北京。194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8年7月 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毕业 1948年8月 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助教 1949-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助教 1953-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讲师 1960-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副教授 1964-1966 农业部派往越南执行文教援越任务 农业部派往墨西哥稻作生产考察组组长 1980-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教授 1980-1995 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副主任、系主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所所长,北京农业大学学报主编等职。 1995年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教授 1995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8-1953 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病防治等课带实验,带毕业班生产实习。 1953-1964 先后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病理学、植物免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1974-1979 植物病理学(三年制,工农兵学员)。 1980-1987 植物免疫学、植物病害流行学(均为大学生课和研究生课)。 1988-1995 植物免疫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植保系统工程(大学生课和研究生课)。 1995至今 植物病理学进展、植物抗病性专题(研究生课)。 获奖情况 1960 北京市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委 1987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植物病害流行电算模拟 国家教委 1987 国家自然科学奖 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 国家科委 1989 国家级优秀教师队伍 国家教委、人事部、中国教育工会 1989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市级奖 北京市政府 1989 北京市优秀教师 北京市政府 1989 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 1989 农业部首届优秀教材优秀奖《植物病害流行学》 农业部 1990 全国首届"兴农杯"优秀农村科技图书一等奖 《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 科技日报、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 19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师队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996 农业部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植保系统工程导论》 农业部 1997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植保系统工程导论》 农业部 主要著作 1960 植物免疫学 林传光 曾士迈等编 农业出版社 1986 植物病害流行学 曾士迈 杨演合作编著 农业出版社 1989 植物保护(农业科技现代丛书) 曾士迈编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0 普通植物病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 曾士迈 肖悦岩合编 电大出版社 1990 系统科学在植保研究上的应用 曾士迈 庞雄飞合编 农业出版社 1991 农业植物病理学(全国统编教材)第二版 修订组组长曾士迈 农业出版社 1991 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 李光博 曾士迈 李振歧主编 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4 植保系统工程导论 曾士迈 赵美琦 肖长林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 李振歧 曾士迈 商鸿生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8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 曾士迈 张树榛 科学出版社 1953-1998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社会活动 曾任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1991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植保土化学科组召集人(1994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1997止)、北京市政府顾问团植保组组长(1997止)、北京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1997止)等,现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多种学术刊物编委。-------------------------------------------周宗璜周宗璜,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高等真菌分类和个体发育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是中国高等真菌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粘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并率先对人参病害进行了研究,填补了我国空白。 简历1904年8月27日 生于浙江省吴兴县(湖州)。1920—1923年 上海青年会中学。1923—1924年 上海圣约翰大学理学院。1924—1928年 南京东南大学(即后中央大学)农学院。1928—1929年 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助教。1929—1934年 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1934—1937年 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技师,同时兼任中国大学生物系主任。1937一1938年 成都四川省病虫害防治所所长。1938—1941年 成都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组主任。1941—1946年 江西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1946—1948年 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专门委员会主任秘书,其间兼中正大学教授。1948—1949年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简任技正。1949—1952年 上海军管会农林处—华东农林部特产处副处长,中国农业科学研究社副主任。1952—1959年 公主岭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植物保护系主任。1959—1962年 吉林特产学院教员。1962—1981年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系主任。1981年9月24日 病故。---------------------------------------------邓叔群(1902--1970)福建福州市人。真菌、植物病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门从事林业植物病理和粘菌、真菌的分类研究,以及中国粮棉作物--水稻、小麦、棉花病害的研究。建国以后,在他的倡导下实现了人工栽培食用、药用真菌,还成功地运用生物防治的科研成果,大面积防治森林虫害,为中国真菌学开拓了道路。他所发现的4个新属120个新品种为国际所公认,列入英国真菌研究所编的《真菌字典》中。曾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有《中国的真菌》等。------------------------------------------裘维蕃 Qiu Weifan(Chiu Wei-Fan)1912.5.15~植物病理学家。1912年5月15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194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简历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北京农业大学一级教授,植物病理专业主任。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真菌学会理事长,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选入国际名人录,并被选为国际传记中心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 四十年代开始从事真菌分类、 生理和栽培研究, 五十年代还开展了植物病毒学和生物诊断研究。 对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作物的病毒病理学以及防治基础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对北京大白菜三大病害和华北小麦丛矮病的病原学,流行规律以及防病增产措施,都做了大面积的防治试验。另外提出研制抗病毒诱导剂可行性的理论依据,并据此研制出 NS-83增抗剂,用以抑制番茄和烟草病毒病有显著抑病增产效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其作用机制研究获国家教委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植物病毒学》专著。在真菌学上,他是国际上最早发现真菌异核现象者之一;在食菌分类和栽培的基础研究上,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要论著有《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毒学》,《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中国大白菜三大病害的研究》,《植物诱导抗性及83增抗剂的研制,作用机制和应用》,《中国丝条状病毒及其导致的病害》,《农园植病谈丛》 等百余篇或部。------------------------------------------------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家。福建龙岩人。195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福建农业大学教授。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的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其成果被誉为是“对世界病毒作出了新贡献”;发现一种新的水稻病毒——水稻簇矮病毒,受到国际稻病学界的高度重视;报导的水稻齿矮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三种病害的及时发现,有力地控制其蔓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水仙、甘蔗、福建烟草、蕃茄和香蕉等植物的病毒种类、分布、发生和治理措施,报导了9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中国大陆新记录。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林亮东(1900-1974年),别号立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镇大车人。1935年被选派到美国奥列贡大学研究院学习植物病理及真菌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获美国生物学会授予荣誉会员及美国植物病理学会金质奖章一枚。回国后,一直从事植物病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华南农学院教授、广东农林处处长、华南农学院植保系系主任、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副院长、广东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戴芳澜 字观亭,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 1893年5月4日生于湖北省江陵县, 1973年1月3 日卒于北京。1911考入清华学堂预备班,两年后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植物病理学。1918年毕业,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一年后回国,先后任教于南京第一农业专科学校、广东省立农业专门学校,东南大学和金陵大学。1934年赴美国纽约植物园生化实验室和康乃尔大学植物病理系进行客座研究。1935年任清华大学任生物系教授,兼任农业研究所病害组主任。他仍继续真菌分类研究。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真菌和植病研究室主任,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曾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为理事长和《植物病理学报》主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名誉理事长。他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科学院通讯会员。戴芳澜在真菌分类学、形态学、遗传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方面发表论文和著作50多篇,为中国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1930年,他发表的“三角枫上白粉菌之一新种”的论文,是中国真菌学家首次报道的真菌新种,是真菌学在中国创立的标志。他与.道奇(Dodge)合作对脉胞霉 (Neurospora) 的分类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成果是真菌学的经典文献。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中国真菌总汇》和《真菌的形态与分类》等。-----------------------------------------------黄齐望简历 1904年1月16日 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 1930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 1930—1933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助教。 1933—1935年 任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士。 1935—1937年 留学于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部。 1937—1938年 在家乡定海简师任教。 1939—1941年 任上海南通学院讲师。 1942年 任苏北南通学院副教授兼图书馆主任。 1945—1946年 任浙江省定海县立中学教务主任。 1046—1948年 任福建农学院教授兼教务主任。 1948—1949年 任中正大学教授。 1949年 任浙江省舟山中学校长。 1950—1952年 任南昌大学教授。 1953—1968年 任江西农学院教授。 1971—1979年 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教授。 1979—1982年 任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1982年4月13日 在南昌逝世。 主要论著 1 黄齐望.粟黑穗病对于粟株生长及收量的影响.昆虫与植病,1935,3:234—235. 2 黄齐望.烟草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speg.)De Hann〕与木霉菌〔Trichoderma lignorum(Tode.)Harz〕拮抗作用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37,162:43—50. 3 黄齐望.烟草立枯病菌之研究史略及防除法.农学月刊,1937,4(2):34—42. 4 黄齐望.1936年植病界新发现之植物细菌病.农报,1937,4:901—902. 5 黄齐望.植病界溶菌素研究概况.昆虫与植病,1937,5:368—375. 6 黄齐望.植病研究上土壤温湿度之调节装置.昆虫与植病,1937,5:478—483. 7 黄齐望.中国棉麻病害要览.上海新农出版社,1952. 8 黄齐望.1955年江西境内所发现的几种作物病害.江西植保通讯,1955,2:21—23,4:24. 9 黄齐望,欧阳谅.江西十字花科根肿病的观察和防治意见.植物保护通讯,1955,8:1—4. 10 黄齐望,陈善堃.棉花缩叶病调查.植物保护通讯,1954,5:10—11. 11 黄齐望,欧阳谅.江西作物病害名录.江西农学院学报,1957,1—10. 12 黄齐望.油菜对菌核病的抗病性和病菌寄生性初步调查.江西植保通讯,1957,3:1—4. 13 黄齐望,刘安国.都昌棉花雷害调查.江西农学院科学研究汇刊,1959,128—132. 14 黄齐望等.江西农业病虫害病害部分.江西人民出版社,1960. 15 黄齐望,陶承祥.草皮、草木灰及几种矿物质对于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植物保护学报,1962,1(3):326—327. 16 黄齐望,李富文等.油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病原生活力及防治研究.江西农学院学报,1963,74—82. 17 黄齐望,陈菊芳.南昌郊区辣椒两种炭疽病菌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4,3(3):317—318. 18 黄齐望.江西桑寄生调查.植物保护,1964,2(6):267. 19 黄齐望,李富文等.棉角斑病种子带菌研究.江西植保论文选集(病害部分)1965,39—41. 20 黄齐望.棉花根肿的观察和预防.江西植保论文选集(病害部分),1965,42. 21 黄齐望,夏林元.蚕豆赤斑病病原菌的研究.植物保护,1965,3(2):62. 22 黄齐望等.水稻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江西人民出版社,1975. 23 黄齐望.江西经济植物病害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 24 黄齐望,刘安国.南昌郊区水稻菌核菌鉴定.江西植保,1978,1:42—44. 25 黄齐望.观察安义县水稻凋萎型白叶枯病纪要.江西植保,1978,1:18,2. 26 黄齐望.植医须知(一)江西植保,1978,1:46—49. 27 黄齐望.植医须知(二)江西植保,1978,2:42. 28 黄齐望.植医须知(三)病菌接种.江西植保,1979,4:50. 29 黄齐望等.稻条叶枯病概观及分生孢子促成研究.江西植保,1979,2:27—29. 30 黄齐望.植医须知(四)稻叶斑病害鉴别法.江西植保,1980,4:47—50. 31 黄齐望.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化学治疗剂研究近况.江西共大学报,1979,1:53—57. 32 黄齐望.植物感染生理.江西共大学报,1980,1:41—43. 33 黄齐望,车慕贞,廖月华.诊断二晚黄叶病纪要.江西共大学报,1980,3,4:25—26,71. 34 黄齐望.江西近年升级的稻曲病.江西农大学报,1981,2:22—26. 35 黄齐望.论农药之祸及病虫害防治.江西农大学报,1981,3,4:34—41. 36 黄齐望.植医须知(五)菌类实验的准备工作.江西植保,1981,1:30—32. 37 黄齐望.植医须知(六),植病解剖的石蜡切片.江西植保,1981,2:26—29.---------------------------------------吴友三吴友三,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小麦抗锈育种上培育出十多个品种,对我国东北麦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分离、鉴定,小麦耐锈性特点和机制的理论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果。 -------------------------------------------林孔湘,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一生潜心研究柑桔黄龙病,首先证明黄龙病病原为病毒;首创柑桔繁殖材料热处理消毒方法;推行“无病虫栽培”技术,为振兴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曾士迈1926年4月生于北京。194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六十年代初在国内进行植物病害流行的数理分析。七十年代倡导采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是中国植物病害流行学和植保系统工程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开拓免疫学与流行学交叉的研究领域中也起了重大作用。在研究植物水平抗病性,小麦条锈病定量流行学和大区流行规律及其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合作主编《植物免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杨演合著《植物病害流行学》。周宗璜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高等真菌分类和个体发育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是中国高等真菌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粘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并率先对人参病害进行了研究,填补了我国空白。 邓叔群福建福州市人。真菌、植物病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门从事林业植物病理和粘菌、真菌的分类研究,以及中国粮棉作物--水稻、小麦、棉花病害的研究。建国以后,在他的倡导下实现了人工栽培食用、药用真菌,还成功地运用生物防治的科研成果,大面积防治森林虫害,为中国真菌学开拓了道路。他所发现的4个新属120个新品种为国际所公认,列入英国真菌研究所编的《真菌字典》中。曾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有《中国的真菌》等。裘维蕃 曾任金陵大学农学院、福建农学院、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讲师。194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农学会第三届理事和第四、五届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长,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在植物病理学方面有杰出贡献。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家。福建龙岩人。195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福建农业大学教授。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的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其成果被誉为是“对世界病毒作出了新贡献”;发现一种新的水稻病毒——水稻簇矮病毒,受到国际稻病学界的高度重视;报导的水稻齿矮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三种病害的及时发现,有力地控制其蔓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水仙、甘蔗、福建烟草、蕃茄和香蕉等植物的病毒种类、分布、发生和治理措施,报导了9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中国大陆新记录。林亮东别号立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镇大车人。1935年被选派到美国奥列贡大学研究院学习植物病理及真菌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获美国生物学会授予荣誉会员及美国植物病理学会金质奖章一枚。回国后,一直从事植物病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华南农学院教授、广东农林处处长、华南农学院植保系系主任、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副院长、广东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戴芳澜 字观亭,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戴芳澜在真菌分类学、形态学、遗传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方面发表论文和著作50多篇,为中国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1930年,他发表的“三角枫上白粉菌之一新种”的论文,是中国真菌学家首次报道的真菌新种,是真菌学在中国创立的标志。他与.道奇(Dodge)合作对脉胞霉 (Neurospora) 的分类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成果是真菌学的经典文献。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中国真菌总汇》和《真菌的形态与分类》等。黄齐望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在油菜病害、稻瘟病、烟草立枯病和疫病都有较深的研究。他编著的《江西省病虫害志》一书,对促进江西省农业生产起过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齐望历任南昌大学、江西农学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并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政协常委、民盟江西省常委,还担任过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以及江西省植保学会副理事长、顾问等职。吴友三吴友三,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小麦抗锈育种上培育出十多个品种,对我国东北麦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分离、鉴定,小麦耐锈性特点和机制的理论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果。 林孔湘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一生潜心研究柑桔黄龙病,首先证明黄龙病病原为病毒;首创柑桔繁殖材料热处理消毒方法;推行“无病虫栽培”技术,为振兴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1943年,他在北平平民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昆虫系。1947年毕业后,于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病虫害系任技佐,从事蔬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农事试验场改组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光博即在该所病虫害系任技术员,从事蔬菜害虫和粟灰螟的防治研究。 1950年,他协助曹骥研究蝗虫防治技术,先后到河北、河南等蝗区调查,研究毒饵治蝗技术。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事蝗虫、粘虫的防治研究,到河北静海县示范推广。1952年-1953年,李光博又协助邱式邦从事治蝗研究,深入到沿海、内蒙古和滨湖等蝗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到山东渤海蝗区沾化县富国镇驻点,研究渤海蝗区飞蝗及土蝗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以后他又多次深入主要蝗区,涉水查蝗作出准确测报,考察“改治并举”的治蝗情况与经验。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李光博先后在植物保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担任病虫动态测报研究室和农业害虫研究室副主任,开始从事粘虫研究,主持全国协作组,主持研究的中国东部、西部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及异地测报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对粘虫越冬迁飞规律研究。在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协作研究后,他突破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粘虫越冬迁飞规律与各地主要为害世代的虫源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出粘虫“异地”测报办法。植保所下放到河南新乡后,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从未间断业务工作。196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病虫动态测报研究室与农业害虫研究室副主任。1971年,李光博在小冀公社王屯大队驻点。1972年,他奉农林部派遣深入到黑龙江省考察二代粘虫发生为害情况,提出了三代粘虫发生预报,并由农林部转发到全国各省。1973年,受农林部的委托,李光博又承担了蝗虫、粘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测报工作。1975年,在李光博主持和组织下,全国粘虫科研协作组又重新恢复,建立了全国粘虫“异地”测报网,对全国粘虫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78年-1985年,李光博先后主持农林部重点科技项目“褐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的迁飞规律及根治途径的探索研究”和“粘虫迁飞机制及综合防治研究”。197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从河南新乡迁回北京,建立了迁飞害虫研究室,李光博任主任、研究员。1982年-1996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迁飞害虫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990年,李光博主持“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90年10月,受农业部委派,李光博作为中国迁飞昆虫代表团团长,应邀率团前往美国考察访问,并作学术交流。他的学术报告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1991年后,李光博先后任“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技术总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粘虫、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研究”主持人、国家攀登计划“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及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主持人。1995年,李光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时还担任第一届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第二、三、四、五届理事及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三、四、五、六届常务理事,《植物保护学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编委,《植物保护》副主编、主编。中国昆虫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1996年7月20日,李光博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植物保护学报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格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论文撰写规格

一、用A4纸打印

要求在“页面设置”中将“上、下、左、右页边距”设为厘米,将“装订线”设为0厘米。

二、中文字全部用“宋体”,英文字全部用“Times New Roman”。不要用其他字体。

三、题目用小二号字居中。各部分大标题用三号字左对齐,各部分的大标题下的各类小

标题依次用四号字左对齐、小四号字左对齐,内容用5号字。

四、文体结构如下:

题目(小二号字居中)

作者(小四号字居中)

(专业,学号)(五号字居中)

摘要:(左边空两个字,五号字)

关键词:(左边空两个字,五号字)

1 大标题(左对齐,三号字)

小标题(左对齐,四号字)

小标题(左对齐,小四号字)

内容(左边空两个字,五号字)。但内容中的表格要求居中,用小五号字。

2 大标题(左对齐,三号字)

小标题(左对齐,四号字)

小标题(左对齐,小四号字)

内容(左边空两个字,五号字)

致谢(左边空两个字,“致谢”二个字后空二个半角格,接着写致谢内容,全部五号字)

参考文献(居中,三号字)

具体内容(左对齐,五号字,各条文献前面按顺序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后空2个半角格,不加任何符号,如)

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YYYYYYYYYYYYYYYYYYYYYY

附录(居中,三号字)

具体内容(五号字)

五、说明:

(1)课程论文必须按规定的格式撰写,不符合格式的,不接受。

(2)课程论文的文中的如用表格,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图。图次和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或表1,表2,……,并尽可能随文排。

(3)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个字为宜,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符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圆点“.”相隔, 题末不要加标点,如:

1

2

……

(4)参考文献只列课程论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即参考文献目录应与文章中引用情况一一对应,不要出现类似文章中有引用,但在文献目录中却没有列入,或者在文献目录中有,但在文章中却未有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不设文献顺序号。中文的先列,外文的后列:中文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外文(先英文,后日文、俄文、法文、德文、其它文字)以字母为序。文献的格式如下:

庞雄飞. 1990.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 17(1):1~6

如果作者为3人和3人以下的,全部作者列出;3人以上的作者只列前3人,并在第三者后写“等”字;如期刊无卷号,则为“(期号):起至页码”;文献如为专著,可按下列格式书写:Horn D D 1988.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est management London: Elser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p123-129

(5)文中如果采用英文字母缩写的,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就要英文的全称写出,如:小菜蛾Diamondback Moth(DBM)。文中所用的量度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拉丁学名全部要求用斜体。

(6)英文摘要中,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英文的写作要符合科技英语的写作习惯,不要用第一、二人称,应用第三人称;表达的意思要简明、通顺,没有重大的语言错误。

关于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排版与装订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

2、行距:全部采用倍行距。

3、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不要写“第1页”或“-1-”等。

4、页眉:全部不加页眉。

5、分页: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各部分都应分页。

6、页面大小:全部采用A4纸。

7、封面用230克浅蓝色虎纹纸。

8、装订:一律左侧装订。

二、封面

1、学生可根据论文内容,分别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或“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封面,封面格式可从校园网教务处网页“表格资料”中下载,并按格式填写内容,网址为:

2、题目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题目太长,建议采用副标题。如2人或多人同做一个大项目论文(设计),题目相同时一定要采用副标题。

(2)在校园网上下载封面后,在题目栏和副标题栏输入汉字后,即可自动生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或副标题。

3、作者姓名

在“作者姓名”栏输入学生姓名后即可自动生成“作者姓名”,学生姓名前不要加“学生”或“作者”等字。

4、指导教师

(1)在“指导教师”栏输入教师姓名和职称后,即可自动生成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

(2)如多位教师指导,可在“指导教师”栏继续输入,最多可输入3位指导教师。

(3)指导教师职称应用全称,如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不能用“高工”等简称,副教授不能写“付教授”。

5、学院名称

在“学院名称”栏输入学院全称,即可自动生成。

6、专业名称

在“专业名称”栏输入专业全称,即可自动生成。

7、论文提交日期

在“论文提交日期”栏,用阿拉伯数字输入年月日后,即可自动生成。

8、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手工填写(黑色墨水)。

9、答辩委员会主席和评阅人用手工填写,只填姓名,不填职务。

三、摘要

1、摘要置于封面之后,自成一页。

2、摘要页不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3、“摘要”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距。

4、摘要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5、摘要字数为600字左右。

6、“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4号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

7、关键词3-6个,宋体小4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

四、目录

1、目录置于摘要之后,“目录”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距。

2、目录中之中文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3、目录中各层次标题与正文层次标题同,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排序,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圆点“.”相隔,如

2

一般不要超过4级层次。

4、层次标题序号一律左对齐,页码右对齐,中间用小黑点连接。

5、摘要不编入目录中。

6、致谢、参考文献、英文摘要、附录、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律不编序号。

五、正文

1、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字连续编号,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4号字,左顶格。

2、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左顶格。

3、三级标题用楷体小4号字,左顶格。

4、正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5、各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留空行。

6、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

7、图应有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

8、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

9、表一律采用三线表。

10、图题、表题与图、表之间不留空行。

11、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是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尽可能用公开发行的程序。如果是自编的,应在文体后的附录中列出程序。在数表中各试验数据的平均数之后应列出平均数的标准误(.),而不应列出标准差(.)。对各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只需用一个显著水平(α=,α=,或α=),应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DMRT 法)。

12、文中所用的量度单位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中“附录B量和单位”的规定,如公斤用kg,公里用km,毫克用mg,千瓦用kW等。

13、文中如果采用英文字母缩写的,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就把英文的全称写出,如:GNP(Gross National Produd)、小菜蛾DBM(Diamondback Moth)。

14、文中的拉丁学名采用右斜体字母。第一次出现属名时不能用缩写字母。

15、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也可采用顺序编码制。

(1)著者-出版年制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引用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和出版年构成。若引文时只写作者,则在其后加圆括号写出文献的出版年,若引文时只引成果内容而未引出作者,则在其后用圆括号标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之间用“,”号相隔。例如: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O’Callaghan,et al,1965;曾德超等,1979;马廷玺,1978)。TH西涅阿科夫等(1981)曾建立了用解析法所需要的6个线性方程式。

……按曾德超(1986)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悬挂机构的设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Fox et al,1982)……

(2)顺序编码制: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六、致谢

1、致谢置于正文之后,“致谢”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距。

2、致谢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七、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1个字符。

2、参考文献只列入与论文(设计)研究关系密切的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

(1)“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编写格式:中文的先列,外文的后列。中文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外文(先英文,后日文、俄文、法文、德文,其他文字)以姓氏的第一字母为序。如果作者为3人和3人以下的,全部作者列出;3人以上的作者只列前3人,并在第三者后写“等”字,各参考文献前不加序号。

参考文献如为期刊,可按以下格式列出:

作者姓名. 出版年.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期刊无卷号,则为“(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庞雄飞. 1990.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17(1):1-6

参考文献如为专著,可按下列格式列出:

作者姓名. 出版年. 专著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名. 起止页码 例如:

Osamu Kitani. 1999.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ichigan:

ASAE. 139-163

(2)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编写格式:各条文献按在正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完整,内容应明确,各个项目的次序和著录内容应符合规定。

参考文献为期刊时,按下列格式列出:

著者(外文姓前名后,3人和3人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人,后写“等”字). 题名. 期刊名. 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期刊无卷号,则为“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庞雄飞.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17(1):1-6

参考文献为专著时:

著者. 书名. 版次(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

Osamu Kitani.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ichigan:

ASAE,1999. 139-163

八、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论文的英文题目,采用Times New Roman 4号字,加黑,居中排列,题目中的每一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Meliorating of Nutritive Soil Modifier on Acid Soil。

2、作者只写学生名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居中排列,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 Song Nianxiu。

3、作者单位应包括学院、学校、广州、邮编,前后用括号,如(College of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4、英文摘要前“Abstract:”与摘要用同一号字号,加黑,左对齐。

5、英文摘要中,英文的写作要符合科技英语的写作习惯,不要用第一、二人称,应用第三人称;表达的意思要简明、通顺,没有重大的语言错误。

6、“Key words:”与摘要要用同一号字号,加黑,左对齐。各关键词之间距离2个字符,不加标点符号。

九、附录

如有附录,放在英文摘要后,并应编入目录中。

十、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如有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应放在中文摘要之后,目录之前。

十一、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装订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面。

2、评定内容一般用手写,也可打印。

3、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绩可用百分制记分,总成绩用五级制记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答辩委员会签名一般由主席签名。

知识扩展:安徽农业大学论文格式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格式

1、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题目:黑体,三号,居中;

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宋体,小四号;单位,宋体,小五号;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宋体五号加黑,内容小五号;

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左对齐,行距25磅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行距20磅

三级标题:黑体,五号或10pt,左对齐,行距16磅

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

3、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4、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5、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要采用斜体(如:拉丁文)。

6、封面、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采用学校的统一模板和格式。

二、毕业论文的组成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式应按下列次序:

1、论文题目

2、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

3、中文摘要

4、关键词

5、前言

6、正文

7、参考文献

8、英文(外文)摘要

9、致谢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包括:

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开题报告,和目录页等;

2、主体部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英文(外文)摘要,致谢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理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

3、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翻译论文、资料的原文、计算机程序。

4、结论: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

1、 封面

2、 开题报告

3、 目录页

4、 正文

5、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6、 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

7、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四、论文提交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通过后,学位申请人根据答辩组提出的要求认真进行论文修改,按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书写规范进行排版,按顺序装订后上交一份完整的纸质论文到学院,由学院统一上报学校存档,同时,提交电子版毕业论文(设计)到学院。

1、电子版学位论文应与印刷本内容一致;

2、电子版学位论文应集合为一个word电子文档。电子版论文一律以姓名专业.doc命名。如:张环工.doc。

请各位同学在答辩后认真检查自己的论文书写格式,如有不规范的将视为不符合要求论文处理。请各位指导老师严格把关,确保所有的论文按照规范书写,装订,上报。

拓展资料:

华南农业大学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为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111计划”,粤港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由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1984年,更名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天河校本部445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2万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部),102个本科专业;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职工约3386人,其中专任教师2325人,博士生导师30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

植物保护学报稿费

有些时候审理人不确定就可能拿到上方去审理,可能会多花点时间。或者是投的人太多了,但肯定是要回的。但你确实急了,可以到那里去询问一下

要看哪个对你用处大!

." target="_blank">网页是一级期刊的目录5 农学1 土壤学报 12 植物生理学报 23 园艺学报 2 土壤圈(英文) 13 棉花学报 24 蚕业科学3 水土保持学报 14 中国水稻科学 25 茶叶科学4 农业机械学报 15 植物病理学报 26 中国畜牧杂志5 农业工程学报 16 植物保护学报 27 中国兽医学报6 中国粮油学报 17 植物生态学报 28 畜牧兽医学报7 核农学报 18 菌物系统(真菌学报) 29 水产学报8 中国农业科学 19 应用生态学报 30 生物数学学报9 作物学报 20 自然资源学报 31 林业科学1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1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11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2 昆虫分类学报

可以肯定的说,即使是有稿酬,稿酬也少的很,比版面费少多了。你还是关注发表文章所需要的版面费比较好。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