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论文模板格式图片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03 11:16:57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论文格式模板图片下载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代码是1236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Bioengineering)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学院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武汉生物工程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33万册;设有13个学院,开办44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历史沿革1993年,武汉生物工程学校创建。2000年,学校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整体并入。2005年,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办研究生培养项目。2012年,学校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底,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两所高校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联培研究生工作。2015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38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教师团队近100人;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和湖北名师各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1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学科体系: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                                    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学与制药工程。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学校还先后与湖北省内外2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药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九州通医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实习实训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实习实训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级品牌专业:生物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精品课程:生药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分子生物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生英语拓展课程系列、微课辅助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品课、植物生理学实验。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求职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各类研究机构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各类研究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园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中心)、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科研成就: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7年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0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30万余册,过刊8万余册,纸质报刊898种,电子图书71万册;拥有维普中文期刊、CNKI、超星、书生之家、网上报告厅中外文数据库5种,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门类。学术期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简称《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主要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并兼顾其他学科方向的研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章类型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评述等,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科技信息。学生组织校社团联合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于2002年5月。组织以“服务、引导、协调、管理、监督”为宗旨。引导全校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全校学生社团的服务、管理和代表机构。学校所有注册成立的学生社团,按性质划分为科普公益类、体育休闲类、学术实践类、文学艺术类等。青年志愿者协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直属共青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委员会,隶属于湖北省志愿者协会,2014年8月,协会组建团队参与了“创建文明城市”、“四进社区”、“八艺节”、“农博会”、“中博会”、“武汉市爱绿护绿”、“‘瑞典·博伦厄文化周”等多种青年文化活动。学校标识:校训严谨,自强,求是,创新。严谨:”严谨治学“,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自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求是:努力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奥秘、规律,追求真理更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创新:敢于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勇于创造,乐于求新。校徽:释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校徽主体是一个同心圆,里面有两个字母“s”相互缠绕,形似于生物学中的”DNA“,这体现了学校以”生物“为特色的办学风格,两个”s”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又形如两棵向上生长的树苗,象征着这里的学生就像这两颗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外面的圆带有中国传统的麦穗,寓意着学校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同样也体现了学校的生命科学特色。

篮球场有很多个!各个系都有篮球队,还有校队!每年都会有全校的篮球比赛,很棒的,还不错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论文模板格式图片下载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代码是1236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Bioengineering)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学院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武汉生物工程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33万册;设有13个学院,开办44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历史沿革1993年,武汉生物工程学校创建。2000年,学校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整体并入。2005年,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办研究生培养项目。2012年,学校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底,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两所高校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联培研究生工作。2015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38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教师团队近100人;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和湖北名师各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1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学科体系: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                                    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学与制药工程。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学校还先后与湖北省内外2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药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九州通医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实习实训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实习实训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级品牌专业:生物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精品课程:生药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分子生物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生英语拓展课程系列、微课辅助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品课、植物生理学实验。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求职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各类研究机构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各类研究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园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中心)、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科研成就: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7年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0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30万余册,过刊8万余册,纸质报刊898种,电子图书71万册;拥有维普中文期刊、CNKI、超星、书生之家、网上报告厅中外文数据库5种,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门类。学术期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简称《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主要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并兼顾其他学科方向的研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章类型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评述等,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科技信息。学生组织校社团联合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于2002年5月。组织以“服务、引导、协调、管理、监督”为宗旨。引导全校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全校学生社团的服务、管理和代表机构。学校所有注册成立的学生社团,按性质划分为科普公益类、体育休闲类、学术实践类、文学艺术类等。青年志愿者协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直属共青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委员会,隶属于湖北省志愿者协会,2014年8月,协会组建团队参与了“创建文明城市”、“四进社区”、“八艺节”、“农博会”、“中博会”、“武汉市爱绿护绿”、“‘瑞典·博伦厄文化周”等多种青年文化活动。学校标识:校训严谨,自强,求是,创新。严谨:”严谨治学“,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自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求是:努力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奥秘、规律,追求真理更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创新:敢于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勇于创造,乐于求新。校徽:释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校徽主体是一个同心圆,里面有两个字母“s”相互缠绕,形似于生物学中的”DNA“,这体现了学校以”生物“为特色的办学风格,两个”s”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又形如两棵向上生长的树苗,象征着这里的学生就像这两颗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外面的圆带有中国传统的麦穗,寓意着学校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同样也体现了学校的生命科学特色。

是学校的毕业论文还是杂志上的?  因为每个地方的要求都不一样。  你可以到大学的教务处网站上看看,对电子版本的论文有非常详细的要求。  去年我才毕业,被这个折腾死了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说明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订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1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2 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3 摘要与关键词  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4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 前言  前言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3 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6 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7 附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及打印要求  1 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下边距25㎜、左边距25㎜、右边距25㎜、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单倍行距。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字体。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2 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农、理、工科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文、法、经、管科类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目录打印示例见附录。  3 摘要与关键词  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具体内容,内容文字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4 论文正文  1 章节及各章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 层次  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  表2-1 农理工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1□××××× 顶格,四号黑体  节 1□××××× 顶格,小四号黑体  条 1□××××× 顶格,五号黑体  款 1□××××× 顶格,五号黑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项 (1)×××× 顶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表2-2 文法经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一、××××× 顶格,四号黑体  节 (一)×××× 顶格,小四号黑体  条 □□1.××××× 空两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款 □□(1)×××× 空两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项 □□①□××××× 空两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5 参考文献  1 文献标识  引文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应忠于原意,表达完整,准确切题。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在引文处标注被引用人的姓名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若所引用文献只有1-2名作者时作者姓名全部列出(外文文献只列姓氏),当所引用文献作者有3名及3名以上时,只列第一作者,后加“等”字以示省略。如“(梅明华,2002)”,“(梅明华和李泽炳,2001)”,“(梅明华等,2002)”,外文文献引用作同样处理,如(Smith,1990),(Smith and Jones,1992),(Smith et ,1993)等。  2 书写格式  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与文中引用文献一一对应。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的姓氏笔画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2001a”、“2001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后面加“等”字以示省略,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缩写,并省略缩写点,空一个字符。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说明引用。  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6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 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7 插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75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法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  8 插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1 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小五号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2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3 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9 附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附录1 目录示例  (空一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空一行)  □□摘要(5号宋体)……………………………………………………………………………1  □□关键词(5号宋体)……………………………………………………………………………1  □□Abstract(5号宋体)……………………………………………………………………………1  □□Key words(5号宋体)……………………………………………………………………………1  □□前言(5号宋体)……………………………………………………………………………1   材料与方法……………………………………………………………………………………………3  1□材料………………………………………………………………………………………………3  2□方法………………………………………………………………………………………………3  1□育性的观察………………………………………………………………………………3  2□有丝分裂计数……………………………………………………………………………3  3□减数分裂观察……………………………………………………………………………3  4□统计方法…………………………………………………………………………………3   结果与分析……………………………………………………………………………………………3  1□花色和育性………………………………………………………………………………………3  2□有丝分裂计数………………………………………………………………………………… 4  1□染色体数分布及两代间变化 …………………………………………………………4  2□植株类型及两代间变化……………………………………………………………5  3□F5代不育群体与可育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比较…………………………………5  3□减数分裂的初步观察……………………………………………………………………………6   讨论……………………………………………………………………………………………………6  1□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雄性不育的思考……………………………………………………6  2□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稳定方向的思考……………………………………………………7  1□向偶数染色体方向稳定…………………………………………………………………7  2□向异源双二倍体方向稳定………………………………………………………………7  3 □关于杂种育性水平逐代提高的可能原因……………………………………………………7  参考文献……………………………………………………………………………………………………8  致谢…………………………………………………………………………………………………………8  附录……………………………………………………………………………………………10  附录2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示例(中、英文)  萝卜与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的细胞学观察(小2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摘□要(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以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为材料,研究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F5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为18至38,其中以36最多,占05%,主要集中于38,37,36和34;F6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明显减小,在30至38之间,其中以36最多,占86%,主要集中于37、36和35。F5代群体中,2n=36的植株最多,占8%,其次是2n=38的植株,占6%;F6代群体中,也是2n=36的植株最多,占9%,……(5号宋体,单倍行距)  (空一行)  关键词(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细胞学;育性(5号宋体)  (空一行)  Cytological study on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between Raphanus sativus and Brassica oleracea  (空一行) 〔3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单倍行距〕  Abstract(4号Times New Roman居中)  (空一行)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of Raphanus sativus × Brassica olerace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variation of chromosome numbers of ovary cells were The results were as In the plants of the F5 generation, chromosome numbers ranged from 18 to 38,and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05%)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8,37,36 and In the plants of the F6 generation, the range of chromosome number decreased evidently, which was from 30 to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highest (86%)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7,36 and In the F5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number were the most frequent (7%), and those with 2n=38 were the second (6%) In the F6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number were again the highest (9%) …… (5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  (空一行)  Key words(4号Times New Roman居中)  (空一行)  □□Raphanus sativus;Brassica oleracea;intergeneric hybrids;cytology;fertility  (5号Times New Roman)  附录3 论文格式示例(农、理、工科类用)  1□标题(正文第1章标题, 4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5行,段后5行)  □□×××××××××(5号宋体,单倍行距)××××××××××××××××××××××××××××………  1.1□××××××(正文2级标题,小4号黑体)  □□×××××××××(5号宋体)××××××…………  1□××××(正文3级标题, 5号黑体)  □□×××××××××(5号宋体)×××××××××××××××××××××××××××××××………  2□×××××××(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5号宋体)×××××××××××××××××××××××××××××××××××………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5号宋体)  [2]□×××××××××××××××××××××××××××××××××××××××××××××××××  [3]□××××××××××××××××××××××  …………  致□谢(4号黑体居中)  □□×××××××××(5号宋体,单倍行距)××××××××××××××××××××××××××××…………  附录:(另起一页,4号黑体,顶格)  注:文中表格与插图格式严格参照规范要求。  附录4 论文格式示例(文法经管类用)  一、标题(正文第1章标题, 4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5行,段后5行)  □□×××××××××(5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正文2级标题,小4号黑体)  □□×××××××××(5号宋体)××××××…………  □□1.××××(正文3级标题, 5号黑体)  □□×××××××××(5号宋体)×××××××××××××××××××××××××××××××………  □□(1)××××(正文4级标题,5号黑体)  二、×××××××(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5号宋体)×××××××××××××××××××××××××××××××××××………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5号宋体)  [2]□×××××××××××××××××××××××××××××××××××××××××××××××××  [3]□××××××××××××××××××××××  …………  致□谢(4号黑体居中)  □□×××××××××(5号宋体,单倍行距)××××××××××××××××××××××××××××…………  附录:(另起一页,4号黑体,顶格)  注:文中表格与插图格式严格参照规范要求。  附录5 文献综述示例  中国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空一行)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叶生产和消费国,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发展,市场竞争能力薄弱。面对入世的国际环境,国家加快了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提高其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阐述了我国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烟草企业中MIS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系统、ERP系统以及CIMS等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为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企业;信息化;MIS;ERP  (空一行)  正文……  说明:  ①综述题目采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后空一行书写摘要及关键词;  ②摘要、关键词题头为五号黑体字,内容文字为五号楷体字,文中数字及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统一用单倍行距;  ③页眉设置: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④正文书写及其它格式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  附录6 外文翻译示例  烟草内山梨糖醇对硼吸收和转移的影响  (空一行)  □□原文来源:Bellaloui N,Brown P H.Manipulation of in vivo Sorbitol Production Alters Boron Uptake and Transport in Tobacco.Plant P1999,119(2):73-74  (空一行)  译文正文……  说明:  ①译文题目采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后空一行书写“原文来源”,统一用单倍行距;  ②在题目与译文正文之间必须标明原文来源,原文来源编写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中参考文献编写格式参照论文(设计)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③“原文来源”首行空两格书写,题头为五号黑体字,内容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书写;  ④页眉设置: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外文翻译”,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⑤正文书写及其它格式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  ⑥外文翻译装订顺序为译文在前原文复印件在后,原文复印件应整洁。  附录7 参考文献示例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  (空一行)  [1] 王石平,刘克德,王江,张启发.用同源序列的染色体定位寻找水稻抗病基因DNA片段.植物学报,1998,40: 42-50  [2]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 cn/pub/ txt/980810-html,1998-08-16/1998-10-04.  [3] 刘克德.水稻广亲和性遗传基础的全基因组分析及S5位点区段部分物理图谱的构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1998  [4]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 6447-86文献编写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5] 张启发,李建雄.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王连铮, 戴景瑞主编, 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作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 北京, 1998,北京:中国农业科技术出版社,1998:1-10  [6] 张启发.玉米的群体和群体遗传学.见:刘纪麟主编,玉米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64-320  [7] 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 881056073.1989-07-26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9] 蓝盛银,徐珍秀.植物花粉剥离观察扫描电镜图解.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47-48  [10] Ahn S, Tanksley S D Comparative linkage maps of the rice and maiz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b, 90:7980-7984  [11] Foth H D Fundamentals of soil 7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 151-159  [12] Aldemita R 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ric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rice and evaluation of a corn pollen-specific promoter using the gusA gene in transgenic (Ph D dissertation) West Lafyatte: Purdue University, 1998  [13] Morison J I L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stomatal responses to CO In: Zeiger E, Farquhar G D, Cowan I R , Stomatal F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229-251  [14] Wang X M Recombinant DNA sequences encoding P USA patent, 1997-09-23  [15] Zhang Q, Gao Y J, Yang S H, Ragab R A, Saghai Maroof M A, Li J X, Li Z B Molecular marker-based analysis of heterosis in hybrid Abstract, 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s International Program on Rice Biotechnology, 1994, Bali, Indonesia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论文格式模板图片高清下载

学校在阳逻,属于郊区啊,所以如果要逛街等听不便利 学校外观看起来非常大也狠漂亮,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代码是1236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Bioengineering)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学院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武汉生物工程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33万册;设有13个学院,开办44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历史沿革1993年,武汉生物工程学校创建。2000年,学校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整体并入。2005年,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办研究生培养项目。2012年,学校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底,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两所高校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联培研究生工作。2015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38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教师团队近100人;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和湖北名师各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1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学科体系: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                                    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学与制药工程。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学校还先后与湖北省内外2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药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九州通医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实习实训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实习实训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级品牌专业:生物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精品课程:生药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分子生物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生英语拓展课程系列、微课辅助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品课、植物生理学实验。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求职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各类研究机构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各类研究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园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中心)、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科研成就: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7年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0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30万余册,过刊8万余册,纸质报刊898种,电子图书71万册;拥有维普中文期刊、CNKI、超星、书生之家、网上报告厅中外文数据库5种,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门类。学术期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简称《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主要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并兼顾其他学科方向的研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章类型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评述等,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科技信息。学生组织校社团联合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于2002年5月。组织以“服务、引导、协调、管理、监督”为宗旨。引导全校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全校学生社团的服务、管理和代表机构。学校所有注册成立的学生社团,按性质划分为科普公益类、体育休闲类、学术实践类、文学艺术类等。青年志愿者协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直属共青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委员会,隶属于湖北省志愿者协会,2014年8月,协会组建团队参与了“创建文明城市”、“四进社区”、“八艺节”、“农博会”、“中博会”、“武汉市爱绿护绿”、“‘瑞典·博伦厄文化周”等多种青年文化活动。学校标识:校训严谨,自强,求是,创新。严谨:”严谨治学“,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自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求是:努力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奥秘、规律,追求真理更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创新:敢于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勇于创造,乐于求新。校徽:释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校徽主体是一个同心圆,里面有两个字母“s”相互缠绕,形似于生物学中的”DNA“,这体现了学校以”生物“为特色的办学风格,两个”s”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又形如两棵向上生长的树苗,象征着这里的学生就像这两颗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外面的圆带有中国传统的麦穗,寓意着学校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同样也体现了学校的生命科学特色。

厉害。有一篇论文第一单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吕凯副教授和硕士生吴博文,通讯作者为方中明教授。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我校科研创新培育基金的共同资助。其中就有吴博文。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民办 高职高专2 设有三类本科 这种学校武汉很多,无所谓好与不好 ,进来也就是混个证书的事。 但是这学校环境还过的去 。看你怎么想了,如果是没办法了只能来这学校了又不想复读那就来吧。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论文格式模板图片下载官网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武汉生物工程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33万册;设有13个学院,开办44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教师团队近10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为80%。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和湖北名师各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1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五月中下旬进行。大学论文答辩在五月中下旬进行。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学院的具体答辩时间是不同的,要以各个院校的具体规定为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

厉害。有一篇论文第一单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吕凯副教授和硕士生吴博文,通讯作者为方中明教授。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我校科研创新培育基金的共同资助。其中就有吴博文。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论文模板格式图片下载网站

五月中下旬进行。大学论文答辩在五月中下旬进行。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学院的具体答辩时间是不同的,要以各个院校的具体规定为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不是野鸡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几本的问题,需要根据考生所在生源地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考生所在生源地为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四川、西藏、甘肃、新疆等,由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上述地区按照本科二批招生,所以这些地区的考生可以认为该校是二本院校。如果考生的生源地为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由于上述省市已经取消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录取批次划分,合并为本科批院校,所以该地区的考生通常认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本科院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Bioengineering)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它入选了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武汉生物工程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学生大论文中心 包含 哲学类 | 经济学 | 法学类 | 教育学 | 文学类 | 艺术学 | 理学类 | 工学类 | 医学类 | 管理学 | }社会学 | ***学。为html格式。2、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3、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4、论文帝国 门类较全。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2、教育教学论文网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asp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lw/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 、体育论文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论文中国 :新浪论文网分类:_dir/jy/lw/中国论文联盟:大学生论文库论文资料网:论文下载中心:毕业论文网:学位论文:无忧论文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提供论文资料服务的专业网站,含MBA论文资料、中小企业论文、物流供应链论文、财经论文、电子商务论文、论文参考资料。 1550x9◆论文帝国 含论文查询、发布论文及***外交、社会行政、劳动人事、新闻传播、法律、财经等论文。 828Ol9◆毕业论文网 实施全免费毕业论文资料服务,不涉及向网友收费内容。 380JTi1◆论文资料站 免费为广大学子提供论文资料查询、交流的优良平台。 662Y23z5◆世界论文网 收集并接受委托,发布国际优秀作品(论文)。 92N64◆中国论文网 提供大量专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有各种层次的内容,特别适合各大专院校毕业生、社会各界论文爱好者和各机关人员作参考学习之用,免去您各方查找资料的麻烦。 719va7◆天下网 论文老牌名站,由在读博士、硕士生创办。网站侧重于为论文写作者(尤其是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朋友)提供写作指导。 2285Vg1◆国际优秀论文 分为科技论文、医学论文、教育论文三大版块。 43QOES3◆论文快车 -/ 提供论文资料收集、写作指南、论文征稿,中国MBA、MPA、各类学术、毕业论文等资料。 484Gyi1◆学生大论文中心 提供论文定做、发表等服务,内容涉及会计审计、财政税收、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20个学术类别。 376HnV7◆蜂朝论文网 提供毕业论文、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等论文发表和定制等服务。 531hb9◆教育教学论文网 以教育论文为主,含信息技术、计算机、德育、素质教育、摄影、美术、化学、英语、语文、体育等方面论文。 815on7◆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提供教育类论文。 203Fb2◆法律论文资料库 -/lw/提供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司法制度、国际法等分类论文。 78Jg8◆论文网 提供论文写作服务。 400Kxh8◆吾爱论文网 提供文理工管等十二大学科门类的期刊论文、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 567wVAS6◆幸福校园 论文、报告书、简历、考试情报等各种学术资料交流的中心。 36873o6◆知新资讯 专业提供各种论文、课题资料,主要包括:教育论文、计算机论文、毕业论文、法律论文、学术论文、免费论文、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经济论文、科技论文等。 203Ydu6◆全程论文网 一个专业代理职称论文、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论文推荐公开刊物发表(核心、优秀期刊)的网站。 642pjiY2◆论文商务中心 是一个开放式的、保护版权的、网上论文精品自选超市。 127JoVq5论文发表咨询网 202wdx01语言学论文 2252du8台湾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231pEO1论文网 254VPJ2大学生论文库 752if5华夏论文网 656191论文荟萃 261kpjs5论文秘书网 869YD87论文指导网 739gG3中国大学生论文网 697KC4大学生论文资讯网 424ZzIL6轻松论文网 72QHgm8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4667wI1体育教学论文 9891UX94体育论文 303RMCE1新科论文网# 4944f07信息化教育论文 283RBp1农业论文 688mOMA8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748YbJ6工程论文服务网 948kBt63金融论文在线 -/ 6635Zl7才思论文网 423l5PH8论文资源网 44uI9G3经济论文 723HES23论文选萃 543C76活动教育研究论文 901heD1毕业生论文库 3644l4能源论文 297PG1会计文苑-优秀论文 901MS7中国广电技术论文 820OJ07教育教学论文交流网 178sxqw4食品论文-/asp 170YcYB8管理在线论文 22kaP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960zUkA6MBA论文全集 244u61物理论文集 620zwW1中国交通技术论坛资料库 620zwW1中国路桥工程论文资料中心 748tOd4中国论文发表网 884SQDc7翰林论文网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代码是1236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Bioengineering)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学科门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学院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武汉生物工程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33万册;设有13个学院,开办44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历史沿革1993年,武汉生物工程学校创建。2000年,学校升格为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整体并入。2005年,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办研究生培养项目。2012年,学校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底,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两所高校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联培研究生工作。2015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38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教师团队近100人;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和湖北名师各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1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学科体系: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                                    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学与制药工程。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学校还先后与湖北省内外2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药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九州通医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实习实训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实习实训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级品牌专业:生物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精品课程:生药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分子生物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生英语拓展课程系列、微课辅助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品课、植物生理学实验。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求职礼仪与职场形象塑造。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4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各类研究机构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各类研究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园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中心)、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科研成就: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7年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0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30万余册,过刊8万余册,纸质报刊898种,电子图书71万册;拥有维普中文期刊、CNKI、超星、书生之家、网上报告厅中外文数据库5种,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门类。学术期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简称《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主要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并兼顾其他学科方向的研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章类型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评述等,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科技信息。学生组织校社团联合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于2002年5月。组织以“服务、引导、协调、管理、监督”为宗旨。引导全校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全校学生社团的服务、管理和代表机构。学校所有注册成立的学生社团,按性质划分为科普公益类、体育休闲类、学术实践类、文学艺术类等。青年志愿者协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直属共青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委员会,隶属于湖北省志愿者协会,2014年8月,协会组建团队参与了“创建文明城市”、“四进社区”、“八艺节”、“农博会”、“中博会”、“武汉市爱绿护绿”、“‘瑞典·博伦厄文化周”等多种青年文化活动。学校标识:校训严谨,自强,求是,创新。严谨:”严谨治学“,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自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求是:努力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奥秘、规律,追求真理更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创新:敢于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勇于创造,乐于求新。校徽:释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校徽主体是一个同心圆,里面有两个字母“s”相互缠绕,形似于生物学中的”DNA“,这体现了学校以”生物“为特色的办学风格,两个”s”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又形如两棵向上生长的树苗,象征着这里的学生就像这两颗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外面的圆带有中国传统的麦穗,寓意着学校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同样也体现了学校的生命科学特色。

相关百科