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主要城市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2024-05-20 16:20:12

关于主要城市论文范文资料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城市规划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并逐渐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市经济发展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篇1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显著提高城市交通运力供给的运输方式,可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根本保障。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加以深入探讨,并给出可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而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关键点。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经济发展;作用;规划;关键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出现于英国,扮演着协力和促进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汽车技术大幅跃进,加上公共汽车运输的普及,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越来越来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桎梏,在此情况下轨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逐渐式微。尽管在十九世纪之初轨道交通理论研究已发展相当成熟,但直到1863年1月10日伦敦地铁的正式投入运营,才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诞生。 城市轨道交通除了其列车的营运速度需达一定标准,车辆、路轨或操作等等都需要整体配合提升并系统化。依据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是拥有专有路权,全线无平交道且行车绝对安全的铁路系统,不论是改良既有轨道路线(直线化、轨距标准化),或是铺设高速新轨道,多数均必须符合1435毫米轨距的国际标准轨。其组成包括车站、隧道、桥梁、路堤、路堑、维修基地等主要结构设施及车辆、供电、电车线、标志、通信、轨道等子系统。相较于公路经常有尖峰挤塞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速、高载客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高准点率等优点,成为近年世界开始广泛关注的新运输方式。根据运输工具间的替代效果,在一定范围的区域范围内,易受路况、浓雾等气候因素影响的城市公路交通运输恐失去其竞争力。 因循过去城市发展的脉络,运输系统的规划与城市的开发拓展关系紧密,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对于人口以及产业的分布可能有重大改变,城市轨道交通的设站可大幅改善当地的可及性,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特定区周边的各项开发计划也对当地的产业发展有相当大的直接影响。有鉴于此,许多城市均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促进城市及产业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城市经济发展 运输建设在地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地方带来的影响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影响;影响层面可分为交通、人口、产业三部分讨论。将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加入既有的运输系统之后,地方之间相对交通可及性将会发生改变,城市轨道交通有设站的地区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可及性提升而直接影响当地的交通部门,可及性增加后,当地的人口、产业与土地使用部门也会受城市轨道交通的间接影响。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特定区的各项开发计划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地的人口、产业与土地使用部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因其方便快捷、定时定向的特点通常会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其强大的人口内聚和扩散效应为地下商业带来巨大客流和商机。例如车站商铺和 广告 灯箱经营、区间通信网络使用权租赁、移动视频招商等,能为城市服务业发展提供新天地;此外,若地下商业资源与地面著名商场、商业区实现无缝连接,那更将使前者的交通优势与后者的品牌优势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立体、辐射面广的城市商业圈。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将引导城市经济向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现有土地价格刺激明显,能带动沿线房地产开发,增加政府土地税收;利用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在其上兴建开发保障性住房和商业楼盘,不但可缓解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也为城市在保持总体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大开发空间,有助于避免城市规模的无序盲目扩张;此外,还可以引导人口、产业园区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经过区域合理分布,形成不同类型组团,将城市中心地区过剩的资源疏导至城市新兴地区。前瞻网认为,城市轨道的发展和建立将带动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形成中心城市,并以此辐射周边城市,带动城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二)环境效益 根据相关研究 报告 可得知: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每次能源消耗为1小时,公共汽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倍,私人小汽车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较公共汽车及私人小汽车低,因而为了发展较好的交通运输系统,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世界各国交通建设的重要课题。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的特殊刹车系统可在刹车时回收再生电力,可节省更多的能源,且其在专用路线上行驶,可运用外来电力牵引,无须将动力设备置于车上,加上因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钢轮间的滚动阻力较公路运输轮胎与路面的阻力为低,所以具有较佳的燃油效率。因此,能源效率高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 三、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效率 从历史的脉络不难发现,从前居民的生活及城市发展核心均延着交通系统扩展,车站几乎是每一个城市或市镇的经济重心。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快速跃进,安全、可靠、班次和票价都明显优于公共汽车,故诸多城市陆续以城市轨道交通做为国内重要城市的联系方式。然而,大众运输导向的城市规划理念,让许多规划者期待以大众运输系统开发新市镇或缩小城乡差距,使各区均衡发展,车站的数量及站位选择成为重要的关键决策,过多的车站数量将使系统的边际效益递减,选择太偏僻的站位若无搭配较好的辅助系统和配套 措施 ,将沦为浪费或导致人口外移现象。城市发展与大众运输的规划息息相关,若无审慎的思考,恐导致无法挽回的遗憾。 除此之外,运输系统建设涉及庞大的资金流动、复杂的范畴领域及带动产业发展的使命,城市轨道交通做为现今炙手可热的运输工具,可望带动城市其他相关的产业,而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各地不同的情形,来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这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建设 经验 中取经。例如,台湾与韩国约于同一时期决定兴建城市轨道交通,但其两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达成目标:台湾的政府部门首次在国内推动BOT的兴建及营运方式,虽过程波折、舆论不断,但不失为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不仅广泛引起民众和研究单位对于不同型态的公私合作方式的重视,也为其日后其他公私部门合作提供借鉴;韩国政府则花费大笔资金向法国TGV购入技术移转及人员培训,多年之后,不仅能够独立研发新的技术成果,更能向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推销。不同的决策也导致台湾城市轨道交通和韩国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两者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各有优势之处,符合当地的发展。因此,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立也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特色,提升系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晓阳.浅淡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地铁与轻轨,2003年第1期. [2]袁振洲,毛保华,于星鹤.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应注意加强市郊铁路运输[J].科技导报,1996年第10期. [3]徐鹏.北京市轨道交通也庄线国产CBTC示范工程信号系统采购合同签约[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第4期. [4]朱国宏,__青,杨小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间接经济效益[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第3期. [5]刘江涛,冯雅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8期.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篇2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城市规划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并逐渐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力求阐述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城市经济发展规划 ; 引言: 目前,城市规划为城市经济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时期是城市发展的指向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性影响 城市经济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它在资源占有、地域位置、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各因素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其主体性,尊重其特有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规划要充分尊重自身的地域特色,将城市规划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时,应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 城市发展依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进行有力支撑,城市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城市规划的有效调控。总而言之,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发展规划能促进城市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骄人的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不断摸索和 总结 经验中,中国社会经济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走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很有效率的引导了城市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土地经济学角度,城市规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土地开发市场所需的确定性,推动了绿地与人行道的合理划分; (2)市场经济角度,城市规划有效克服了土地开发中的市场失效问题,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益; (3)发展经济学角度,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组织低效率的圈地发展,平衡工农业,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促进农村向城市转换以及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以山东省济南市奥体中心项目为例,济南市为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而规划建设,该项目规划选址于当时尚未大面积开发的济南城市东部区域,它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动了周边住宅和商业价值的提升,而且带动整个东部城区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济南的地标性建筑,全运会之后,它成了民众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再以济南西客站项目和济南 文化 艺术中心项目为例,这两个相继规划和建设的项目,选址于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济南城市西部区域,它们的建设,拆迁了大量棚户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加上之后配套基础设施和路网的完善,带动了整个西部片区快速发展,成为了济南新的地标,成为济南近期投资热度最高、人气最旺的区域。 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环保、低碳生态型发展 城市发展建设是具有长期性的,城市作为人民生活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功能性需求,还要能够反映人文需求,所以我们应努力建立生态型城市,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城市形象建设,都应该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反之亦然,个别城市的城市规划制定或管理者,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获取经济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时候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对社会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破坏,废气废水超标排放,滥砍滥伐使城市绿地覆盖面积大幅度削减等成了获取这一系列利益的代价,这样的愚蠢行为到最后带来的将会是惨痛的教训。科学的发展理念告诉我们,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非常好的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的干预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固有弱点和缺陷,城市规划在进行自我调节时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专门的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经济利益动机相对薄弱,它也无法最终决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否。所以,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或城市规划时效率较低下。 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的双重影响。 政府工作人员对城市发展实行政治干预,而城市规划人员只负责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人员的权力范围有限,无法最终主导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最终决策。所以,政府的干预行为对规划管理上的倾向性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某些政治集团或者企业团体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 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加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一般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人为干预也许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影响到城市建设和发展。 四、寻求城市发展的有效管理措施,确保规划的行之有效 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状况不断涌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不断调整策略,及时修改规划中的不成熟部分,真正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政府的引导,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又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迎接困难,面对挑战,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适时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补充,使规划科学合理,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如在规划时不能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等问题,擅自将原本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等用地改变为停车场用地。 合理规划居住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出行的便捷。 将工业化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进行新型工业化部署时,要综合考虑地域状况和城镇化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和工业布局。城市在进行工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厂址的选地,实现工业布局与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形成专业的工业聚集区,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实现商业、服务业以及住宅区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发展要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拓宽融资 渠道 ,尽可能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通讯、地下网管等各项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加快城市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征土地的管理,规定土地建设期限,对于拖延建设期限的单位和企业法人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要求缴纳延迟赔偿金。规划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制定最高建设期限,杜绝炒地现象的泛滥。 总结: 城市规划旨在引导城市经济朝着适应原有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前进,它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成为城市发展的科学引导,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1]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2012(03) [2]贾晶晶;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1(04) [3]高中清;__勇;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11) [4]耿毓修.对城市规划的几点研究[D].三联出版社.2010(8). [5]涂军飞.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 2008,(14). [6]冯现学.浅析如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

生态学与城市建设内容摘要 1.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1.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国内外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能集约地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促进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另一方面,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其中住房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特别是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新的城市历年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生态学是以自然界的有机体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长和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生态学家在投身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其初期的狭隘的纯自然的倾向和学科局限,把人类活动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围之内,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作为宏观领域的发展方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崭新的面目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城市生态学是生态科学和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居环境、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理念。20世纪70年代一批生物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城市。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城市环境影响下动植物区系的变化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其对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前景所做的估计,进一步激起了人们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兴趣。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人和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环境过程和环境压力,找出人类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径和方法。此外,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于1974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成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IIUE)、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开展了相关研究。我国城市生态学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生态学传入我国,引起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科学家的广泛兴趣。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其重点在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为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1997年12月,全国第三届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1990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展开了生态城市研讨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这些都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生态城市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有: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被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是以产业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他包括生态农业的实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处理;能源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此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交通方便。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urbanmetabolismmethod)、生态足迹法(Footprintmethod)、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cycleassessment)、模糊数学方法(fuzzymethod)、单指标评价(individualindicatorassessment)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s)等。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当前我国正在研究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问题。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选取应遵循以下3方面的原则:第一,代表性。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选指标要能反映该城市的本质特征、复杂性和质量水平。第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应使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第三,规范性。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此外,香港在研究城市生态时成功地运用了城市代谢法。在广州和青岛等城市生态的研究中则引入了生态足迹的方法。4.展望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应当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由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至少有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显得模糊不清,甚或无所适从。大体而言,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应当说,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因为,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埃尔德里奇()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注:参见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页。)《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城市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城市史 研究在国内外的普遍展开,人口流动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对此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检讨,或许会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检讨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研究历程,以本世纪70年代为分界,我将此分为两个阶段。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现象即已引起学界重视。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个世纪中,本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关资料的整理方面,“足够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在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的英文本《现代中国人口》中如此写道: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青人从乡村徙入都市里,包括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继续不断的徙民都是来自乡间的。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是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注: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页。)国内对本研究领域的关注首先出现在20、30年代活跃的社会学界。1929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首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先河,该书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都市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述。一些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著作也开始涉及此一领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黎世衡的《历代户口通论》,就有根据海关报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资料和10万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此书为作者在燕京大学所讲“中国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列有“城乡人口之分布”一节并对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重作出估计。20年代以降,农民离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严重问题之一,初步统计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号(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号(1937年12月)连载的吴至信的《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专文。该文分农民离村之时代背景、原因、数字分析、出路、社会影响、展望、结论七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是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一号1926年1月),该文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日本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风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卫等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集市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论文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集市人口作出了统计或估计。(注:参见(美)施坚雅(Skinner)“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注释20,原文载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Press,1977。按,笔者至少见到施坚雅此文的三种中译本,即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2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城市史 研究》第1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式》。惟《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有注释译文,后两种均删去未刊(或未译?),亦属憾事。本文以下引用施坚雅此文者,均依前者。)加藤繁的《清代村镇的定期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文根据康熙、乾隆以来,以至光绪、宣统和民国时期的大量方志,考察了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七省各州县的定集市,并尽可能地估计了各州县定集市的平均人口。(注:原文载1936年2月《东洋学报》第23册第2分册,中译文见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另一位不应忘记的日本学者是饭田茂三郎。1934年10月,根据饭田茂三郎在“望月军四郎氏基金中国问题讲座”的演讲稿,由洪炎秋、张我军合译《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由北平(北京)人人书店刊行,该书专辟“中国人口的都市和村落别的构成”一节,对30年代初的中国都市化提出看法。另外,在1929年《社会月刊》第一卷第六号上,还刊登过曾任上海《每日新闻》及《上海周报》记者的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一文,该文分农民离村的沿革、农民离村的数量、农民离村的质量,农民离村的原因、农民离村的类别、农民离村的时期、农民离村的职业、农民离村的影响,共八章近两万言,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比吴至信同题文章早8年)。大洋彼岸美国学者也对本领域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作出了贡献。笔者所见最早的此类资料整理是夏之时(Father Richard)的《中华坤舆详志》,辑录范围主要限于20世纪头十年。(注:Father Richard:Comprehensive Geographyof Chinese Empire.)此后40年均有城市人口资料的论著出现:如史杜弗(stuffer)在《中华归主》中辑录了1922年的数据;(注:Stuffer:The Christion Occupation of China.)杜格谢夫(Boris. )在其论文《中国城市人口》中辑录了1920年代末的城市人口资料;(注:Boris P. Torgasheff:TownPopa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Critic April )Gleen T·Trewartha则综合40年代以前的各种资料,著有《中国城市:数量与分布》;此类资料集大成者乃为莫里斯·B·厄尔曼(ullman,morris B)的著作《大陆中国的城市1953-1958》。施坚雅和珀金斯(Dwight H·perkins)均认为此书是此类资料最为完整的一部。(注:参见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54-55页,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70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中最富理论色彩的是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理论。1964-1965年施坚雅的长文《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连载于《亚洲研究学刊》(注: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AsiaStudies 。),在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irstaller)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施坚雅根据其在1949-50年间在四川成都东南25公里处的集市高店子所作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许多定居海外的大陆移民的采访,并参阅各地方志和其他出版物,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论点:同下一级的中心地相比,上一级的中心地能够提供更为专门化的货物供应,并拥有更为广阔的腹地。据此,施氏还划分出了五个等级的中心地:基层集市、中型集市、中心集市、地方城市、区域城市。应当说,40年代陈达先生概括的本领域缺乏“足够系统的研究”局面一直沿续到70年代。1966年,新当选的美国亚洲研究会主席奈特·毕乃德在其题为《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的就职演说中,仍然不无遗憾地讲道: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近代交通运输和商业的扩展以及十九世纪末以来近代工业的扩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刺激。虽然这种发展与现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首先出现在外国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纯粹的中国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遗憾的是,这个时期中国人口的可靠数据几乎没有,也几乎没有人去把分散的资料收集起来,以说明城市化的趋势。(注:奈特·毕乃德《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译文见(美)西里尔·E·希等主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第218页。)二七十年代后,本领域研究开始打破长期沉寂的局面,而新局面的出现首先来自美国汉学界。大体而言,七十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受费正清(John )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Impact-respense model)和利文森()为代表的“传统——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一个长期停滞的状态,循环往复而缺乏突破传统社会框架的内部动力,只有到19世纪中叶遭遇西方冲击后,才发生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剧变,柯文(PaulA. Cohen)批评其为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六、七十年代之交,在美国方兴未艾的历史反思潮流中,年轻一代的史学家一面尖锐地批评“西方中心论”的弊端,一面又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以实证的研究成果向其发起挑战。柯文将此概括为“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并将其特点归纳为四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注: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5页。)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的“怪杰”施坚雅先生是“中国中心观”的代表人物,而其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注: Skinner,The CityinLate Imperial .)则将晚清 城市史 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按不同主题分为三编,每编各收入论文五、六篇,并冠以施坚雅所撰的专题导言,其中施氏本人的《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与地方体系层次》、《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等重要论文均收入其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诺顿·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评论道:“此书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已经跳出了晦涩难懂的传统汉学的窠臼,开始进入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比较城市研究的轨道。”(注:引自陈桥驿:《读〈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的两篇书评》,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施坚雅对晚清城市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其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regional system theory),在他看来,“工业化前期,以中国作为整体的全国城市化率实际上几乎毫无意义,要重新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各个区域出发。”(注:《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1页。)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施坚雅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长江下游、岭南、东南、西北、长江中游、华北、长江上游、云贵及东北(施氏认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此区尚在开发之中,不宜列为完整地域进行系统分析)。施坚雅的这种划分,不仅打破了传统以政治边界(即省份)划分中国的方法,而且改变了自2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城市化无从谈起的韦伯模式,其意义重大且影响巨深。施坚雅的理论并没有停止于此,他还在其宏观区域理论中引入了中心边际论,即每一个宏观区域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中心地区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大,交通运输发达的大城市所在地;而边际地区则是较中心地区各方面均为萧条的、联系较为松散的地区。换言之,人口和资源往往集中在中心地区,并随着从中心向边际地带外移越来越稀落。柯文对此评论说:“在我看来,施坚雅取向的最大优点在于他同时突出了各个区域之间以及每一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注:柯文前揭书,第145页。)应当说,施坚雅的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例如许多学者对施氏理论忽略各巨区(macroregion)间的联系,忽略全国性因素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注:Barbara Sand. Ramon H. Myers,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1986). Gilbert Rozman,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in China.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不能忽略的是,施坚雅的理论受到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兹曼(Glbert Rozman)的影响。(注:有关罗兹曼的介绍,可参见郑羽:《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吉·罗兹曼教授》,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罗兹曼在1973年出版的《清代中国和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城市网络》(注:ClbretRozman,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此书由罗兹曼先生赐寄,谨致谢意。)中创立了城市空间网络学说。罗兹曼认为,在中日两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落后于日本,在此书的扉页,他特别绘制了两个金字塔形的图形来说明中日两国城市结构的差异。罗兹曼强调,由于中国人口集中于城镇和乡村,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寥寥可数,因而金字塔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种城市网络,使中国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体系,从而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日本的情况则恰恰相反,19世纪初期开始,伴随着各地大城市的出现,农村的集市却呈衰微之势,日本的城市网络表现为规格的金字塔形状。中日两国城市网络的差异,正表现在城市化指数的巨大差异,罗氏认为,18世纪日本的城市化指数已是中国的两倍多,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这种差距愈发加大。还应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珀金斯的相关成果。珀金斯在6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注: Dver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中译本由伍丹戈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中,曾专辟《城市人口资料,1900-1958》一节作为附录,罗列了约1900-1910年、20年代初期、1938年、1953年、1957年、1958年6个年份(代)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据,并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冈先生长期致力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据笔者陋见,80年代后赵冈先生对中国 城市史 研究给予关注,1983年作者的长篇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在台湾《食货月刊》第13卷第3-4期发表,可以视其为城市人口的代表作。该文估算了自战国迄至近代的城市人口,并判断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的发展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十二世纪的南宋和十九世纪的清末。他认为,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至19世纪中叶降至最低点。90年代初,《历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赵文《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注:《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5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又出版了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收录了他有关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有关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的个案著作,最应注意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威廉(wlillan,T. Rowe)有关汉口的两本著作,即1984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1989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976-1985》。(注:William andSociety in a ChineseCity,1796-1889,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4;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其中,在1989年的著作中,罗威廉在第一个部分就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首先进行了讨论,涉及到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问题,以便展开对其冲突与社区主题的讨论。罗威廉此书还以汉口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八、九十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汉学界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范畴,正如杨念群先生概括的那样:“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以史实勾勒出了一幅国家向社会公域让渡权益的斑斓画面。”(注:杨念群:《“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载《中国书评》,1995年5月总第5期。)台湾学者刘石吉对江南市镇研究多有贡献,其《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有关江南地区专业市镇、太平天国后市镇发展、市镇数量分析三篇论文,其中即有“市镇人口的一个估计”。又,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项目,迄今所出版的湖北、山东、闽浙台、湖南、江苏、安徽六种,均有对人口及城市化的专门论述。三七、八十年代之交,伴随着国内史学研究新局面的出现,“中国 城市史 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张仲礼语)。“七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城市历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进入90年代,大部头的四城市研究专著陆续问世;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论文10年间已超出千篇;各种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讨论会在各地相继召开;专门的《城市史研究》杂志应运而生。有学者预言,城市史有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但其成果也足以令人欣喜。除“七五”期间被列为重点研究的四城市史均辟专章或专节对城市人口以专门论述外,(注: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罗澍伟主编《天津 城市史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对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人口研究的专题著作:邹依仁的《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竞能主编的《天津人口史》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光辉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史明正《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茅家琦主编《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以及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何一民《中国 城市史 纲》、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胡焕庸等《中国人口地理》、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等专著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本领域的研究。有关江南市镇研究的论著也有两部: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与有关专著相比,本领域的学术论文相对为少,初步统计不过30余篇。1989年拙文《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或许是最早涉及本领域的学术论文,此文初步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领先,近代落伍的史实,并对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及城市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拙见,虽不免粗略缺陷,似亦抛砖引玉。90年代后,本领域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其中乐正先生的《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及《近代城市发展的主题与中国模式》对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迟滞、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及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对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况、原因、特点也有粗略的罗列和论述;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地区流动》,以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论述了人口流动的形式及流动者身份、流动人口的归宿及地域构成两个问题;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也对此期人口城市化的加速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趋势有概略阐述;张庆军《民国时期都市人口结构分析》就民国时期都市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婚姻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关农民离村问题的研究则有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和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两文。(注:以上可谓本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分见《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1992第2期;《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人口经济》1991年第4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代中国》第3辑;《民国档案》1992年第1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个案的城市人口研究论文也时有发表,主要有:周源和、吴申元《上海历史人口研究》、王跃生《清代北京流动人口初探》、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沈毅《近代大连城市人口略论》、竺菊英《论近代宁波人口流动及其社会意义》、吕实强《清末民初期间四川城市的发展》、何一民《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徐曰彪《近代香港人口》、王笛《清代重庆移民、移民社会与城市发展》、吉石羽《传统期之天津城居人口探析》、张利民《论近代天津城市人口的发展》、许擅《16-19世纪山东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势》等。(注:分见《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人口经济》1989年第6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期;《 城市史 研究》第1、2、4、11-12辑。)另外,笔者所见的未刊论文尚有杜语博士的毕业论文《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夏明方博士的毕业论文《灾害、环境与民国乡村社会》、马学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368-1911年江南地区分析》等,也对本领域问题有所研究。对于明清以来城镇的研究,尤其是对江南城镇的研究可谓成果斐然。涉及本领域的两篇综论性的城镇研究论文是黄苇《中国近代集镇墟集的兴衰存废问题》和慈鸿飞的《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问题》。(注:分见《学术月刊》1979年第3、4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至于地区性和个案城镇的研究论文至少在数百篇以上,兹不赘录。四对本研究领域作上述扫描式的回顾之后,这里有必要就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史的区别稍费笔墨。笔者认为,城市史与城市化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范畴。就联系而言,二者研究的对象都离不开历史存在的城市客体;就区别而言, 城市史 要回答的问题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历史,而城市化史回答的重点则在城市的“化”这一过程,当城镇或城市出现于地球之时,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的历史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城市化乃是一个发端于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而迄今尚未完成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上述回顾主要限于本领域的研究,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注:有兴趣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状况的读者,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详细的论著目录则见《 城市史 研究》第1辑,第11-12辑附录。)

关于资源型城市论文范文资料

归纳起来,中国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源性企业负担重、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区位不佳和基础设施欠账多以及城市管理条块分割等。一、 资源性企业负担重资源性企业是指开采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的企业,主要包括煤炭企业、石油企业、冶金企业和森工企业等。这些企业基本上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经营期在40年以上,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已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主要包括离退休人员多、企业办社会支出大、税费负担重以及债务负担重。(一) 离退休人员多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性企业,有的是在解放前就已建立,有的则是在“一五”、“二五”时期建立,少则40年,多则近百年,至今形成了大量的离退休人员。(二)企业办社会支出大与中国其他类型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资源型企业都自己办有学校、医院甚至派出所、消防队等社会事业。并且由于资源型企业初办时,大多没有城市依托,因而企业办社会的内容比其他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多、更全。(三) 税费负担重中国资源性企业的税赋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如攀钢集团公司,2002年所缴各项税收为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通化矿务局,目前的综合税率为9%;辽宁省的有色矿目前的税费占销售收入的%,化学矿税费占销售收入的11%。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矿山企业的税赋比其他工业企业高1倍,比国外同行业高出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造成资源性企业税赋重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资源性产业其列入第二产业,设计税收政策时与制造业同等对待,因而也征收了增值税,尽管采用的是 13%的低栏税率,但由于资源性企业的进项抵扣少,故而增值税的实际税赋重。同时,资源性企业还要比其他类企业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如大同煤业集团现行的资源税征收标准为每吨元,矿产资源补偿费约为销售收入的1%,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两项合计约为每吨煤炭元。(四) 债务负担重由于体制、历史、管理、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原因,有不少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差,造成了大量的债务负担。例如,鸡西矿业集团1985年~1994年10年总承包期间,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92年后,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全行业最为困难的企业之一。总承包10年中,上级给公司核定的亏损指标为102470万元,而该公司实际亏损334372万元。为了弥补亏损指标的不足,公司将国家所给的各项增收政策135758万元和企业自有资金26734万元,加上国家给予的水灾补贴2404万元,总计165896万元,全部弥补了超亏,即使这样,公司仍超亏66066万元。1995年和1996年,即使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亏损指标,但那是在大量拖欠工资、减少生产经营投入和增加还贷基础上完成的。由此以来,1997年就进一步加剧了困难,特别是1998年,全公司大井原煤产量仅完成521万吨,亏损高达101379万元,多年累计超亏约18亿元。截止1998年末,资产负债率达%,流动资金贷款11亿多元,基建贷款亿元,人欠、欠人逆差亿元,欠发工资37671万元。又如葫芦岛的杨家杖子矿,原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为大型钼金属釆选企业,位于杨家杖子镇。始建于1899年,“一五”期间的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曾经是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钼生产基地。由于矿产资源逐渐萎缩、历史包袱不断增加等多种原因,该矿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亏损,到1999年10月末,累计亏损挂账达亿元,只能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总资产亿元(不含土地),总负债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40%。1998年秋,朱总理在大连听取国有大中型企业汇报时,将该矿确定为辽宁省7户关闭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之一。1999年11月,该矿宣布关闭,2000年2月,按法律程序正式宣布破产。二、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缓慢石油、煤炭、冶金、森工等资源性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老国有企业,不仅存在上述提到的负担重的问题,而且有机制不活、设备老化、冗员过多等一般老大型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共同弊端。此外,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难,主要包括:一是一些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衰竭。如辽宁省北票市煤炭开采已有120年历史,目前基本没有可采储量,矿务局已整体破产。有的虽有一定储量,但大多埋藏深、品质差、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在现有条件下企业难以取得效益。如黑龙江省鹤岗市虽有煤炭可采储量近20亿吨,但大多为深层煤,开采成本高,连年亏损,难以为继。二是新资源、新材料和新能源对传统能源、原材料替代的加快导致资源性产品的市场萎缩。三是长期以来,中国对资源型产品定价过低,使得资源型企业积累较少。四是由于进入资源型产品生产的门槛较低,近十多年来,一些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都加入了开采资源的行列,使得煤炭等资源型产品的市场供大于求,大型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小企业的竞争压力。五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要求,森林采伐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上述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相当部分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具体表现为:生产规模出现萎缩,下岗失业职工增加;企业长期亏损,生产经营效益低下;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性企业而形成和发展的,资源性企业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其工业产值、税收、从业人员等指标基本都在40%以上,有的由高达80%~90%。因此,资源性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必然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活力。从投资看,大型资源性企业的投资一般要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0%~50%,有的甚至达70%以上。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企业的投资能力肯定上不去,全市的投资能力也必然上不去;从消费看,大型资源性企业的职工及家属要占全市城镇居民的1/5至1/3,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职工及家属的消费水平定会下降,全市消费水平也必将下降,在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中,资源性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全市消费水平的“晴雨表”;从财政收入看,资源性企业所缴纳的税收一般要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以上,如黑龙江省的鹤岗矿业集团缴纳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60%,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城市财政也必然大幅度下降。同时,资源性企业的不景气还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源型城市中,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大型资源性企业配套,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相关企业则无一幸免,从而对城市发展和稳定形成全面冲击。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出现衰退,导致了区域性经济增长缓慢。例如,“九五”期间,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量1/4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个多百分点,资源型城市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的山西省,其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个百分点。三、 下岗失业人员多资源型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资源的枯竭或资产组建而造成的资源性企业减员;另一部分是因资源性企业的萎缩而萧条的关联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则是因城市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而形成的新增劳动力的失业。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型城市除了一般城市所具有的“三废”污染外,还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土地塌陷这是所有煤炭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据1998年调查,每采万吨煤形成下沉地面3亩。中国每年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土地万一2万公顷。截止2001年,双鸭山煤炭采空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塌陷区面积为62平方公里,涉及居民万户,万人。大同市50年累计生产煤炭20亿吨,形成采空区近万公顷。山西省孝义市也现有土地塌陷面积达到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6%。安徽省的淮北市和淮南市土地塌陷面积分别达到和万公顷。(二) 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主要包括冶金城市的矿石堆放和煤炭城市的煤矸石堆放及电厂的粉煤灰堆放。据有关资料,全国历年积存的废石、尾矿累计占地万公顷。据1998年调查,每形成万吨铁生产能力,需占地公顷;每采万吨矿石压占土地~1公顷。如黑龙江省的鸡西市,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达1亿多吨,每年正以60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加,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且严重污染了环境;陕西省铜川市现有煤矸石堆放量达万吨;四川省的攀枝花年产生工业废渣1200万吨,占四川省的1/2,目前累计储存量达亿吨,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三) 水资源破坏在中国资源型城市当中,水资源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城市的水体多次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山西八大矿务局有40%的矿区严重缺水,60%的矿区水质不佳。山西省大同市,是全国100个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均占有量为2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量2400立方米的十分之一,是山西省人均量570立方米的39%。市区年均超采地下水亿立方米,造成市区地下水位以年均l~米的速度下降,已形成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3个乡镇、110多个村庄、11万多人、2万多头大牲畜,因水位下降、水井干涸而不得不到几十里外拉水。山西省孝义市也因采煤导致万人饮水困难。五、 城市区位不佳和基础设施欠账多众所周知,在资源开发中,中国长期以来是采用“一矿一城”的模式,即要开发哪儿的矿产或森林资源,就在哪儿建一座城市,这样一来,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宏观区位。据有关资料,全国约80%的资源型城市分布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相当多的城市是在穷乡僻壤或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不少城市如大庆、鹤岗、伊春、玉门、克拉玛依、个旧、乌海等深处内陆或边远的荒漠地区,而中国的经济重心则位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这种宏观区位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具体分析起来,这种不利,一方面表现在它们离主要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较远,或者说离主要的市场较远,增大了产品外销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难以接受经济中心的辐射,接受从发达地区流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从微观建城条件看,“一矿一城”模式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缘矿而建,矿开到哪儿,城则建到哪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有不少城市是建在低山丘陵上,如黑龙江省的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甘肃省的白银市、四川省的攀枝花市等;有些城市因为缘矿而建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分散的城市布局,典型的例子是黑龙江伊春市、大庆市和安徽省的淮南市。无论是城建山丘上还是分散的城市布局,都大大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成本,使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一般城市高得多。与此同时,由于当时不注意或不重视城市规划,导致一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极不合理,现在要改造起来已非易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各个领域基本上都是遵循“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直接进行生产的矿山建设,而忽视了人们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资源性企业与地方政府实行“政企合一”时,处于青年期的资源性企业有能力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但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影响而没有花多少钱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意识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时,“政企合一”的体制已被“条块分割”所取代,资源性企业没有义务花钱建城,而本该负责城市建设的地方政府因为财力有限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一来,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所难免,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六、 条块分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长期以来,作为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经济主体的大型资源性企业,如石油管理局、矿业集团、钢铁或铜业公司等,一直由“条条”管理。近几年,除石油企业外,基本上都下放由省里有关部门管理。不管是归中央管,还是归省里管,对资源性企业所在的城市而言,条块分割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与城市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冲突。近几年,大多资源性企业虽然名称上都进行了改制,如原来的“矿务局”改为“矿业集团”,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条件,企业作为政府附属物的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过去是中央某部门的附属物,现在变成了省级政府某部门的附属物,企业领导仍然是随着主管部门考核指挥棒转动。例如,目前,某省有关部门对一个任期内煤矿企业领导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指标:一是利润指标;二是安全指标。这种管理办法逼得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和淘空企业,必然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能力。而对城市来讲,尽管现行的干部体制也有令“书记”、“市长”为快出政绩而采取短期行为的因素,但就城市发展本身来说,则是要求实现长期的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和学校、医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分属于资源性企业和城市政府,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由“政企合一”体制演变过来的,因此,资源性企业都办有供水、供气等城市公用设施和各种层次的学校及医院。在目前形势下,将资源性企业所属的供水、供气等单位移交当地政府,政府有积极性但企业积极性不高。因为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单位现在效益都不错,将其移交当地政府,资源性企业担心利益受损,即使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将资源性企业与城市所属的供水、供气单位合并起来,资源性企业也不积极。将资源性企业的学校移交当地政府,企业有积极性但政府没积极,原因是政府要增加教育支出。学校移交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移交后资源性企业不再支付教育经费;另一种是移交后若干年内资源性企业继续支付等额的教育经费。如果是前一种,很显然,当地政府要增加原企业所属学校的开支。如果是后一种,尽管资源性企业继续支付等额的教育经费,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资源性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的所属学校的教职工待遇均比当地政府所属学校低,政府接收后,则原资源性企业所属学校教职工必然要提高待遇,资源性企业原有的教育经费则不够用,需要政府额外增加经费,这对财力有限的当地政府来说也是难以承担的。将医院移交当地政府,资源性企业与当地政府都比较积极,因而进展比较顺利。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资源性企业所属医院基本上处于收支平衡状况,由谁管理都一样。城市公用设施和学校的“条块分割”使得当地政府无法对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造成资源浪费。如西北的某冶金城市,供水一直主要由资源性企业承担,但由于时间过长,设备已经老化,打算从国外贷款进口设备进行改造。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建了一水厂因为没有用户设备一直在闲置。又如东北某一煤矿城市,一方面,矿业集团的学校因为最近几年投入较少、质量较差而使学生纷纷转向当地政府的学校,出现校舍闲置;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举办的学校因为学生增加较快而不得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新建校舍。等到将来的某一天,矿业集团所属学校与当地政府的学校合并后,很可能出现校舍总量过剩局面。

崔彬

1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的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经济体制的转换,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重重压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紧迫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基本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至1996年我国共有建制市666座,其中资源型城市126座。矿业城市是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以矿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矿业向国家提供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并为国民生产发展发挥过关键性的作用。据最新研究统计,目前我国有矿业城市(镇)426座,矿业城市人口达31084万人。矿业城市(镇)在我国较集中且分布不平衡,数量较多的省区依次是:河北、河南、贵州、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江西、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和辽宁、安徽、内蒙古也有数量不等的矿业城市(镇)。全国426座矿业城市中,地(盟)级市86座,占;县级市有125座,占;镇级有215座,占。

矿业城市的分类

在区分资源型城市数量的界定标准上,许多学者意见纷纭,在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成因型分类

(1)无依托矿城。指在原先没有城市的地方,因矿业开发活动而形成的矿城,如玉门、克拉玛依、大庆、东营等。

(2)有依托矿城。指的是原先已有城市,后因附近地区发现和开发矿产,因而使早先的普通城市具有矿城的功能。如邯郸、濮阳、徐州等。

(3)历史矿城。指的是原以矿业开发为特点,后因替代产业发展,矿业在产业结构中已不居主导地位的城市。如景德镇、盐城及美国旧金山等。

(4)矿名矿城。以矿而得名或以矿而著称的城市。如四川的石棉(石棉)、浙江缙云(膨润土)等。

工业经济型分类

(1)石油城市(大庆、东营、盘锦等);

(2)煤炭城市(大同、平顶山、阳泉、唐山等);

(3)有色金属城市(金昌、白银、个旧、铜陵等);

(4)钢铁城市(鞍山、邯郸、包头等);

(5)化学化工城市(格尔木、云浮、自贡、钟祥等);

(6)陶瓷建材城市(宜兴、景德镇、佛山等);

(7)旅游疗养城市(五大连池、从化等);

(8)综合性城市(邯郸、唐山、淄博等)。

矿业城市的重要作用

矿业城市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

我国形成了能源与原材料的强大供应系统,已成为体系完整、矿种齐全、矿产资源量和矿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位的矿业大国;我国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0种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矿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全国生产的矿产总量中有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铁矿石、70%的天然气是由矿业城市提供的。

矿业城市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矿业城市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9年,全国矿业城市(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17亿元,占全国的;人均GDP为9817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倍。矿业城市以占全国的人口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矿业总产值2895亿元,占全国当年矿业总产值3573亿的81%,占当年全国GDP的。由于矿业的巨大后续效应,矿业产值及矿产品加工工业产值则约占全国GDP的30%;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矿业城市向国家交纳了大量利税,为国家财力增强做出重要贡献。目前,矿业城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37%,人均GDP为全国人均值的倍。

矿业城市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矿业城市多建于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矿业城市是区域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高度聚集的场所,是区域人财物的聚集中心,它所固有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如攀枝花,从1965年开始,经过35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最大的钒钛生产基地,周围辐射20万km2、2000万人口,成为川滇交界地区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中心。矿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001年,西部地区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青海、新疆的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

矿业城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矿业城市的兴起,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仅矿业城市中的矿业职工就约有827万。矿业的发展带动与促进了矿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扩大整个社会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矿业城市里聚集着全国80%的矿业职工,全国25%的人口。这对于安排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矿业城市已吸纳人口达亿人。

矿业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国家,1949年城市化率仅有。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查开发的成功,先后建起了400多座矿业城镇,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1999年的城市化率已达31%,县以上矿业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上升至2001年的33%左右。

矿业企业的发展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996年占,2000年达31%左右。在这一进程中,矿业城市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作用,矿业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比重稳步提高,1980年占,1987年占18%,1991年占20%,1997年占25%。

我国矿业城镇中生活着亿人口,矿业城市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亿人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问题;矿业城市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持续供应问题。在50余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矿业城市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资料,缴纳了巨额利税,并在带动区域和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新兴矿业型城市的白银市,也首当其冲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生产的矿产总量中有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铁矿石、70%的天然气和其他一些矿物原材料由矿业城市提供的,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目前矿业城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37%,人均GDP为全国的倍;矿业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矿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分析,全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市(镇)中,处于成长期的有84个,占;鼎盛期的291个,占;进入衰退期的51个,占12%。当前,矿业城市共同面临着:

(1)支柱产业单一,长期以来,矿业城市(镇)以矿业极其相关产业为支柱产业,城市的主旋律是以矿为本。

(2)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有700多座矿山即将闭坑或面临闭坑的威胁,将直接影响到300多万矿工和上千万职工家属的工作和生活。

(3)企业负担过重,矿业作为第二产业,承担了过高的税费,缺少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

(4)环境压力很大。全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现有固体废矿渣积存高达60亿~70亿吨。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仅煤矿排放的废水每年达26亿吨,废气达1700亿m3。

(5)城矿关系不顺,矿业城市(镇)由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给城市管理上带来很多不顺。

(6)竞争能力不强,矿业城市(镇)由于产业的单一,人力资源的单一,环境的污染,在进入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能力。

总之,资源型城市的这些问题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存在,只不过是隐性的,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逐步显现出来,其主要原因有:

(1)资源型城市与综合性城市相比,前者以矿为本,后者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差异和理念差异;

(2)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因素先天不足,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头培育市场经济;

(3)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的主体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暴露出来的矛盾与问题自然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4)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模式:资源开发-产品-三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经济效益的低下。

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模式

长期以来,矿业城市的基本经济运行模式是:矿产资源开发-矿产品-尾矿的线形经济运行模式,其结果是高消耗、低产出、强污染。今天,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一经济运行的恶果。因此,在矿业城市亟待转型的今天,改变矿业城市旧的经济运行模式,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势在必行。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可持续发展

定义

布伦兰特夫人领导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公平性原则包括三重含义:一是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三是全球分配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考虑资源的临界性”(《Our Common Future》)。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就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1)资源的承载力:通常被称为“基础支持系统”。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的资源占有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如果可能满足(当代与后代),则具备了持续发展条件;如果不能满足,则须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挖掘替代资源,务求“基础支持系统”保持在区域人口需求(当代与后代)的范围之中。

(2)生产能力:通常被称为“动力支持系统”或“福利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的总体水平上,可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所能提供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此种生产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与人的需求同步增长。

(3)环境的缓冲能力(环境容量承载能力):通常被称为“容量支持系统”。人对区域的开发、人才资源的利用、人对生产的发展、人对废弃的处理等均应保持在环境的允许容量之内。否则,发展将不可能持续地进行。

(4)进程的稳定能力:通常被称为“过程支持系统”。在整个发展的轨道上,要尽可能避免与防止出现由于自然波动(特大自然灾害与不可抗拒的外力干扰等)与经济社会波动(因战争或重大决策失误所引起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里有两条途径可选择:其一,培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包括抵御自然灾害或经济波动、震荡所引起的不稳定与经济失衡的能力;其二,增加系统的弹性,即受到干扰时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亦即有迅速的系统重建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通常被称为“智力支持系统”。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行动能力、人的决策能力与人的调整能力应适应总体发展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与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

上述五个要素全部被满足之后,便可被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作出判断,并可全面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潜力。

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延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总结了洛林模式、九州模式、休斯敦模式、威尔士模式、鲁尔模式等五种资源型城市产业延续的成功模式:法国洛林模式的成功做法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日本九州模式是以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美国休斯敦模式则是以拓展产业链条来带动城市的持续发展,英国威尔士模式是以大项目引进带动城市产业调整的,德国鲁尔模式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产业转型的。

总之,国外资源城市的基本经验是:以引入高新技术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换,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分工细化为路径推动产业链条延伸,营造中小企业的生长平台;以政府财政为杠杆和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推动衰退产业区域振兴,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 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双重约束:其一是资源枯竭带来的城市发展困境;其二是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体制瓶颈”约束。这双重约束交织在一起,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困难重重。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资源基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资源产业,建立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体系;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体系;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系等。

朱训将矿业城市发展的战略具体总结为:

(1)多元发展战略;

(2)适度开发战略;

(3)集约经营战略;

(4)绿色矿城战略;

(5)科教兴城战略;

(6)筑巢引凤战略;

(7)城矿互利战略;

(8)城矿扶持战略。

5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各国际组织,各个国家、地区从不同角度相继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框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问题上,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

RCSD=f(Q1,Q2,Q3,Q4,S,T)

式中,RCSD-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Q1-经济系统;Q2-社会系统;Q3-资源系统;Q4-环境系统;S-空间变量,即处于不同空间的城市;T-时间变量,即发展的不同阶段。

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多个指标进一步体现:

Qi=f(Qi1,Qi2,…,Qin) i=1,2,3,4

参考文献

于立.2004.资源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王信领等著.2000.可持续发展概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刘江主编.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曾珍香,顾培亮.2001.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滕藤.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孔繁德等.2004.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李仁柱等编著.2003.工业兴市战略初探.北京:当代杂志出版社

齐建珍.2004.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凌亢.2000.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朱训.2003.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1)

朱训.2004.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资源·产业,(5)

崔彬.2004.矿业城市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业,(5)

崔彬.2005.矿业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业,(6)

张耀军,成生魁,闵庆文.2002.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3)

宋冬林.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J].求是学刊,(4)

of Canada Prosperity through Competitiveness,Minister of Supply and Service,Ottawa,Canada

PO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Free Press NY

Grabher Cathedrals in the Desert:New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Firms in the Coal,Iron,and Steel Complex of the German Ruhr Bergman,,.Maier Todtling F.(eds):Regions Reconsidered:Economic Networks,Innovation,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New York:Mansell

Conrad Jon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rnberg Ruhr:Germany's Rustbelt Bounces Back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The client therapist relationship: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British Gestalt Journal,6,1

Cockman P et al.. Consulting,McGrawHill,Maidenhead Greenson,R(1967)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Markam Management Consultancy,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London

Rigby D Tools and Techniques:An executive's guide Bain and Co,Boston

Markham Management Consultancy,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London

Blanchard K H,O'Connor,M,and by Values,Berrett-Koehler,San Francisco

Hersey P Blanchard K H and Johnson D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3rd edition),Prentice-Hall,London

关于省会城市论文范文资料

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管理直接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它不仅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关系着整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中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先导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当前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存在问题, 从而提出了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 方法 。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ilot,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frastructure; Urba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城市管理是政府为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康、高效进行以及其他各项活动有序进行采取的必要的调控行为,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它既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又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先打好基础,因地制宜,科学预测,超前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整个城市为其预测基础和发展目标的。其服务方式、供给方式、输送 渠道 等都是分别在相关特定的系统中实现的。如道路网络系统形成城市道路骨架, 联系城市内外交通;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各自形成网络系统,把服务输送到千家万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是部分公用行业具有垄断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共性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 它的产品是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服务的,这是它有别于 其它 商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特征,其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使用都不能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平、保证稳定的原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一些公共服务产品实行价格控制,致使部分公用企业以市场经济产品制造成本,按计划经济的商品价格销售,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脱节。

(4)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效益的社会性。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推进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目的。因此,投入是政府的,产出是全社会共享的,必须把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放在整个城市经营活动中来统筹考虑。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1 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内容

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仅包括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气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等广义的内容,也包括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民需要的消费经济领域的城市管理概念,同时也涉及到人口、治安、社团组织、社会福利等在内的城市社会管理。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是以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发挥城市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综合管理。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主要是实现政府从基础设施生产领域逐渐退出的目的,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供给中,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与效率;对市场供给基础设施的弊端实行规制,克服市场供给的盲目性,在保证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基础上,保证消费者利益。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 城市基础设施生产方式

选择基础设施的生产方式意味着选择基础设施的建设者, 即是选择公共生产还是市场生产。第一, 市场生产方式。该方式最突出的优点在于保证效率。在没有市场缺陷的条件下, 利润最大化动机与市场竞争的压力最终使生产者将生产成本降低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低水平。第二, 公共生产方式。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而言, 既然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政府干预就是次优选择。

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垄断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影响其效益发挥的诸多问题。

(1) 建设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

随着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出现,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也进行了一些市场化改革, 但效果并不理想。

(2)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问题频繁

第一, 项目投资管理不规范。高估项目投资概算、多计工程结算价款、建设单位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现象普遍存在。第二, 项目建设违反基建程序。第三, 项目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 措施

1 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业”。所以,在优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当前形势下,仅有政府干预是远远不够的, 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还必须市场化。因此,我们首先要纠正思想上的偏差。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规划发展方案

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方案要从多角度考虑,既要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的需要,又要契合城市的经济、 文化 特色。在具体规划方案中, 要明确标注城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 要重点投入和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设施行业。如: 交通、电力、通信、环保几大行业都应重点规划。规划方案中,还要明确标注计划每个阶段(如一年)要达到的工程进度和计划投入资金的额度,包括资金的来源渠道等。此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中, 应尤其重视城市中心区区域和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重视加强对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只有严格执行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才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最终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快速发展。

3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

首先,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出台技术质量标准,来保证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在投入资金的协调管理上, 要始终坚持资金运用服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的原则,同时坚持资金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统一。避免出现,规划与资金管理脱节, 使资金分散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这样才能促使参与建设的企业和单位, 在责任细化的压力之下合理的使用建设资金,减少浪费,也避免了因工程质量问题不合格而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产生。其次, 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可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综合网络系统, 在网络空间里加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整合信息资源,形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针对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维护, 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的工作考核制度。有奖有罚,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真正做到快速解决问题,增强管理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产生城市集聚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提供环节还存在大量的不经济现象, 严重地影响着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无论对于城市的发展, 还是对于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俊芳. 对城市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4)

[2] 李贵民.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J]. 北京规划建设. 2009(02)

[3] 郑强.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7)

[4] 周晟宇,王洪光. 浅谈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体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9)

城市化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就是城市基础设施,是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程度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主要是以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手段为主,并存以其他融资模式。但我们发现融资渠道狭窄,运营效率低下,运营管理技术水平低下是摆在政府面前的诸多困难。随着民间资金积聚增速加快,如何鼓励、推动、完善其它资本加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了当务之急。为改变此局面,多种融资模式如BOT、ABS、PPP等均已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广泛使用。

一、项目融资与BOT融资

项目融资出现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资本运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得到普遍应用。如道路、桥梁、电厂、港口、机场、城市给排水等。项目融资是以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和全部收益为其债务(如银行贷款)的偿还提供保证的,即项目未来的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净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

BOT融资是英文Build(建设)-0perate(运营)—Transfer(转交)的缩写。其含义是一个发起者(非国有部门)从委托人(通常为政府)手中获得特许权,随之组成项目公司着手从事项目的经营,获得利润用于收回融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收益;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无偿地转让给委托人。从199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 BOT 模式的试运营和相关推广,BOT 融资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这种不同与以往的新型融资模式有助于推动民间资本加大投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承担一定的风险并且也获得相应的收益回报。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影响因素

外界多种因素对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存在着较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法规

随着我国制订和颁布多个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定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法律环境。目前有关BOT项目融资的法规性文件大多是部门内部通知,透明度低、权威性差,各部门规定内容冲突,或与《 公司法 》等相关法律不一致,导致实际运作过程中操作性差。

2.政府行为与信用

客观上讲政府缺少BOT管理 经验 ,出现政出多门、管理真空、职权交叉等现象。例如在项目的立项、规划许可、土地审批等相关手续办理方面与普通项目审批无异,导致费时费力,最终导致外部建设条件落实难、项目融资进行难。同时,政府的信用风险也是BOT 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

3.投资环境与自身实力

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并且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于BOT项目融资的招商引资也有着决定影响。企业自身必须有与BOT项目相匹配的规模与财务能力,才能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进行融资的成功率也会提高。同时,要求企业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三、 BOT融资的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就是风险识别,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客观存在多种风险及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系统归类。从企业角度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的风险识别要包括政治及不可预测风险、经济风险、建设风险、经营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衡量各种风险对项目实现目标的影响及程度。通过风险定性分析将风险进行排序,确立风险应对优先级;风险定量分析将已排序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该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对项目结果的影响层极。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就BOT融资而言,在评估可行性及特许 经营合同 中规避可预见风险;通过设计合理组合工具来接受风险;采取针对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及经济损失程度;通过购买 保险 来分担风险。

4.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指在决策主体的运行过程中,对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对具体实施情况风险规划、监控、信息反馈、识别估计、整改调整,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在风险监控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实际风险发展变化情况及可用于风险控制资源等几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综合化管理。最终实现尽早识别风险、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消除风险消极后果及吸取经验教训等风险监控目标。

四、结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认为BOT融资模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应用亦适合当前国情的需求,通过BOT融资可以实现短期内给政府解决一次性财政资金投入过大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程投资过大、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在实践之中,要通过科学分析多种因素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的影响,将风险管理实践化、风险识别具体化、风险应对数据化、风险监控常态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明确各参与方承担何种程度的风险及具体的承担方式,并将项目合同、融资合同、担保合同及其它支持文件等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方法贯穿项目建设周期,合理规划,紧密衔接,最终使得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蔡宇飞.BOT、PPP与ABS三种模式的比较探析[J].金融财会.2001(1)

城市精细化管理论文篇二 对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摘 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关键字:城市 城市管理 细化管理 Abstract: City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lso accompanied by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ogether. Strengthen city management, play city is overall function, stimulative economy, society is harmonious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and two civilized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is als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city. Key words: city; City Management; 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一、我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仍处于人治与法制并存,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管理观念上,管理意识滞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突出,致使管理效能不高。 (二)部分市民素质较低,文明意识薄弱。一些市民缺乏文明意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肆意践踏 绿地、毁绿,破坏绿化设施现象普遍存在。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主次干道排水不畅,绿化带内侧无排水设施,部分街道人行道地面砖铺设有漏土现象,造成“晴天粉尘路,雨天水泥路”的现象。个别街道交接处路面硬化不到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致使街道每10平方米尘土数量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另外,市政设施落后,施工机械老化,数量有限,管理不完善,不能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 (四)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城市管理的强制扣押容易激化矛盾,有时阻挠、抵制,严重者甚至围攻、谩骂、殴打城管执法人员。 二、加强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1.城市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 为满足市民对城市环境日益增高的期望,加速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更新城市管理的理念。城市管理是多部门、多项管理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 2.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和组织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知识、文明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等,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 3.以建促管,加快城市管理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等场(点)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实行车辆归场归点停放,加强城区交通静、动态管理。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缓解城区管理压力。 4.强化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水平。一是进行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增加城市市容、城市绿化、城区环境噪声污染、城市道路及交通秩序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改变目前城管部门管理职能缺位的现状。对一些图谋个人利益、偷盗路灯设施的不法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通过强制措施,规范提高市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二是要合理安置便民服务摊点,可以将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划为禁止区,严禁任何摊点占路经营或店外经营;将道路边角、小街巷设为控制区,合理设置一些便民性服务摊点,统一定点设置,统一管理标准,使城市管理工作更趋人性化和社会化。三是聘请协管员,在沿街商店门前划定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区域,与沿街业户共同规范门前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秩序。在城区主要道路划定机动车停车泊位,疏导乱停放的车辆。四是设立信息发布栏,清除“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方便居民发布信息。统一设计户外广告设置方案,并按要求把好审批关和设置关,充分考虑广告的设置档次、亮化效果,实现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管理。亮化效果,实现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管理。 5.标本兼治,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体制。城管执法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工作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方式,真正形成一套结构合理、程序严密、执行顺畅的工作机制。一是要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将城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城区出入口等卫生死角全部纳入城市环卫工作的统一管理,消 除城区主要干道同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环卫作业“两层皮”现象。二是环卫工作要引入竞争机制,严格环卫保洁标准,改变城区环卫保洁初级管理模式,切实建立城区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模式。三是要以“属地管理”为抓手,完善“门前五包”责任制。从“门前五包”工作的组织、督查、考核、评比入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与奖罚机制。四是要突出和谐管理、服务管理,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人性化措施,把城管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寓服务于管理,发挥辖区单位和市民的作用,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五是要突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逐步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全方位、高效率运行的城市管理模式,不断提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 城市精细化管理演讲稿 2. 如何做好地铁精细化管理论文 3. 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4. 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范文3篇 5. 浅谈城市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城市绿化论文范文资料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城市环境规划 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与,系统、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其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下载了一篇关于花卉施肥的文章。你可以参考下哈! 花卉的施肥技术 绚丽多彩的花卉以其独特的风姿形韵给人们带来精神生活的美好享受,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人增长生物科学知识,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与此同时,鲜花还用其多情的色彩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此外,花卉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经济价值,花卉的药用、食用、饮用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日渐广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事业发展迅速,现已发展为一项朝阳产业,盆栽花卉和鲜切花等不但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中国特产的名优花卉也越来越多地打入国际花卉市场。肥料是花卉生长发育的“粮食”,是保证花繁叶茂的物质基础。施肥的目的在于补充土壤营养物质的不足,满足花卉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家庭养花常采用盆栽方式。盆花养护与露地栽培花卉对肥料的要求有所不同。盆花除要求肥料中养分齐全外,还要求养分释放慢,肥效长和无毒、无臭味、不污染环境。目前室内养花常用的有机肥主要有饼肥、骨粉、草木灰等。饼肥含N素量较高,同时含有较多P素和K素,施入土中后分解速度较快,易被花卉吸收,故多作追肥使用,但施用前需充分腐熟,否则易引起花卉烂根。骨粉含P素多,是一种很好的迟 效性磷肥。草木灰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钾肥,除含丰富的K元素外,还含有P、Ca、Mg、B等营养元素,易溶于水,是一种碱性肥料,作基肥、追肥均可。常用的无机肥(化学肥料)主要有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化肥以及硫酸亚铁、硼酸等。化学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清洁卫生及使用简便等特点,因此使用较普遍。近年来,室内养花使用最多的是市场上出售的专供各种花卉使用的复合化肥,如肥花丹、护花神、花友肥等。这类化肥大多有与土 壤结合力强、流失少、营养元素齐全、浓度高、肥效较长、清洁卫生及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但施用这类化肥应注意施肥量,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介绍的用量施用,不能过多,否则易发生肥害。具体要做到合理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施肥要注意季节 冬季气温低,植株生长缓慢,大多数花卉处于生长停滞状态,一般不施肥;春秋季正值花卉生长旺期,根、茎、叶增长,花芽分化,幼果膨胀,均需要较多肥料,应适当多追肥;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又是花卉生长旺盛期,追肥浓度宜小,次数可多些。 施肥要注意花卉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花卉对肥料的要求不同。① 喜酸性土的杜鹃、山茶、栀子等南方花卉忌施碱性肥料,宜施硫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钾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需要每年重新剪的花卉需加大P、K肥的比例,以利萌发新的枝条。② 观叶花卉需N量较多,N、P、K三者的比例以2:1:1为宜。③ 观大型花的花卉在开花期需要适量的完全肥料,才能使所有花都开放且形美色艳。④ 球根花卉需K量较多,N、P、K的比例以1:1:2为宜,这样以利于球根充实。⑤ 观花观果花卉需P量较大,在孕蕾时施N、P、K的比例以2:3:1为宜,这样可促使其花多果硕。⑥ 对于一年内多次开花的花木,如月季、茉莉、米兰等,一般可分为4 个阶段施肥,即第一次施催芽肥,在萌芽前半个月或新叶初展期施用;第二次施催花肥,在花芽分化前10 天左右施用,通常以施P肥为主的速效肥;第三次施花后补肥,此时应施N、P、K复合肥;第四次施越冬肥,北方在霜冻前半个月左右施,主要施腐熟有机肥及P、K肥。 施用有机肥料 使用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不可施用生肥。各地对盆花如何施肥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江苏省等地的资料指出,施肥要看长势,实行“四多”、“四少”、“四不”,即黄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后多施;肥壮少施、发芽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徒长不施、休眠不施。同时盆花施肥要三忌:一忌浓肥、二忌热肥(夏季中午温高,施肥易伤根)、三忌坐肥(即栽花时盆底施基肥,不可将根直接放在肥上,而要在肥上加一层土,然后再将花栽入盆中)。此外施肥前要松土,因为板结的表土会影响肥分迅速下渗和根系吸收。 进行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又叫叶面施肥,是把化学肥料或微量元素的稀释液喷洒在叶面,经叶子气孔被植株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根外施肥的优点是用量少、肥效显著而又迅速,不会被土壤固定,不受根系吸收功能的影响。菊花、紫罗兰等观花类花卉喷施1%过硫酸钙溶液后叶色浓绿,花大色艳,提前开放;百合等球根类花卉喷施1%或流散悔改溶液或长势强,球根大而充实;金鱼草等一、二年生草花喷施过硫酸钙和尿素溶液后小苗叶色纯正,生长发育健壮,开花前再喷1 次则花艳而繁茂。杜鹃等嫩枝扦插后喷施过硫酸钙和尿素溶液,可促进根系的形成;发生黄化病的花卉喷施硫酸亚铁溶液,每隔7~10 天喷1 次,连续喷3 次后叶片即可逐渐由黄转绿,黄化现象有显著好转。尿素为含N量最高的中性肥料,喷施浓度一般以不超过较为安全。过硫酸钙喷施浓度一般为1%~3%的溶液。硫酸亚铁含S、Fe等微量元素,喷施浓度一般为。另外叶面施肥以早晨或傍晚为宜,因为晨夕叶面常有露水,溶液易被吸收。 自制矾肥水和施用硫酸亚铁 有些地区浇灌喜酸土壤的花卉时喜欢施用矾肥水。这种矾肥水的泡制方法是:将水20~25 kg、饼肥1~ kg、硫酸亚铁250~300 g一起投入缸内,盖上盖,放在阳光下暴晒约1~2 个月,待其发酵腐熟后取其上层的清液兑水稀释若干倍即可使用。使用这种肥水浇灌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山茶、杜鹃等效果很好。因为用上述材料配置的矾肥水,使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平均在之间。定期施用矾肥水可使盆土保持酸性,促使喜酸性土的花卉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光亮。泡制矾肥水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腐熟的肥水中每500 g肥水加1 g硫酸亚铁即成,使用时再加水稀释。硫酸亚铁Fe19%~20%,含硫是一种良好的Fe肥。喜酸性的花卉,如山茶、杜鹃、栀子、米兰等经常施用硫酸亚铁,能防止黄化病发生。Fe是花卉叶绿素形成的催化剂,缺Fe时叶绿素的形成受阻,便会产生缺绿症,叶片呈淡黄色,降低观赏价值。在正常情况下土壤是不会缺Fe的,但当土壤的pH值呈碱性反应时,土壤中可供花卉吸收利用的可溶性Fe就会变成不溶性Fe,不能被花卉吸收。从而引起花卉缺Fe黄化病。硫酸亚铁水溶液可直接供给花卉吸收利用Fe,并能降低土壤的碱度使其呈酸性反应。施用硫酸亚铁的效果大小与施用方法有关,如果用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盆土,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浇入土中的可溶性Fe会很快被固定而变成不溶性的含铁化合物而失效。为避免Fe被土壤固定,可采用的硫酸亚铁溶液向叶面上喷雾的方法,其效果比浇灌法好些。但由于Fe在花卉体中移动性很小,喷施或只能将溶液喷着点附近的叶色转绿,因此应连续向叶面上喷雾2~3 次,方能取得较好效果。在花卉生长旺季将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沤制腐熟的肥水混合配制成矾肥水稀释10~15 倍施用,则效果良好。施用硫酸亚铁还需注意,不能将其撒在盆土表面,否则很 容易被氧化变为高价Fe而失效。硫酸亚铁易溶于水,宜随用随配,不宜久存,以防氧化而失效。此外若施用硫亚铁的浓度过大,不仅对花卉无益,反而有害

浅谈城市居家绿化 摘 要:一个城市的形象, 包含了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 城市园林绿化从直观上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经济实力、生态环境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改善日常生活环境,应运而生的居室绿化弥补了城市绿地面积不足,并成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创造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空间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居家绿化 植物 配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内部的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空间也越来越重视。纵观我国目前的居住区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居家大多是按照一种典型的理性思维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然而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是一种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缺乏了生活的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对环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居家绿化的设计正是要打破这种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通过创建带绿色与生机的居住空间,来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空间。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城市的绿化空间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城市用地的紧张又使得无法一味地加大绿化面积。城市要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也不能被剥夺,所以就产生了居家绿化这个新概念。居家绿化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进行绿化造景,营造一室绿色的自然洋溢,而且对人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给我们带来了清新舒适、宁静和祥和的室内空间处理方式。 1居室绿化的作用 在居住环境中培植、放置绿色植物,观其叶、赏其花、嗅其香,并不始于现代,而是古已有之,而且为之如醉如痴的大有人在。古人绿化居住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寄情,而现代人绿化居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增加美,享受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带来的,人们深深渴望的那种愉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丰富。豪华的现代家具、电器、办公用品可以使室内生辉;恰当的绿化装饰则使室内环境高雅、清新,起到任何物品起不到的装饰效果。室内绿化装饰,已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一种追求和时尚,展现出一种时代风貌和精神文化需求。 花卉是居室绿化植物的主体,它色彩缤纷、四季相异、早晚不同、晴雨有别,又以其各具特色的形态、姿色、风韵和香味给人以生命的气息和动态的美感,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的需求。据测定,一个标准房间内如放置10株中等大小的绿色植物,其负氧离子数目会增加2~倍,负氧离子增加会使人倍感空气清新、心情愉悦[1]。在美化环境,装饰空间的同时,室内植物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缓解焦躁、稳定情绪,使人心情舒畅。另外还有些植物散发出的气味有助于人体健康。如桔花的香味,有助于治疗头痛感冒之类。 现在居室的建筑材料很多对人体是有害的,无形之中污染着人们的生活空间。绿色植物此刻就发挥出了净化空气、杀菌、消尘和调节温湿度的作用。美国科学家威廉•沃维尔曾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绿色植物,发现在24小时照明条件下,芦荟消灭了1m3空气中所含90%的醛,常春藤吸收了90%的苯,龙舌兰吞食了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种植花草是减少居室化学污染的有效办法。在室内养虎皮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大叶观叶植物能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堪称“治污能手”。据报道,茉莉、玫瑰、桂花等植物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居室绿化较好的家庭,空气中的细菌可降低40%左右。吊兰能在新陈代谢中把致癌的甲醛转化为天然的物质,还能分解复印机和打印机排出的苯,吞噬尼古丁。据统计,在绿化较好的家庭,植物体的气孔、纤毛吸附灰尘的作用表现明显,可减少室内20%~60%的尘埃。置于窗前的绿化植物有阻隔窗外噪音的作用,枝叶茂盛、叶片宽大的植物还能明显地遮挡阳光,吸收辐射,植物的新陈代谢又有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所以说,室内绿化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2居室绿化植物的选择 我国适宜居室绿化的植物常用的至少有300余种,有的枝叶婆娑、绿意盎然,有的花枝摇曳、五彩斑斓,有的姿态万千、趣味无穷,有的清雅俊秀、意味悠长,为人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居室绿化材料。 居室的主人、条件、环境不同,决定了室内绿化植物选择须遵循“因地制宜,适室适花”的原则。要充分的考虑居室的空间状况和植物的品种,如居室选用植物的大小和植物的生活习性等等。植物大小就根据空间状况来判断,一般容易掌握,但植物的生活习性则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配置。因为绿化植物的生态习性各不相同,每种植物都有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育良好的特性,缺乏这种条件则会发育不良、生长衰弱。室内一般光照不足、空气湿度低、通风条件差,所以居室绿化植物应以较能适应室内环境条件的耐荫植物为主并根据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灵活选择,适室适花,达到绿化、美化居室和促进植物正常生长的目的。科学表明,大多数观叶植物都能在室内半阴和具有明亮散射光的条件下正常生长。 目前常用于居室绿化的植物有:文竹、吊兰、冷水花、君子兰、仙人掌、富贵竹、巴西铁、合果芋、万年青、龟背竹、发财树、鹤望兰、棕竹等。 在居家绿化植物材料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三个条件: 温度条件 我国南北方住宅温度条件不同。以宜宾本地为例,地处长江流域,夏季炎热,室内温度达到30℃以上,有时持续高温,冬季温度较低,对有些植物不利,如仙客来,球根海棠等不耐高温植物则不适合在此室内摆放。所以根据室内温度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种类与品种,是室内居家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光照条件 室内一般是封闭的空间,光照条件较差。选择植物最好是耐较长时间隐蔽的阴生观叶植物或半阴生植物为主[2]。在漫射光线下,他们也能生长,并不影响观赏价值。在较大面积南窗前,离窗—左右位置阳光充足,可选用喜光照植物,如扶桑、兰花之类的植物。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植物在放置一段时间后都需要转换位置,避免植物因为向光伸长习性导致偏冠而影响其美感。 空气湿度条件 这个因素对亚热带和热带观叶植物影响较大。尤其在北方地区干旱多风的季节,或在冬季室内取暖季节,室内湿度较低,对于要求空气湿度较高的观叶植物应慎用[3]。 主人的爱好、兴趣、和需要 这些就是因人而异,以需择花。人的感观在不同的季节对植物有不同的要求,居室绿化应顺应季节变化规律,春以花、夏以香、秋以果、冬以叶作为主要选材要素。在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还要考虑主人维护管理植物的时间合技术要求,不要勉强养一些需要精心料理的植物,可选择生命力较强的植物,如长春藤、佛肚竹、万年青、竹节海棠、仙人掌科植物等。 不能用于室内绿化的观赏植物 对于一些有刺激性气味和含有毒素的植物要谨慎使用。据报道,夜来香夜间排放出来的气体会令人头昏、咳嗽、失眠;一品红全株有毒,白色乳汁会使皮肤红肿;南天竹含天竹碱,误食后会引起抽搐、昏迷;仙人掌刺内含毒汁,被刺皮肤疼痛、瘙痒,甚至过敏。对于这些植物,要注意不要触摸,更不能食用,若在室内使用时要放置在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3居家绿化的应用原则 艺术性原则 居家绿化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 毕竟居室的空间有限,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 而是在各园艺绿色植物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是园艺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景观性原则 即应该表现出植物配置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进行整体的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植物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植物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 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优美景观[4]。 生物多样性原则 居住环境中,不可能有大片的土地和空间种植大量的植物,而稀疏的几株植物观赏效果较差。只有合理考虑空间位置,进行多样植物的搭配与组合,才能营造和谐美好的景观,从而提高居家绿化的观赏价值。 4居室绿化植物的配置 室内绿化植物的配置,应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来选用。居室绿化讲究的是美,需要一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绿的形式与内涵,达到满足室内环境装饰及人们审美需求的目的。概括而言,居室绿化须达到布局协调、比例适度、色彩和谐的目的。其次按室内空间大小及光线强弱配置植物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房间大小,选用的品种应少而精并突出重点。在较大的房间要分清主次,切不可杂乱无章,应配合室内墙面色彩和家具形式及颜色,统一布置。如较深色的墙面不可配置深色的植物,以避免本来就暗的室内死气沉沉、毫无生机[5]。 居家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手法可分为:摆放式、垂吊式、壁挂式、镶嵌式、攀援式等。居室一般有客厅、餐厅、书房、卧室、阳台、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各空间功能不同、环境不一,要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不同居室环境的植物配置参见下表: 居室植物培植表[6] 居室类型/居室作用/建议配置植物 客厅/客厅是接待宾客来访及家人聚集活动的地方,总体上应体现典雅大方、热情好客的格调/君子兰、仙客来、龟背竹、万年青罗、汉松盆景、散尾葵、橡皮树、棕竹等。 餐厅/餐厅是家人及宾客用餐的地方,以改善用餐环境为目的/富贵竹、袖珍椰子、巴西铁、鸭脚木、兰花等。 书房/书房是读书、写作的地方,应营造宁静、文雅的氛围/文竹、吊兰、龟背竹、袖珍椰子、水竹、六月雪等。 卧室/卧室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地方,应突出恬静安逸、温馨典雅的特点/茉莉、米兰、龙舌兰、虎皮兰、凤梨、金琥、景天树等。 阳台/阳台是室内光线最充足的地方,适合配置色彩鲜艳、喜阳好光的植物/吊竹梅、巢蕨、天门冬、茶花、腊梅、橡皮树等。 厨房,卫生间/一般面积较小、人们活动频繁,而且光线不足、空气质量较差/冷水花、四季海棠、景天树、薰衣草、茉莉等。 阳台和窗台的绿化是居家绿化的重要内容。阳台和窗台的绿化除摆设盆花外,常用绳索、竹竿、木条或金属线材构成一定形式的网架、支架,选用缠绕或卷须型植物攀附形成绿屏或绿棚。适宜植物如牵牛、茑萝、忍冬、西番莲、丝瓜、苦瓜、葫芦、葡萄、文竹等。也可以不设花架,在花槽或花盆内栽种蔷薇、藤本月季、迎春、云南素馨、蔓长春花等藤本植物,让其悬垂于阳台或窗台外,这样既丰富了阳台或窗台的造型,又美化了围栏和街景。北阳台(阴面)光线较弱,应选择耐阴的植物,如常春藤、络石、蔓长春花、绿萝等[7]。 5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丰富。豪华的现代家具、电器、办公用品,可以使室内生辉,恰当的绿化装饰,则使室内环境高雅,清新,起到任何物品起不到的装饰效果。室内绿化装饰,已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一种追求和时尚,展现出一种时代风貌和精神文化需求。居家绿化的产生是城市绿化工作的体现, 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扩大绿化空间, 弥补城市绿化面积不足,改变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俊瑜,程绪珂主编.中国花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1):33. [2]任如红.耐荫植物在室内绿化中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观察研究.浙江林业科技.1999(3):25. [3]唐明全.现代高级宾馆室内绿化的尝试.亚热带植物通讯.1993(1):45~48. [4]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园林.1998(3):14~16. [5]赵世伟主编.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7):54. [6]陈自新, 苏雪痕.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5):46~48. [7]臧得奎.攀援植物造景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7):43.

我空间博文有好用不贵的论文检测软件还有各种最详细、有效的论文修改秘籍看能不能帮助你,可以瞅瞅希望能帮上你的忙祝顺利毕业

关于城市记忆论文范文资料

寂静的沙滩残留着一个个脚印,灰暗的天空散漫着一缕缕余辉,枯老的古树铭刻着一道道年轮,记忆,眷恋地被挽留了题记悠扬的琴声总是在静默的夜里泛起思绪的微波,记忆就晶莹地闪烁在道道微波之间。闪现着一幅幅没有定格的画面:火辉煌的都市,徘徊在十字街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快乐地栽下心中的心愿之树;在凋落的榕树下,一个人悄悄地抽噎着;在吹着风的黄昏,展望着大海的波澜。是快乐,是悲伤,是安静,还是躁动,记忆中都充溢着他们的身影。记忆不是无声的电影,有听的见的音乐,有笑声,有哭泣的声音,也不时会有疯狂的嚎叫。记忆也不是无味的白开水,他有饭的香味,温馨的饭香;有酒的味道,浓情的酒味;还有蜜的香甜,温情的甜蜜。翻开记忆的笔记,记录着有声有色的昨天,每一页都讲述着昨天的故事。欢笑和快乐是记忆中的天使,每一次回想,与他们悄然而遇,幸福总会挂在微笑的嘴角。悲伤之中,忽然感到世界是美好,愉悦之中,欣然赞叹一路走来,总有灿烂的晴天,更为明媚的阳光。历史是一种记忆,浓墨重彩的记忆。一个朝代的兴盛,一个王朝的没落,鼎盛的文化,屈辱的条约,无论是个人的历史还是社会的历史,都深深地刻在了记忆的围墙之上。已过去的记忆仍然叫人咬牙启齿,记忆中,还可以安静,平静,宁静。后知后觉,记忆之墙上的一道道醒目的痕迹,都指着昨天,警示着今天。支离破碎的过往被记忆的线缠绕着,他和人一样,似乎并不完美,想扔掉那些灰暗的记忆,但他不肯走,他要留下,他说:没有黑暗,哪来的光明。好吧,就带着所有的记忆,一起向前走着,走了之后,才发现他是重要得不可丢弃。好汉不提当年勇记忆似乎应该受到排挤,过往的事似乎不应该被记忆所包容。不!这不是记忆的真意,记忆也是现实的,他并不遥远和虚幻,闭上眼,温习着写下的从前,一鼓无形的力量由记忆散发,布满全身,站起来,握紧双拳走向明天。让所有认为记忆只是毫无意义的留恋的人汗颜不论,挽留的是否都是最美,不论,残留的是否会变得憔悴,更或者,不论,遗留的是泪水或欣慰,记忆,敞开着他的胸怀,带着他们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回味,高飞!

历史 文化 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塑造大连城市形象的要素,大连古代历史文化悠久、近代历史文化更具特色。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谈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摘要: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建设加速,新区面积增加,建设质量不断高,但能够代表大连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质量升级却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城市特色及风貌逐渐缺失。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历史文脉、城市记忆在延续传承的同时,街区本身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身得到发展;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保护,挖掘和强化历史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区域功能。 关键词:大连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发展 一、现状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大连城市经历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南山历史文化街区、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 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沙俄租借时期(1898-1904)形成的,是当时沙俄的行政区,沙俄的大连市政官衙公署等机构均集中于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东清铁路公司办事机构、俄籍铁路员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商会、公园也均设在这里。除行政办公职能外,这里还是俄国人住宅区,住宅地块以小路分割成均匀的,中间建有二至三层坡顶式的半木结构或全原木的花园式住宅。随着年久失修,街区建筑开始破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连市政府对团结街两侧进行了保护式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目前,街区内建筑许多均破败不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无业流动人口。 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日俄占领大连时期。俄国人占领时期(1898-1904)把城市规划为行政区、欧罗巴区、中国人区三个区。欧罗巴区即为现在的中山广场历史保护街区,该区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规划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洼桥以东的中山路)贯穿东西,规划的码头、火车站均设在此,交通便利。市区的主轴线规划是自港湾广场通向中山广场而直达西公园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中心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群众剧场)。在日本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实施了俄国人的规划,1909年规划在广场周围安排了大连民政署厅舍(现大连工商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道路广场及有轨电车方面,首先实施了沙俄的规划,修建了直径为213米的大广场即现在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历史街区保护较好,广场周围历史建筑保护完好,街区功能仍为商业金融,但街区内部历史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始于俄国人占领大连时期(1898-1904),是俄国高官富豪的高级住宅区。日本人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为日本人的居住区。现在这一地区为部队用地,用地功能仍为居住,但街区内历史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南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建筑多以全木质结构建造,外形则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与日式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于南山地区风景优美,适宜居住 ,许多历史人物曾居住于此,有张作霖、林彪、博爱医院创始人孟天成、孙传芳西班牙领事、德国领事等。近年来通过小规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风格建设部分别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风格一条街,两侧分布日式酒馆、饭店、会所,成为城市旅游亮点之一。 这些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中凝固的记忆。每一个历史街区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特色,是大连仅存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坏”,部分历史街区正在丧失它原本的特色,并有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保护原则 1、坚持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的原则 历史街区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应做好对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及路网肌理的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缮、测绘、存档等工作,坚持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实现逐步有机更新历史街区面貌。 2、坚持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历史街区部分职能可以疏散到周边地块或其他城区,促进历史街区协调和整体统筹发展。 3、坚持功能提升与整体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历史街区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重点着眼于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性演化,形成与城市自然格局、历史格局相适应的物质形态。 4、坚持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是城市整体格局、水系的恢复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应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推动公众对历史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同时,可以通过组建民间团体、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形式,推动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工作的直接参与,鼓励制度创新,协助政府共同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开展。 三、保护与更新策略 1、历史保护策略 关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需要一定的载体。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静态无声的载体;而街区中的原住民则是动态有声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应该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功能的延续与产业发展都是基于当地无形文化的基础展开,没有用外来文化替代。此外,都试图将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创造“动态生活场景”来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 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目前的在册文物单位大多是当年的公共建筑,如学校、银行等。应组织下一步的文物单位扩充工作,将反映出历史居住形态的历史建筑添加到文物保护名录里。 2、感知体验策略 大连作为一个山海辉映的旅游城市,应增强街区周边山体、滨海的开放度,成就山体、滨海开放空间,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结合。为更好的感知体验空间格局、特色开放空间,应设置景观路、景观视廊、标识系统等。预留近海通道、观海视廊;预留进山通道并在山体上设计观景平台;设置感知游览城市历史路线,并结合历史价值片区设计驻留点、浏览线。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虑到对历史街区内搬迁的工企业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以土地政策的优惠。同时完善民间力量的参与机制,考虑要促进历史街区无形文化保护的民间力量的发展,必须要把它设定在国家和社会互补的关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完善其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应以立法的手段将遗产保护的责任切实分散到社会各阶层。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以协调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冲突,保障参与合作机制的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1]尤坤,王华新.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规划师,2011,(04)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2 试谈由移民历史看大连 民俗文化 【摘 要】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都是在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大连民俗文化是由山东民俗、旗人民俗、东北民俗等各种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 【关键词】大连;移民;民俗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沟通东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连的古代历史,会发现一种现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大连地区屡遭“灭顶之灾”,在历次的战乱中经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等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统治阶级就会采取多种 措施 移民大连,生产力重新发展。然后再遭遇新的一轮战乱,百姓又要流离失所,大连地区再被重新毁灭掉。然后再在新政权稳定后,重新移民,继续发展。可以这样说,大连地区移民的规模之大�p移民历史之长,在中国各地区的文化中是独具特色的。 一、山东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连人的祖先基本都来自于山东,大连文化受山东文化影响明显,尤其是鲁东沿海文化对大连文化影响尤甚。目前大连地区山东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战乱是大连历史上遭受到的又一轮毁灭性打击,人口减额严重。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稳定,大连地区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东�p河北�p江浙一带的移民,尤其以山东人居多。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现象。由海上进入辽东的人们首先经过的地域就是大连,所以大连成为了许多山东人的新家园。山东的风俗文化自然流传到了大连地区。 其实对于山东本身来说,山东也存在着移民现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宽乡”的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迁至山东滨州、德州、济宁、聊城、菏泽、泰安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东迁。所以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风俗影响到整个山东。再如明初移民到山东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莱州地区,形成了莱州独特的风俗。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们移民山东,所以山东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东的移民们由于生活所迫,远离祖辈生活的故土家园,来到人生地疏的大连。移民们以无比勇敢的豪气,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连地区扎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乡又是每一个山东人难以忘记的心灵家园,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山东移民及其他们的后裔便把胶东大地上的民风民俗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力代代相传,把山东各地的民俗民风大量融入到了大连地区风俗文化之中。比如旧时在 春节 前,小年结束,祭完灶神,威海等地就会选一天蒸饽饽。饽饽分为插枣的“枣饽饽”和没有插枣的“光头饽饽”两种。还有的人家要蒸一些“圣虫”和“葫芦”,分别放在面缸和窗台上,称为“压面缸”、“压窗台”,待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种风俗在老大连人的家里是一直保留的。再如山东、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灶神,也是大连百姓必做的节日风俗。还有山西人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做饭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带到了山东,而此遗风在大连地区也可见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连的移民当中还有一些人是旗人的后代。八旗文化是满清统治时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将士驻扎于现在的辽宁地区,当然也包括大连。八旗兵有从北京来的,也有从黑龙江等地来的。驻扎在大连的“八旗”士兵分为满八旗、蒙古巴尔虎旗和汉三旗总计十二旗的兵丁将士。金州以南地区主要由汉军正黄�p镶黄和正白三旗驻防。当时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旗人”, 没有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民人”。 大连的老住户中,有相当的一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后人(准确的说,其中很多人应该属于汉军旗人),因此满洲八旗的习俗文化也融入进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当中。 大连地区文化自清以来就有明显的满汉文化共存的现象。如春节 除夕 夜,满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罗杆子,高数丈,杆子顶部安装一个浅方形的锡斗,锡斗内装有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这是因为乌鸦、喜鹊曾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为报答乌鸦、喜鹊救命之恩,所以满族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这一习俗在大连农村至今还能看到。再如满族的住房习俗是以西房为尊贵,家中长辈一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间,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这一点在大连农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当然从这些文化习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满汉文化融合痕迹。比如汉军旗人及其后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为大的习俗就不是十分明显,有时会保留汉族以东为大的习惯。而且在节日祭祖进行供奉的时候,满族人一般要在西房和西墙供奉祖宗板,而汉军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鲜明汉族特点的家谱,地点也往往在中厅。这和满族习俗都有所区别。 三、近代以来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务派开发旅顺口,当时围绕着大连地区的海防建设进行了一次移民,这是大连历史上带有选择性的、素质较高的一次移民。当时清政府从山东和天津等地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由政府发给工资,这些人可算是中国第一代的产业工人。后来在俄国和日本统治大连时期,殖民统治当局也从山东�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一带招募了大批的劳工。可以这样说,大连的老住户基本上都是祖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移民到大连地区的。 大连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端,对于东北腹地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向来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同样道理东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对大连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连城市的发展,大连对于东北地区的整个发展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士聚集到了大连,其中尤其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人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为大连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渐影响到了滨城大连。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看到富有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特点的东北菜馆和具有内蒙古大草原饮食习惯的火锅城。 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铸造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大连民俗文化是胶东文化、满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东北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磨合而最终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论文篇3 试谈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保护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将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延续城市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保护 在为一个城市做规划的时候,无论是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再或是城市设计,我们总是以解读一个城市为开始。这种解读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解读,包括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路网格局、城市形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经济环境的解读,包括区域经济地位、城市经济水平等等。如果将这两者喻为解读城市的两只眼睛,那么城市文化是解读城市的第三只眼睛。 一、文化的第三只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城市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个城市的文化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即使是两个在建筑风格上极为相似的城市,在本质上也会使在城市中活动的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认知感。因而,除了从物质、经济这两只眼睛来研究城市发展动因外,还必须用文化眼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 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在全球化经济影响下,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意义除了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外,也是提炼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 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两点,以文化作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规划过程中的意义是必须注意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保护城市的发展脉络,使依附于城市物质实体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续; 2、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使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从而反作用于城市客体,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产生认同感。 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原则 城市旧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就有必要保持城市旧区内建筑的“原真性”,这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则。 “原真性”是对旧区建筑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衡量。保持旧区建筑原真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等有形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些建筑背后还隐藏着与之价值相关的意义,它是其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因而,旧区建筑等物质实体,如果离开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话,就丧失了它们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构件。 四、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方法 的观点 城市向前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无法遏制的。城市在进行大规模更新时,对如何进行旧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陷入了困惑:一方面是旧城中不断恶化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害怕投资之后得不到回报。 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制定产业导向,极力推进旧城改造的速度。由于政府在旧城改造中为投资者树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象。然而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旧城中原本蕴涵着历史文化意义的大批城市景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业性开发和贵族化区域。尤其是大城市,商业化与贵族化趋势尤为明显。 因此,由于旧城改造,使得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丧失了其原真性。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城市旧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其结果难免不受到其中某几个主体的主导和控制。在这些主体中,决策者是政府,利益相关者是直接参与的公众、企业、业主等,参与者是社会团体、专家等几类。 政府――政府是城市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最重要的主体,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全面发展,不仅是历史文化保护,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其他问题。 公众(社会团体)――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主体,实际是指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并将子孙后代的发展希望寄托于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业(业主)――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本性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种资本追求历史文化所拥有的潜在经济效益,但企业的价值取向往往以直接经济利益为主。 专家――包括文物、建设、规划等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方向。专家习惯于依据他们的知识和价值标准来判断事情,成为一种“由少数专业人员表达他们的意志,并以此来规范城市各类群体和个人行为的手段”。 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博弈行为。在这由多元主体结成的网络中,政府、专家与企业基本是整个保护与发展更新过程中的控制者、主导者和实施者。从根本上说,他们决定了旧城改造的实施方向。而公众、社会团体仅仅处于监督、建议的地位,对整体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护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们把城市看成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保证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体的利益是他们保护旧城、开发新城成功的关键。 政府作为调配社会公共资源的主要角色,其价值观与工作方式对历史文化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续,政府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确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政府的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那么在旧城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商业化与贵族化的倾向就难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首先把旧区改造行为与历史建筑再利用行为放到“公众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时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公众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2、提供一种良好的保护机制 观念转变之后,必须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而这个机制必然包括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和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 “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指在保护规划中除了规划中所必须考虑的物质因素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其他非物质因素。 “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指为平衡改造成本,同时为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所采取的突破一般开发方法的开发模式。 “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指在改造的审批过程中,每一个建设改造环节、每一种再利用想法都要有严密的论证体系和严肃的评审过程,保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个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也必须作为一个法定程序贯彻整个过程始终。 六、结语 以文化眼来解读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发现城市的特质。而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有相当多的难题需要攻克。这些难题不仅仅是规划手法上的,还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运作上的,甚至人们的价值观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必须把城市的实体与文化统一起来、保护起来,使城市在空间上与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续,这才是一个城市长久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阮仪三林林 “理想空间”第四辑 2、“市场经济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再认识――以曲阜为例” 刘海涛朱新社 “理想空间”第四辑 3、“城市历史保护的生态观”张松“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四期 4、“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与效益”赵志荣“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1. 中国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2.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范文 3. 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4.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 5.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